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活血汤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2010-05-30 06:44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珍珠母全蝎石菖蒲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西南宁530023)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以震颤、肌强直、运动徐缓和姿势异常为特征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日渐攀升。2005年北京、上海和西安的29454位居民6年随访发现65岁以上老年人PD患病率已经达到1.7%[1]。PD在发病的5~8年内可以导致半数病人不能生活自理,由此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中医补肾活血法治疗PD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6年2月-2008年6月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就诊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治疗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 41~70 岁,平均(54.7±11.5)岁;病程1~ 5年,平均(3.7±1.9)年;双侧患病24例,单侧患病11例;治疗前帕金森病综合评分(UPDRS评分)(62.26±20.34)分。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40~69岁,平均(53.5±11.9)岁;病程 1.2~6年,平均(3.4±1.8)年;双侧患病22例,单侧患病 l3例;治疗前UPDRS评分(63.33±18.45)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4年10月全国椎体外系疾病讨论会《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2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的《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3]。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补肾活血汤(熟地黄20 g,杜仲15 g,何首乌15 g,白芍12 g,钩藤 15 g,珍珠母30 g,丹参12 g,石菖蒲10 g,全蝎3 g。水煎600 mL,早晚分服)合美多巴(125 g/次,3次/d)治疗,连续3个月。对照组单纯用美多巴(125 mg/次,3次/d)治疗,连续3个月。另外进行对症治疗,如合并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的需服用降血糖药及降压药。

1.4 观察项目及方法 在用药前及用药后3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中医症候、国际公认的UPDRS评分[4]第Ⅱ部分日常生活活动、第Ⅲ部分运动检查和改良Hoehn-Yahr分级、开关现象等进行观察,并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0.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用t检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

2 疗效标准与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95计划帕金森病综合治疗方案研究组”修订的《帕金森病功能评定量表》(改良UPDRS)的改善程度判断标准,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为5个级别:100%为临床痊愈;50%~99%为明显进步;20%~49%进步;1%~19%为稍有进步;0为无效。并按照UPDRS中第Ⅱ、第Ⅲ部分积分,比较治疗前后积分和时间变化情况。

2.2 两组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结果比较 例

2.3 两组治疗前后UPDRS积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UPDRS第Ⅱ、第Ⅲ部分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UPDRS第Ⅱ、第Ⅲ部分积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 例数 日常生活能力积分 运动检查积分治疗组35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3516.85±6.31 25.22±8.4511.01±5.73##△ 14.31±7.35##△17.03±6.58 24.36±9.1613.39±6.48# 20.22±7.65#

2.4 不良反应 治疗组治疗后出现恶心欲呕3例,流涎3例,低血压1例,失眠4例,抑郁症3例。对照组治疗后出现恶心欲呕5例,流涎5例,低血压6例,失眠12例,抑郁症5例,开关现象1例。

3 讨论

目前西医临床治疗PD,除应用左旋多巴等多巴胺(DA)替代疗法外,尚有抗胆碱能药物、DA受体激动剂、神经元保护剂等。各种治疗药物虽能使PD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一定时间内获得一定程度的好转,但均不能阻止本病的自然进展,且各种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外科手术治疗因远期疗效差、副作用多等诸多问题,目前已应用不多。因此,寻求效佳、安全、耐受性小、无毒副作用的方法已经成为当今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5]。

中医典籍中虽无PD之名,但祖国医学理论,已有与本病相似的症状论述及相关病因病机的探讨。如《黄帝内经》对震颤、强直、姿势障碍及其发病机理已有认识。《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邪客篇》云:“邪气恶血,固不得主留,主留则伤筋络骨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矣”,认为其与风、恶血等邪气内留有关。明代对本病的发病、治疗、用药均渐臻完善,而以明朝孙一奎的论述尤为突出。其在《赤水玄珠》中,首次把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命名为“颤振”,指出“颤振者,病人手足摇动如抖擞之状,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病机“非寒禁鼓栗,乃木火上盛,肾阴不充,下虚上实,实为痰火,虚则肾亏”“法则清上补下”,创摧肝丸,以“镇火平肝,消痰定颤”。并对该病的发病年龄、预后等均有精辟的论述,谓:“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以后乃有之,老年尤多。夫年老阴血不足,少水不能制肾火,极为难治”。孙氏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颇大,如何梦瑶、张璐等医家对颤振的论述及治疗均以此为据。张景岳曰:“此皆肝木本气之化,故曰属风,非外来虚风八风之谓。”并提出治法,“凡诸病风而筋为强急者,治宜补阴以制阳,养营以润燥,故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此最善之法”。因此,笔者认为肝肾亏损、血瘀均是本病发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滋肾活血法是帕金森病的基本治疗方法,笔者以上述理论为依据,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最终筛选出了治疗本病的中药补肾活血汤(补肾活血汤是我院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董少龙教授的经验方)。此方由熟地黄、杜仲、何首乌、白芍、钩藤、珍珠母、丹参、石菖蒲、全蝎组成。方中熟地黄、杜仲、何首乌可补肾益精,滋阴养血,固本培元,杜仲补益肝肾,何首乌补益精血,故为君药。丹参,“养血活血,生新血,去宿血”(《得配本草》),石菖蒲可化痰除湿,开窍醒神,全蝎集熄风解毒、化痰祛瘀、通络散结于一体,善“治诸风掉眩,惊痫抽掣,口眼歪斜”(《本草备要》),乃久病之要药,疏风、通络、解毒之要药,与丹参、石菖蒲、全蝎共为臣药。钩藤可熄风定惊,化痰舒筋,珍珠母可滋阴潜阳,定惊止颤,养血舒筋,柔肝与熄风两者兼顾,滋阴与养血同疗,乃平肝潜阳之要药,白芍可养肝血,滋肝阴,柔肝气,为养血濡筋,缓急止颤之良药,与钩藤、珍珠母同用,可助君药滋阴养血、熄风平肝,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凑滋肾补肝,祛瘀、熄风之功。笔者在临床上将该方与左旋多巴类药物(美多巴)合用治疗PD患者,发现具有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疗效满意。中药补肾活血汤治疗PD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美多巴对照组。且本法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积分和运动检查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检查积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本研究初步表明,该方对帕金森病有较好的疗效。而且与西药合用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可降低化学合成药物的不良反应。

[1]Zhang ZX,Roman GC,Hong Z,et al,Parkinson’s diseasein China:prevalence in Beijing,Xian,and Shanghai[J].Lancet,2005,365:595.

[2]全国锥体外系疾病讨论会.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6,19(5):256.

[3]隆呈祥.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15(4):39.

[4]陈海波,王新德.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9,2,18(1):61.

[5]陈生弟.帕金森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65.

猜你喜欢
珍珠母全蝎石菖蒲
我国提出增强仿生陶瓷韧性的新方法
模仿珍珠母强度和韧性的新材料
石菖蒲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析
仿“珍珠母”玻璃完胜钢化玻璃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全蝎化学成分的研究
石菖蒲生甘草护听力
全蝎药材市场流通现状调查及展望△
萆薢、石菖蒲药 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最佳配伍比例的药效学研究
治黄褐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