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虫苯甲酰胺防治鳞翅目害虫药效试验

2010-04-23 07:22麻纯文马红明赵云成昝红邓小云黄毅谋
长江蔬菜 2010年15期
关键词:虫螨腈鳞翅目氯虫

麻纯文 马红明 赵云成 昝红 邓小云 黄毅谋

氯虫苯甲酰胺防治鳞翅目害虫药效试验

麻纯文 马红明 赵云成 昝红 邓小云 黄毅谋

麻纯文,云南昆明呈贡县农业局蔬菜办公室,650500,电话:0871-7475196,E-mai1:jinqiu318@sina.com

马红明,赵云成,昝红,呈贡县农业局蔬菜办公室

邓小云,呈贡新鸿源经贸有限公司

黄毅谋,杜邦公司云南代理处

呈贡县是昆明市蔬菜主产区之一,年播种面积1.2万hm2,为害蔬菜的鳞翅目害虫主要有小菜蛾、甜菜夜蛾、菜粉蝶、斜纹夜蛾、甘蓝夜蛾、棉铃实夜蛾(棉铃虫)和银纹夜蛾等,年发生面积5 900 hm2。其中小菜蛾年发生8~10代,发生面积1 600 hm2,周年为害。1998年以来,虫螨腈(除尽)在防治鳞翅目害虫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仍在大面积应用。但小菜蛾对虫螨腈产生了抗药性,致使用药量增大。10年来逐步引进新的农药来防治鳞翅目害虫,从防效、农残和环保等方面综合评价后仍然不如虫螨腈。为有效控制鳞翅目害虫对蔬菜的为害,在花椰菜上以小菜蛾为靶标生物,进行了氯虫苯甲酰胺(ch1orantrani1ipro1e)的药效试验,并在其他作物上进行同田对比示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有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商品名:普尊,美国杜邦公司生产)、10%虫螨腈悬浮剂(商品名:除尽,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设计

在花椰菜上防治小菜蛾,进行随机区组试验设计,5 个处理,3 次重复,小区面积 18 m2(5.0 m×3.6 m)。 试验处理为:A.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 000倍液(60 mL/667 m2);B.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 500 倍液(40 mL/667 m2);C.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2 000 倍液(30 mL/667 m2);D.10% 虫 螨 腈 悬 浮 剂 1 500 倍 液 (40 mL/667 m2);E.CK(清水)。

在试验的基础上,示范应用氯虫苯甲酰胺在瓢儿白上防治小菜蛾,生菜、辣椒上防治甜菜夜蛾,番茄上防治棉铃虫,示范面积140 hm2。此外,为鉴定氯虫苯甲酰胺的杀虫广谱性,在油麦菜上防治南美斑潜蝇,在梨树上防治梨木虱也分别进行了200 m2的小面积示范。在各种作物上的示范,均选有代表性的一田块进行氯虫苯甲酰胺1 000倍液和空白对照的同田示范。

1.3 试验方法

试验示范地均设在呈贡县蔬菜产区,海拔1 897~2 040 m,平均气温 13.9~14.7℃,年降水 789 mm。 在花椰菜上防治小菜蛾试验田设在七甸乡水塘村,于2008年10月23日现蕾前施药。试验结束后进行同田对比示范,在瓢儿白上防治小菜蛾示范田设在斗南镇上可乐村,于2009年3月24日间苗后施药;在生菜、辣椒上防治甜菜夜蛾示范田均设在吴家营乡赵家山 (村),于6月11日生菜结球期、辣椒幼果期施药;在番茄上防治棉铃虫示范田设在七甸乡头甸村,于7月4日盛果期施药;在油麦菜上防治斑潜蝇幼虫示范田设在上可乐村,于7月26日团棵期施药;在梨树上防治梨木虱若虫示范田设在吴家营乡万溪冲村,于3月9日初花期施药。试验、示范田施药期均为虫口密度较高时,药前调查虫口基数, 药后1,3,7,14,21天各调查1次活虫数,每小区调查 20 株(枝),校正防效(%)=(1-T×CKO/CK×TO)×100%(T 为处理区药后虫口数,CKO为对照区虫口基数,CK对照区药后虫口数,TO为处理区虫口基数)。防效百分数反正弦()转换后进行差异显著性测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表1),氯虫苯甲酰胺1 000倍液在花椰菜上防治小菜蛾,药后1,3天防效分别为60.4%,77.1%,药后 7,14 天防效分别提高到 94.8%,95.7%,药后21天防效仍达到88.1%;氯虫苯甲酰胺1 500倍液、2 000倍液的防效依次降低,药后1,3天药效均低于虫螨腈1 500倍液,药后7天防效与虫螨腈1 500倍液差别不大,药后14,21天防效降低,但均比虫螨腈1 500倍液的防效高。

表1 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鳞翅目害虫的田间防效

邓肯氏测验结果表明:药后1,3天各处理防效差异不显著;药后7天氯虫苯甲酰胺1 000倍液与其他3个处理间差异显著;药后14天氯虫苯甲酰胺1 000倍液与其他3个处理间差异极显著,氯虫苯甲酰胺1 500倍液与虫螨腈1 500倍液间差异极显著,氯虫苯甲酰胺2 000倍液与虫螨腈1 500倍液间差异显著;药后21天氯虫苯甲酰胺1 000倍液与其他3个处理间差异极显著,氯虫苯甲酰胺1 500倍液、2 000倍液与虫螨腈1 500倍液间差异极显著。

最高防效出现的时期,氯虫苯甲酰胺1 500倍液、2 000倍液和虫螨腈1 500倍液在药后7天;氯虫苯甲酰胺1 000倍液在药后14天。并且氯虫苯甲酰胺1 000倍液药后21天的防效与药后14天相当,比虫螨腈1 500倍液药后14天高,表明其药效期延长。

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示范,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1 000倍液在瓢儿白上防治小菜蛾,生菜、辣椒上防治甜菜夜蛾,番茄上防治棉铃虫,药后1天防效57.0%~64.3%,药后3天防效71.1%~87.8%,药后7天防效89.4%~96.1%,药后14天防效92.2%~96.9%,药后21天防效86.4%~95.9%。在油麦菜上防治南美斑潜蝇幼虫,在梨树上防治梨木虱若虫,最高防效均在药后14天,分别为63.7%,89.0%,各时期的防效低于防鳞翅目害虫的效果。

2.2 对作物的安全性和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氯虫苯甲酰胺在上述作物上试验、示范,以及在其他种植面积大的作物大白菜、甜豌豆、芹菜、南瓜和对农药最敏感的作物品种黄白菜早熟5号、玫瑰艳粉、百合希伯上进行安全性试验,均未对作物茎、叶、花、果产生灼伤、斑点、畸形等不良现象。在试验、示范过程中,也未发现对蜂、鸟、鱼、蛙等有益动物产生毒害的现象。

3 小结与讨论

从试验结果看,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 000倍液药后7~21天对小菜蛾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防效。示范结果验证了试验结果的重演性,表明对鳞翅目害虫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在1 000倍液浓度下,氯虫苯甲酰胺持效期长达20天以上,而且对作物、环境安全性高。氯虫苯甲酰胺是从邻氨基苯甲二酰胺类化合物中筛选出来的第1个杀虫剂,能高效激活昆虫肌肉鱼尼丁受体,过度释放细胞内钙离子,导致昆虫瘫痪死亡。因此,不会与其他杀虫剂之间产生交互抗药性。据国内外过去6年,超过3 500次田间试验和400项管理研究,充分证实了该杀虫剂对害虫防治的有效性和对哺乳动物、鸟、鱼的极端低毒性。综合多方面的管理研究与试验、示范,氯虫苯甲酰胺对于防治鳞翅目害虫具有高效、安全的优点,适合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应用。

2010-05-05

猜你喜欢
虫螨腈鳞翅目氯虫
虱螨脲与虫螨腈的区别
虫螨腈在青菜中的残留量及其消解动态
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研究
35%丙硫菌唑·吡唑醚菌酯·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虫螨腈防治桑树害虫及对家蚕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宝清东升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资源及蝶类多样性分析
括苍山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数据库的构建
鳞翅目可食用昆虫研究进展
鳞翅目昆虫触角感器研究进展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棉铃虫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