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服务绿色转型——太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挥职能作用实践科学发展观

2010-06-03 07:20太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王中一
大众标准化 2010年2期
关键词:太原市太原标准化

■太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王中一

标准化服务绿色转型
——太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挥职能作用实践科学发展观

■太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王中一

太原市是一个以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等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内陆城市,长期以来形成了资源能耗高、排放污染高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近年来,太原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推进经济与社会的绿色转型、循环经济发展,积极改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太原市明确提出,把“坚决贯彻新型城市建设主战略、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绿色转型”当作建设新太原的战略着力点。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如何在转型发展中有所作为,成为太原市质监局思考的问题。

标准化是服务绿色转型的第一抓手

从最基本的职能优势——标准入手,太原市质监局浅尝初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怎样才算是绿色转型?用什么样的尺度来衡量绿色转型?从何处下手抓绿色转型呢?用太原市市长张兵生的话,“在这个问题上,政府走了一截弯路。刚提出绿色转型时,大家都有畏难情绪,畏难说明这项工作有潜力。拿不出实施方案,绿色转型就是空话。太原市质监局从标准化原理、作用和效果上论证了建立绿色转型标准体系的可行性,我们才发现,用建立标准化体系的办法做绿色转型的工作,是行之有效的最佳途径。”

以标准化工作为切入点,为太原全面推进绿色转型提供技术支撑,为地方经济服务,太原市质监局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运用标准体系协调、规范系统性问题是标准化的优势,但绿色转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如此宏大的系统,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太原市质监局知难而上,先后学习太原市委、市政府有关绿色转型方面的文件、讲话、指示,掌握其精神实质。学习“绿色浙江”、“绿色大连”等城市的先进做法,为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根据太原市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实际需要,本着立足体系、面向应用的原则,太原市质监局提出了用标准体系来综合、集成、创新现有各类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相关标准,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绿色转型标准体系,在标准层面实现软性突破。撰写了《太原市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标准体系的设计与研究》论文,阐述绿色标准在绿色转型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编制了《太原绿色转型标准体系工作方案》草案,报送太原市委、市政府及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后,得到了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为使这一体系更科学、严谨、合理,更符合实际,太原市质监局编制人员一遍遍翻阅大量的国家标准,多次专程去北京拜访奥组委、国家标准委、北京市质监局和中南财经大学的相关学者、专家,虚心请教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态学的有关知识,聆听各方面专家的建议。通过各种会议培训、详解实例、分析现状……30多次地反复征求意见、研讨、修改,力求使标准得到完善和提升。历时8个多月,《太原市绿色转型标准体系第1部分:总则》和《太原市绿色转型标准体系第2部分:框架》终于通过了专家审定。参加审定的国内知名专家一致认为:这些标准体系结构合理、覆盖广泛,对太原市各部门制定各类绿色标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该标准充分运用标准化的优化、简化、系统化的原则,对太原市绿色转型目标进行分解、量化和优化,为太原市推动绿色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全省、全国首创!

根据太原市政府的要求,顺应绿色转型发展的需求,太原市质监局乘势而上,一鼓作气,在太原市制定和实施绿色标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的组织领导下,又负责起草了《太原市绿色转型标准体系第3部分:实施》和《太原市绿色转型标准体系第4部分:评价与改进》。在《太原市绿色转型标准体系》的总框架下,相应绿色标准应运而生,太原市质监局指导协助各级各部门编写并发布了《太原市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与使用规范》、《太原市绿色餐饮企业规范》、《太原市绿色商业零售企业规范》、《太原市旅行社绿色服务评定标准》、《太原市绿色工业企业导则》、《太原市绿色医院导则》、《太原市绿色学校标准》等20多个绿色标准,涉及农业、教育、商务、文化、旅游、卫生、城建、环保、行政执法等多个领域。日前,由太原市质监局指导,太原市水务局、广电局、行政执法局起草的《太原市河道管理规范》、《太原市绿色传媒》、《太原市绿色执法》等6项标准已经邀请专家初审,有5项标准已于2009年底发布实施。

绿色标准体系引发连锁效应

太原市推行城市绿色转型标准体系,带来了思想观念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政府、市场、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力量组成了推进绿色转型的联合阵线和复合动力系统。为确保绿色转型标准准确实施,太原市质监局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了覆盖全市各部委局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一把手”、分管领导和具体承办人参加的各级各类标准化培训班。通过培训,太原市各部委局办及相关单位加深了对标准、标准化知识的理解,由原来的一筹莫展转变为制定标准的热情空前高涨。太原市已逐步形成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各县区分级管理,部门相互协调,专家出谋划策,各方良性互动的绿色转型推进机制。围绕发展绿色经济、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太原严格实施“绿色高压线”,不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企业转型,实现了优胜劣汰。目前,太原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6个,山西名牌产品73个,2008年太原市53家名牌企业对全市GDP的贡献率超过75%。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以山西水塔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太原市9家老陈醋企业获准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并于2009年6月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山西省地方标准《山西老陈醋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细则》的颁布实施,更为老陈醋这一特色产品穿上了“保护衣”,增强了太原老陈醋的市场竞争力。此外,绿色农业取得明显成效,拥有35项农作物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规范建设一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58个农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40多个产品被评为国家级优质产品。传统产业得到了改造提升,城乡清洁工程、道路拓宽改造、天然气置换等惠民工程让百姓直接受益。拥有2 500年历史的古城太原,无论从生产方式还是生活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革。

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成果,用标准化工作手段规范和引导绿色转型、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节约资源、减少排放、治理污染的目标,努力把太原市建设成新型工业基地、特色文化名城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太原市质监局又承担了太原市申报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市的艰巨任务,目前该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猜你喜欢
太原市太原标准化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标准化简述
太原清廉地图
人造太原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除夜太原寒甚
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