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载农电事,熠熠若明珠
——省电力公司“十一五”农电工作回首

2010-05-26 06:01庆伟卢玉斌师章玲
河南电力 2010年12期
关键词:农电工户户十一五

王 俊 庆伟 卢玉斌 师章玲

“十一五”期间,省电力公司高度重视农电工作,将其放在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大局上进行重点部署、统一规划、整体推进,促进了农电事业的快速发展。

1.70多岁用上电,高兴!

食为人天,农为正本。“三农”工作历来是国家各项事业的重中之重。做好农电工作,是供电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回顾省公司这5年来的农电工作,一个个词条如珠落银盘,在眼前跳动:“户户通电”、“农田机井通电”、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农网改造、抗冰、抗旱……以年份作丝线,将这些词汇串联起来,便成了一条熠熠生辉的明珠。

全新2006

2006年,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省公司确立了“用上电、用好电、同价电”三步走的农电发展新思路,力争实现农电发展新跨越。

为使全省农民都能“用上电”,省公司积极实施“户户通电”工程,全年累计完成“户户通电”投资6.7亿元,使全省5.3万户、21.4万农民彻底告别无电历史。以豫南的信阳市为例,由于地处大别山脉,居民点分散且偏远,2006年时,该市尚有1.77万户农民未能用上电。“户户通电”工程在信阳实施后,农电系统职工克服山高、水多、路少等困难,将光明送到了大山最深处。是年年底,便有近3000户农民告别了煤油灯和蜡烛,并购置电器,过上了新生活。

为使全省农民都能“用好电”,省公司加快了农网改造步伐,消除农网改造“盲点村”,并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深入开展农电创一流工作,全年共有23个县级供电企业进入国家电网公司一流供电企业行列;为使全省农民都能用上“同价电”,省公司实施了“同价富农”工程,改革农村电价,消除同电不同价现象。由此,河南省农村供电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电价执行规范,带动了电器消费,方便了群众生活,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民生2007

河南是中国农业第一大省,多年来,农业发展一直受排灌基础设施差、柴油价格不断上升、机灌费工费时等因素困扰。2007年5月,商丘市宁陵县电业局率先使农田机井通上电,从根本上提高了农田灌溉水平,降低了灌溉成本,成效显著。这一做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年底,省公司决定将商丘、鹤壁列为“农田机井通电”示范工程试点城市。

机井通电,关乎民生,“农田机井通电”示范工程显示出了巨大的推广价值。工程实施后,将确保现有机井耕地的及时浇灌,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粮食稳产增产,并带动产业升级。受惠于“农田机井通电”示范工程,在商丘宁陵、鹤壁浚县等地区,一大批蔬菜基地、温室大棚建成,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当“农田机井通电”示范工程正准备起跑时,省公司另一大民生工程——“户户通电”已走向终点。8月底,“户户通电”工程提前4个月全面竣工,解决了全省18.8万户、75万农民的“用上电”问题。从“村村通电”到“户户通电”,历史将永远铭记。

风雨2008

2008年年初,一场特大冰雪灾害席卷南方,5月份又发生了四川汶川大地震,省公司在做好自救保电的基础上,积极参加湖南郴州抗冰抢险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

本省内,上半年出现了严重旱情,为确保夏粮丰收,1836个乡镇供电所迅速行动,共组织党工团突击队3375支,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旱保电工作中。其间,“农田机井通电”示范工程在抗旱浇麦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进行了深入报道。省公司的抗旱保电工作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8月,奥运会如期举行,全省76个县让峰限电,其中20个县的让峰比例占本县最大负荷的30%以上,4个县的让峰比例甚至达到50%以上。面对紧张的供电形势和艰巨的奥运保电任务,省公司调动全员力量,保证了奥运期间全省农村的用电需求。

本年度农电工作还取得了另一大耀眼成就:经过一年的试点探索,“农田机井通电”工程在全省17个市、93个县全面展开,仅仅用了数月时间,一期工程便全部完工,共计2.43万眼机井得到电灌改造,131.8万亩耕地实现了电灌化。“农田机井通电”工程的全面实施,对河南省夏粮丰产、秋粮播种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丰收2009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1月,全省56个县的用电量出现负增长,形势严峻。省公司积极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要求,开展“责任铸金牌”和农电标准化建设活动,加强农电人财物管理,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努力开拓农村电力市场,使农电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这一年,“丰收”成为关键词。全年107家县级供电企业共完成购电量661.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4%;整治输配电设施标志308万处,整改输配电设备对地距离安全隐患44万处,整改率均达100%;农田机井通电一期工程完工后,省公司紧接着推出二期工程,共涉及6.7万眼机井、耕地436.6万亩;按照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标准,完成了南水北调12个移民试点村、1.08万人的通电任务;农电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农电标准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典型设计”在农网工程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所有供电所均实行了作业组织专业化,“电费管理、客户服务、电能计量”三个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供电所人员全部实现了持证上岗。

这一年,春季大旱来袭,省公司动员10万职工抗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河南视察抗旱浇麦情况时,对省公司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夏季强对流天气和冬季的暴雪袭击,致使本省部分地区农村电网遭到严重破坏,省公司紧急启动应急指挥系统,奋力抢险,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供电,农网安然无恙。

尾声2010

步入2010年,省公司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全面加强农电统一管理,推进农电标准化建设和农村电气化建设,确保农电安全、稳定地迈向“十二五”。

年初,省公司定下目标,争取今年建成2个国家电网公司贯标工作先进单位,建成5个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全省40%的供电所要达到公司标准化供电所标准;全年将完成6个县(市)、150个乡、3500个村的电气化建设任务和南水北调70个移民新村的供电工程。目前,大部分目标已经完成或即将完成。

11月,省公司正式启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决定用3年时间推动农村电网网架升级,完善网络结构,改善配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按照规划,到2012年年底,河南省110千伏电网将基本消除与主网联系薄弱、供电“卡脖子”等问题;35千伏和10千伏电网将得到全面改造,基本消除过负荷问题;农网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将显著提升。

五载农电事,只有串起来看,光芒才更加璀璨。“十一五”期间,我省农村电网建设一步一个脚印,坚强电网渐具雏形;民生工程遍地开花,供电企业的社会责任得到有力阐释;农电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农电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供电企业的效益得到有力改善;营销管理逐渐规范,优质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供电企业的形象得到有力彰显;农电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整体结构日益优化,农电发展的根基得到有力巩固。相信凭着“十一五”打下的雄厚基础,“十二五”期间的农电工作将会在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3.我家通电了

猜你喜欢
农电工户户十一五
新形势背景下农电工管理工作现状及解决策略
关于农电工管理工作的探讨
“十一五”至今广西农科院产业支撑能力分析研究
“户户通”工作有序推进
从单兵作战到整合布阵——获嘉县供电公司农电工职业化管理侧记
当前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建设与管理
户户通接收机在无GPRS信号区域的定位开通方案
“十一五”时期环保投入的宏观经济影响
宁夏科技发展规划创新体系建设评价研究
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以来立项课题的研究现状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