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机不停堆后的风险分析及其控制措施探讨

2010-05-23 08:42杜春列吴雪松
中国核电 2010年2期
关键词:控制棒凝汽器停机

杜春列,吴雪松

(海南核电有限公司,海南 海口 570125)

1 满功率运行时发生停机不停堆后,反应堆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

核电机组由于其特殊性和设计上的原因,一般不参与调峰。另外,因核电属于清洁能源,符合我国提倡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方针,所以除大修期间外,一般处于满功率运行,此时,一回路产生的功率与二回路功率匹配,同时一回路平均温度(Tav)=一回路参考温度(Tref)=310 ℃。当汽轮机停机后[汽轮机跳闸(C8)信号产生],GCT凝汽器排放系统运行,此时汽轮机进汽压力为零,不能代表二回路的总负荷。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人为设置一个功率数值(20%Pn),我们称为最终功率整定值。此时,反应堆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将会是什么?停机后,一回路负荷都是一定的吗(20%Pn)?

图1 反应堆功率调节和最终功率整定值Fig.1 Nuclear power regulation and final power set point

由图1可以看出,当汽轮机停机,C8信号产生,则继电器RGL402XR带电,将停机前汽轮机压力记忆,同时旁路MS的信号,接通记忆的汽轮机压力信号与20%Pn的低选值,该低选值(20%Pn)送GCT系统,同时与当前实际的汽轮机压力(停机后,调门关闭,汽轮机压力为零)高选后,送控制棒功率调节系统(还是20%Pn)。经参考平均温度函数发生器,变成Tref,此时Tref=20%/100%×(310-290.8)+290.8=294.64,而此时一回路平均温度Tav由于汽轮机停机,二回路负荷减少,而先升温(如图2、图3所示),则Tav大于Tref16 ℃左右,根据棒速单元曲线,控制棒将以最大速率插棒(即72步/min)。查物理曲线,在C棒未叠步下插时,D棒的平均微分价值为5 pcm/步左右。棒速乘以棒的微分价值则可以估算出控制棒每分钟引入360 pcm的负反应性,因此对寿期初的核电机组来说(功率亏损大约是1 200 pcm),每分钟功率下降20%左右;对寿期末的核电机组来说(功率亏损大约是2 400 pcm),每分钟功率下降15%左右,而15%的功率对应的参考温度为3 ℃左右。

当一、二回路温差超过2.8 ℃时,控制棒就会失去控制能力。所以仅仅依靠控制棒下插,是跟不上二回路负荷变化的。此时就需要GCTC旁路系统运行来带走一回路多余的热量。为了防止控制棒与GCT-C的功能重叠,GCT-C在温度模式下设置了3 ℃的死区,只有当一、二回路温差超过3 ℃,GCT-C才有开度。为了加快GCT-C的响应速度,还设置了快开方式。一旦GCT排凝汽器阀开启后,随着Tav与Tref温差的减少,GCT-C开度将逐渐减少,当高选冷却剂温度Tavg,max与Tref差值低于3 ℃时,这部分开度为零。即当Tavg,max高出Tref在3 ℃以内时,由棒控系统来调节。而棒控系统调节的最终目标是Tavg,max与Tref的偏差在±0.83 ℃。所以反应堆停机不停堆后,反应堆控制系统的最终目标是Tavg,max在294 ℃左右,而不是20%Pn。那么停机不停堆后,核功率是多少呢?

2 满功率运行时发生停机不停堆后,影响反应堆功率的因素

由图1可以看到,GCT-C温度模式下,反应堆不停堆时的开度信号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上面提到的,用来补偿控制棒调节能力的不足,这部分开度最终为零;另一部分则用来补偿实际汽轮机负荷与最终功率整定值的不足部分。对于汽轮机停机来说,这部分开度始终是19%。所以停机不停堆瞬态过后,GCT-C的最终开度是19%。按照GCT-C系统手册上的设计基准,这部分对应的负荷大约是19%×0.85=16%,再加上二回路其他的可能用汽量,包括蒸汽转换系统(STR)、汽轮机轴封系统(CET)、给水除氧器系统(ADG)等,二回路负荷在20%左右,符合最终功率整定值为20%的设计要求。

但是GCT-C固定19%开度这部分的负荷不是固定不变的,取决于凝汽器是否为真空状态、蒸汽母管的压力等,而二回路其他用汽量也有可能变化。所以停机不停堆时,二回路的功率并不是固定的,但通过反应堆自稳性的作用,一回路功率能达到与二回路负荷相匹配。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把每次停机不停堆瞬态过后与达到稳定的数据比较的话,Tavg,max一定都在(294.6±0.83)℃,而一回路功率会有偏差。如图2曲线所示:停机不停堆瞬态过后,Tavg,max与Tref的偏差在±0.83 ℃内,GCT-C开度固定为18.97%,最终功率整定值为20%,而核功率为26%。图3给出了机组上满功率运行发生停机不停堆的曲线。从图中也可以看出,停机不停堆稳定后,平均温度为294.6℃,核功率为23%。

3 满功率运行时发生停机不停堆后,当反应堆核功率超过30%时的停堆风险及应对措施

如果瞬态过后,由于二回路负荷增加导致核功率超过30%Pn(堆功率大于定值(P16信号)存在),有没有停堆的风险呢?由图4可以看到,此时C8信号存在,P16信号存在,能否停堆取决于是否有凝汽器不可用信号或GCT-C不可用信号。

GCT-C不可用信号包括3个子信号:GCT旁通隔离阀未全开、蒸汽排放闭锁信号及无GCT402XU2信号。我们仅仅讨论此时核功率大于P16,但小于50%的情况,所以只考虑GCT-C前两组排放阀的闭锁信号,他们包括凝汽器不可用信号(C9非)、冷却剂平均温度低于定值(P12)、GCT502CC置于闭锁位置、无汽轮机甩负荷15%FP/2S(C7A)信号。

停机不停堆瞬态后,Tavg,max在294 ℃左右,所以P12不存在;GCT502CC满功率时在“正常”位置;前面GCT-C能够开启,说明C7A存在,如果操纵员不复位的话,则C7A信号仍在。所以这时蒸汽排放闭锁信号只有凝汽器不可用信号(C9非)。所以概括起来,由于二回路负荷增加,导致一回路功率超过P16时,只有当凝汽器不可用或GCT旁通隔离阀未全开或GCT402XU2存在时才会导致停堆。

我们主要研究GCT402XU2信号,即图1中的信号2,它由两部分信号相加得来。加法器右边的信号,即Tavg,max与Tref的偏差信号,前面我们已经讨论出其偏差在±0.83 ℃内;加法器左边的信号为2.78 ℃,两个信号相加,在1.95~3.61 ℃之间,而GCT402XU2的阈值为1.75 ℃,如果在一、二回路功率平衡的情况下,即加法器的输出信号大于阈值,则GCT402XU2是动作的,即GCT402XU2信号是存在的。但我们也要看到,1.95 ℃与1.75 ℃的偏差只有0.2 ℃,如果二回路负荷增加导致一回路过冷,当过冷温差(Tavg,max-Tref)超过-0.83 ℃,控制棒将提升,如果控制棒的提升不能立即引起温度回升,就有可能使加法器的输出小于阈值,GCT402XU2不动作,从而导致停堆。

所以,停机不停堆后,如果二回路其他用汽量超过设计值,导致二回路总负荷超过30%,是有停堆风险的。那我们可不可以避免二回路负荷超过30%呢?前面已经讨论过,在停机不停堆后,二回路负荷由两部分组成,二回路其他用汽量(STR、ADG、CET等)和排到GCT-C的用汽量。如果有目的地减少排到GCT-C的用汽量,就会控制二回路负荷,使其不超过30%。

但在GCT-C温度模式下,在停机不停堆瞬态过后到汽轮机重新挂闸前,GCT-C的开度是固定的,除非Tavg,max低于Tref3 ℃以上GCT-C开度才减少。Tavg,max低于Tref3 ℃以内都要靠提升控制棒,从而提升一回路功率来匹配二回路功率变化。因此在温度模式下,想通过有目的地减少GCT-C阀门开度来减少二回路负荷是办不到的。停机不停堆瞬态过后,操纵员可不可以将GCT-C由温度模式切到压力模式呢?经过分析后我们认为是可以的。当二回路负荷增加,势必会导致蒸汽压力母管下降,在压力模式下GCT-C开度会自动减少。另外,从水蒸气P-T图上也可以看出低负荷时,压力的变化比温度的变化更明显,所以压力模式下对负荷的变化响应更快。所以认为,在停机不停堆瞬态过后(温度已在294 ℃左右),如果一回路功率有缓慢增长的趋势,且接近30%,可以考虑将GCT-C由温度模式切到压力模式。

那么如何将GCT-C由温度模式切到压力模式呢?切换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由图1可以看到,一旦GCT-C切到压力模式,则RGL402XR失电,旁路低选值的信号,将MS信号接入,最终功率整定值变为零,对应的参考平均温度将变为290.8 ℃,此时Tavg,max还是294 ℃左右,温差为3 ℃左右,控制棒将以最大速率自动下插,一回路过冷,平均温度下降,二回路对应的饱和温度也下降,蒸汽压力也随之下降,在压力模式下GCT-C自动关小,从而给机组造成很大瞬态。所以应该先将控制棒置手动,然后在“L”位置调节GCT401RC整定值,使GCT401RC的输出接近19%(大约4个小格),在GCT515LA灯亮的允许下,将GCT-C由温度模式切到压力模式。注意此时控制棒在手动模式,控制棒控制的是一回路的功率,温度由GCT-C来控制。此时GCT402XU2的输入信号仅仅是Tavg,max与290.8 ℃的差,所以操纵员应该清楚,如果Tavg,max与290.8 ℃的差小于1.75 ℃,则核功率超过30%,反应堆必停堆。按照正常操作,操纵员应该把一回路功率控制在14%左右同时保持一、二回路平衡,即可满足汽轮机重新冲转要求。

如果发生凝汽器不可用(凝汽器真空变差或喷淋水压力低),则蒸汽再往凝汽器排放对设备是不利的。所以也需要操纵员迅速降低一回路的功率,从而用汽轮机旁排系统往大气系统(GCT-A)排放。为了保证一、二回路平衡,需要降低二回路负荷。如前面所述,GCT-C在温度模式下开度是固定不变的,不能实现降负荷操作,因此也需要将GCT-C由温度模式切到压力模式。

如果发生GCT旁通隔离阀未全开,很可能是限位发生问题,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同时核功率超过30%且停机,则反应堆会立即停堆。

[1] 王志,等编. GCT系统手册[R]. 北京: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1996.

[2] 唐熠远,等编. RRC系统手册[R]. 成都: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2000.

[3] 戚屯锋,等编. 秦山核电二期模拟图册、逻辑图册[R]. 浙江: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2000.

猜你喜欢
控制棒凝汽器停机
凝汽器配套液环真空泵的应用及相关设计计算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HTR-PM控制棒驱动机构检修隔离门结构设计及密封性能优化
漏空气量对凝汽器壳侧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CARR寿期对控制棒价值的影响研究
基于CFD方法的控制棒下落行为研究
凝汽器抽真空系统性能优化研究
哈汽原600MW超临界机组凝汽器抽真空系统优化改造研究
雷克萨斯NX200t车停机和起动系统解析
第三代先进压水堆控制棒交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