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李一的舆论狂欢

2010-05-14 17:16
中国新闻周刊 2010年33期
关键词:一介道家文化

长 平

几乎在转眼之间,被众多弟子奉为神仙的李一,变成了人人喊打的江湖骗子。在此之前,他的身份不可谓不尊贵:重庆北碚缙云山绍龙观道长,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道家养生委员会主任,以及重庆市政协委员。令人难以想象,在这些耀眼的光环的背后,他其实是一个玩魔术的小混混,表演的“通电疗法”和“水底闭气”,是毫无技术含量的骗局。

打假是媒体喜欢干的事情,往往成为一场舆论狂欢。不过每一次狂欢过后,我们都只看见一个道德败坏的骗子,孤零零站在舞台的中央。他贪财好色,不学无术,灵魂堕落,但是他何以能够欺骗众生,往往没有得到很好的反思。李一事件有了一些新的进展,那就是或明或暗、或多或少地,挖出萝卜带出泥了。若干的角色被灯光照亮,随即又隐身下场。分析这些角色,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骗局以及这个社会。

令人有些不忍谈及的,是83岁高龄的汤一介教授。他的身份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及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其学术研究范畴包含了道家和道教。网上流传他为李一授匾的照片,匾上写着“中国文化书院研究基地”;并曝他与李一长期以来有着较为深入的业务合作,李一曾经以他的名义开设“李一道长黄帝内经道家养生班”。汤一介通过网站发表了声明,称从不知道“李一的缙云山曾以汤一介的名头公开组织培训班”和有这样一个什么“李一道家黄帝内经道家养生班”,“他也从未受邀请我作为该班的‘授课人”,因而所谓的“讲课内容为对李一道家养生学的领悟”根本是捏造。声明中还说,汤先生与缙云山绍龙观从无任何经济往来。

我完全相信汤先生的无辜。但是,这个声明显然没有全面解释他和李一的关系。从照片上看,授匾并非虚构,李一对汤先生的利用也并非无中生有。既然没有任何经济往来,那么他是怎样认识李一的,对他有多少了解,了解到的情况如何,为什么要决定给他授匾?是纯粹的上当受骗,还是对他多少有一些认同?这些都是有价值的信息。可惜媒体多少都有点“为长者讳”,未能深究。

拉大旗作虎皮,正是李一的策略。跟以往的江湖骗子不同,他加强了与社会的合作,涂抹上精英的色彩。除了用汤一介教授来粉饰培训内容以外,更找来一明星偶像助阵。阿里巴巴的老板马云,曾经在缙云山闭关八天,也对李一有过充分的肯定,说他是一位“难得的青年道家研究者”。

然而,李一出事以后,马云对媒体说,“我只是借一个场所,借一个方法论,借假修真”,“每次都是他讲他的,我想我的”,而且对于李一的养生、治病和种种技巧,他觉得就是“走歪了”。

几乎所有受访名人的态度都如出一辙。事实上,这些名人大多是哲学和科学的外行,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寄托也无可厚非,所托非人乃至上当受骗,也不是什么特别丢人的事。矢口否认反倒混淆了是非,妨碍媒体讨论真相。

区别于以往的江湖骗子,李一不仅不做社会主流文化的对立面,而且通过引入学者和明星,主动嵌入主流社会中来。更重要的是,他不像那些摆摊算命的人,成为政府打击的对象,而是直接走进政府的议事日程。几乎每一个地方政府,都在寻找机会开发名胜古迹。李一投其所好,将佛门净地缙云山改造成了道教场所。

政府的角色浮现出来,媒体却轻易放过,或者没有找到机会深入调查。这是李一最高明的一着棋,致使在他陷入舆论围攻的泥沼时,也能从容应对。迄今为止,有关方面还没有对他的非法行医和欺诈立案调查。

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媒体自身。电视媒体和人物杂志在李一的成名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媒体在报道明显不合常理的现象时,却没有进行基本的平衡。对于被传统文化外衣包装的选题,丧失了起码的判断能力。

但是,在这个系列报道中,媒体互相纠错,呈现出不受意识形态干扰的言论自由。后期报道的普遍质疑,正是前期的报道的另一种延续。李一作为传统文化弘扬者的正面形象,很快被颠覆为一个拙劣的江湖骗子。与此同时,又有媒体提醒批判不要陷入情绪的泥沼,从而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我略有疑虑的是,社会不能容忍江湖骗子,是否应该包容异端邪说呢?对于李一等人的批判,应该自觉限制在“骗”的范围,而不要延伸到“说”的层面。★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猜你喜欢
一介道家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杭州六品书院作品展
谁远谁近?
汤一介、乐黛云夫妇的藏书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十九)
汤一介: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先生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