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滑坡激发因素统计分析

2010-05-13 09:56杨威江德飞
重庆建筑 2010年7期
关键词:重庆地区滑体浅层

杨威,江德飞

(1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 重庆 400074 2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重庆 400020)

引言

我国几乎所有的山区和丘陵地区都有滑坡分布,已受到和可能受到滑坡威胁的地区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5至1/4[2]。滑坡发育的影响因素可分两类:一是地质、地貌等条件,通常称为滑坡产生的内在因素;二是外营力作用的影响,通常称为滑坡发生的激发因素。引起滑坡的外部因素很多,诸如降雨、地震、水位变化、河流侵蚀、人类活动等,都可能引起滑带材料剪应力的急剧上升及抗剪强度的急剧下降,导致滑坡稳定性减弱,或发生滑坡事件。

对滑坡发育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一定地区、一定类型滑坡发育、失稳的特点,从而对滑坡灾害的认识、滑坡防治等带来积极作用。如张珍等[4]统计分析建立了在时间上、雨量上的降雨与滑坡二者的概率关系。杨媛媛等[6]分析了降雨、温度及地震对滑坡发生的影响,建立了滑坡的发生概率与季节变化的分布图。张先发等[7]调查长江上游滑坡崩塌与暴雨的关系得出:降雨型滑坡约占滑坡总数的70%,且降雨型滑坡发生在雨季的比例高达95%。F.Mario和B.Francesca[8]根据降雨的历史记录,建立了一个优化的降雨诱发滑坡启动判别模型,用以评价滑坡在暴雨诱发下复活的可能性。为厘清重庆地区不同类型滑坡发育的特点,以及激发因素对各类型滑坡的影响程度和规律,本文选择重庆地区的80个滑坡,从规模、厚度、生成年代与激发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分析。

1 滑坡的规模类型及分布特征

根据滑坡的规模(体积),可以将滑坡分为小型滑坡(小于10万m3)、中型滑坡(10~100万m3)、大型滑坡(100~1000万m3)、巨型滑坡(1000万m3以上)。本文统计了重庆地区76例滑坡的体积,按各类数量降序排列依次是:中型滑坡31例、大型滑坡30例、巨型滑坡8例、小型滑坡7例。可见重庆地区的滑坡规模相对较大。

从图1中可以看出,重庆地区以大、中型滑坡为主,两者占所统计滑坡的比例高达80%,且两者的比例相当,都在40%左右;小型滑坡与巨型滑坡数量也相当,比例都在10%左右。

图1 重庆地区滑坡体积分布比例图

2 滑体厚度分布特征

根据滑坡的滑体厚度可将滑坡分为浅层滑坡 (小于10m)、中层滑坡(10~25m)、深层滑坡(25~50m)、超深层滑坡(大于50m)。本文统计了重庆地区78例滑坡的滑体厚度,依次为:中层滑坡42例,浅层滑坡30例,厚层滑坡5例,巨厚层滑坡1例。

图2 重庆地区滑坡滑体厚度分布比例图

从图2中可以看出,重庆地区滑坡的滑体厚度以中、浅层滑坡为主,二者比例分别是55%和38%。二者比例之和高达93%,远远超过其他两种厚度的滑坡之和。

3 滑坡的年代特性

根据滑坡的发生年代,可将滑坡分为古滑坡、老滑坡、新滑坡。按年代统计,本文统计到新滑坡57例、老滑坡11例、古滑坡10例。各自比例特征见图3。

图3 重庆地区滑坡年代分布比例图

由图3可知:新滑坡比例最多,达73%。古滑坡与老滑坡相当。

4 滑坡激发因素统计

滑坡的激发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大气降雨、库水位涨落、人类工程活动、地震等。本文统计了重庆地区78例滑坡的激发因素,分别是大气降雨49例、库水位涨落11例、人类工程活动18例。

图4 重庆地区滑坡激发因素分布比例图

由图4可知,大气降雨激发的滑坡占滑坡总数的63%;人类工程活动激发的滑坡约占总数的23%;库水位激发的滑坡占总数的14%。可见大气降雨是滑坡产生的主要激发因素。

5 各类型滑坡的激发因素统计分析

5.1 不同规模滑坡的激发因素特征

本文统计到7例小型滑坡、31例中型滑坡、30例大型滑坡、8例巨型滑坡的激发因素。图5~图8分别为小型滑坡、中型滑坡、大型滑坡、巨型滑坡激发因素比例分布图。

图5 小型滑坡激发因素分布比例图

图6 中型滑坡激发因素分布比例图

图7 大型滑坡激发因素分布比例图

图8 巨型滑坡激发因素分布比例图

由图5~图8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不管何种规模的滑坡,重庆地域降雨因素仍然是首要激发条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大型、巨型滑坡而言,人类工程活动为激发因素的占25%以上,较小型滑坡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更为突出。

5.2 不同厚度滑坡的激发因素特征

本文统计到30例浅层、42例中层、5例深层、1例超深层滑坡的激发因素。图9~图11分别给出了浅层、中层、厚层滑坡激发因素比例分布图。

图9 浅层滑坡激发因素分布比例图

图10 中层滑坡激发因素分布比例图

图11 深层滑坡激发因素分布比例图

由图9~图11对比分析得出:人类工程活动对中、浅层滑坡影响较大,库水位涨落则对深层滑坡的影响较大。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是,浅层滑坡较深层滑坡受降雨影响要显著得多。

5.3 不同年代的滑坡的激发因素特征

本文统计到58例新滑坡、8例老滑坡、11例古滑坡的激发因素。它们各自的激发因素比例分布见图12~图14。

图12 新滑坡激发因素分布比例图

图13 老滑坡激发因素分布比例图

图14 古滑坡激发因素分布比例图

通过对比分析图12、图13、图14可以看出,人类工程活动对老滑坡的影响非常高,达64%,对古滑坡的影响也较高,可见人类工程活动在老、古滑坡复活中起到较高的作用。库水位则对古滑坡复活影响非常高。而新滑坡主要是由降雨引发。

6 结语

(1)重庆地区滑坡规模以中、大型为主,二者占滑坡总数的80%左右,且超过100000m3的滑坡在90%以上。厚度以中、浅层为主,二者比例达93%。有了这个结论,重庆地区的滑坡防治将更具针对性。

(2)重庆地区滑坡激发因素以大气降雨为主。且降雨对滑坡的影响随滑坡体厚度的加深而减小,库水位涨落则刚好相反。这将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滑坡的预报水平。

(3)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滑坡体积都较大,且对老、古滑坡的复活有较大的影响。本结论提醒人们在滑坡上或者滑坡附近进行工程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尽量少扰动滑坡,尤其是对老、古滑坡。

[1]Guzzetti,Carrara A, Cardinali M,et al.Landslide hazard evaluation:a review of current techniqu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a multi-scale study,Central Italy[J].Geomorphology,1999,31:181-216.

[2]孙广忠,姚宝魁,傅冰骏,等.中国典型滑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3]郁淑华.四川盆地泥石流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气象成因分析[J].高原气象,2003,22(S1):83-89.

[4]张 珍,李世海,马 力.重庆地区滑坡与降雨关系的概率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7):3185-3191.

[5]程圣国,方坤河,罗先启,等.三峡库区新生型滑坡滑带土抗剪强度确定概率方法 [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4):840-845.

[6]杨媛媛,黄宏伟.四川省滑坡灾害记录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S2):5366-5370.

[7]张先发,李明华,张小刚.长江上游暴雨与滑坡崩塌关系[J].地理,1995,8(3):102-106.

[8]MARIO F,FRANCESCA B.Evaluation of landslide reactivation:a modified rainfall threshol model based on historical records of rainfall and landslides[J]:Geomorphology,2008,94(1-2):40-57.

猜你喜欢
重庆地区滑体浅层
1971-2018年重庆地区高温的气候特征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基于浅层曝气原理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
滑坡碎屑流颗粒分选效应的数值模拟
立式旋压机纵向进给机构液压配重设计
万梁高速某滑坡降雨入渗稳定性及处治技术研究*
露天矿反铲挖掘机处理滑体的方式
基于FY-3A/VIRR卫星数据的干旱监测研究——以2011年重庆地区为例
SWC-WARMS在重庆地区的降水预报性能分析
包气带浅层地热容量计算方法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