初中思想品德课与案例教学法

2010-04-14 02:41冯国庆
教苑荟萃 2010年4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分析

冯国庆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它能够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益处

一、案例教学法的操作步骤

1、精选案例。案例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收集到的典型人物、事件或人物和事件的有机结合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案例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不但不必可少,而且还决定着实施效果的好坏。因此,选用的案例必须典型、精致、简练、具体、真实、富有时代感和幽默感,每个案例都要有其自身的应用价值、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2、呈现案例。这既可在讲授知识之前,也可放到讲授知识之后。既可以在讲授某一块知识时呈现,也可以在讲完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之后呈现。常用的呈现方式有:(1)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分文字案例;(2)运用投影仪将案例投射到黑板上;(3)生动形象地描绘案例中的内容;(4)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案例;(5)利用即时的刺激或环境制造真实的案例,或学生自己表演案例。

3、分析讨论。这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情景,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关事实、情况,积极思考;通过研究、分析获得一些见解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让学生畅所欲言,便于学生在各种思想的碰撞中,闪现思维的灵活性,在互相启迪中,达到对问题的深入领会和把握,以求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4、总结评述。在讨论中学生提出的想法有的客观正确,有的幼稚偏激。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加以引导、点拨,做认真细致的总结。教师要及时总结讨论中的优缺点,分析案例问题的重难点,对学生讨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有时还需要对案例进行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分析。当然这既不是标准答案,也不是大家发言的简单罗列,而是使教师自己的分析在合乎逻辑的情况下,能有所创新,让学生对案例问题的认识能进一步扩展、升华。同时让学生在方法论方面再受启迪和提高。教学实践中应经常在案例课后布置学生写相关的小论文。

二、案例教学法目的作用

1、加深理解所学知识。案例教学法通过呈现视觉材料,经过分析讨论,将书本中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利用理论分析说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获得的收获会很大,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相对深刻。例如在讲“依法制裁违法犯罪”时,分别展示违法和犯罪两个案例,让学生分析比较,找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学生自己的大脑思维活动,获得的知识更牢固、更深刻、更清晰。

2、培养创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这就为锻炼、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创造了条件。如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讲清“价值规律的作用”,我先从市场竞争中优胜汰的经济现象入手,选用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争霸赛”这个案例。首先,运用投影仪将案例内容投射到黑板上,然后向同学们提出了四个问题:第一,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竞争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段?第二,对价格战你怎么看?第三,假如你是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应制定怎样的发展战略?第四,激烈竞争会导致什么结果?让学生围绕这四个问题展开讨论,讨论后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看法和大胆构想,有些观点超出教师的意料之外。例如有的说应从自身着手,提高劳动生产率,引进高科技人才,改进生产技术;有的同学说应加大广告力度,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有的甚至说应雇人诋毁对方声誉,让其产品背上坏名声,降低市场的销售量等等。最后,我作总结性发言,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教学主题----价值规律的作用上。

3、缩短理论和实际的距离。学校是学习的小课堂,社会是学习的大课堂。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它能把大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引进小课堂,通过展现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让学生进入案例情景,设身处地地作出反应,为他们提供一种不用真正深入实践但却能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到大量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缩短理论和实际间的距离。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政治课教学理论性强,枯燥乏味,单凭教师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提供生动、逼真的正反案例和由简单到复杂的案例,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感性认识。另外在民主和谐的讨论气氛中,学生独立思考,大胆交流,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学习探索,容易产生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迫、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创造性地学习。

需要强调的是,在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教师充当着多种角色,既要讲解、演示案例材料,又要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还要监督案例分析、讨论的情况。为了使讨论顺利进行,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拟定课堂教学计划,熟知案例陈述的背景、事实、观点、材料以及案例蕴含的道理。当讨论僵持不下、各执一方时,要果断仲裁,解决争端;当讨论偏离主题时,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要有意引导,使讨论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法分析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分析:是谁要过节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回头潮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