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型离子液体形貌可控水热法合成微纳米氧化锌

2010-06-04 07:10姜勇,王寅珏,王超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0年2期
关键词:花状三乙胺硝酸

氧化锌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其禁带宽度约为3.37 eV,激子结合能为60 meV[1]。由于纳米结构氧化锌具有室温紫外光发射现象[2],同时ZnO的性质与它的形貌和尺寸密切相关,所以通过新的手段合成具有新形貌的ZnO材料,并研究其相关的物理化学性能,成为目前广泛关注的热点。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和催化剂,在许多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催化合成、萃取分离、电化学、高分子等领域[3,4]。近年来,由于离子液体具有无蒸汽压、高电导率、低毒性和热稳定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无机纳米材料的合成[3]。迄今为止,用于合成纳米材料的离子液体大多是咪唑类离子液体,所得产物的形貌有空心微球[5,6]、纳米片[7]、纳米棒[8]和花状结构[9]。由于季胺型离子液体具有合成简单、收率高、稳定性好、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成为较具工业化应用前景的一类离子液体[10]。

作者在此应用两种季胺型离子液体作为形貌和结构的控制剂,采用水热法合成棒状和花状结构的氧化锌微纳米材料,并通过SEM、XRD和UV-Vis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

1 实验

1.1 试剂与仪器

醋酸锌、氢氧化钠、无水乙醇均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离子液体硝酸正丁胺和硝酸三乙胺参照文献[10]合成。

DZF-6051型真空干燥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H-1650型高速台式离心机,长沙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XL-30ESEM型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PHILIPS公司;D/max 2500型X-射线衍射仪,日本理学公司;UV24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

1.2 微纳米ZnO的合成

取浓度为0.1 mol·L-1的醋酸锌溶液和离子液体进行混合(离子液体的用量以混合物总质量计),在磁力搅拌作用下缓慢滴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当出现白色沉淀后,静置10 min;然后继续搅拌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沉淀刚好消失;将上述溶液转移至100 mL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反应釜中密封,于180℃加热一定时间;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浅黄色沉淀,经离心分离和水、乙醇洗涤后,再置于50℃真空干燥器中干燥8 h,即得微纳米ZnO。

2 结果与讨论

2.1 SEM分析

图1是不同离子液体可控制备微纳米ZnO的SEM图。

a.b. 硝酸三乙胺 c.d. 硝酸正丁胺 e.f. 无离子液体

由图1a可以看出,添加硝酸三乙胺后有大量直径约为10 μm的三维花状结构微纳米ZnO生成;而高倍的SEM图(图1b)则更好地观察到每个花状结构都是由许多形貌均一的直径约400 nm、长约5 μm的六面体纳米棒构成。由图1c可以看出,添加硝酸正丁胺后制备的微纳米ZnO形貌均一,为平均直径约800 nm、长度约80 μm的纳米棒;单个ZnO纳米棒的形貌为末端为六棱锥六方柱, 且表面光滑(图1d)。由图1e和图1f可以看出,未添加离子液体所得微纳米ZnO形貌很不规则,既有不均匀的纳米棒,又有一些碎片,未见生长完整的花状或棒状纳米结构ZnO。由此可见,离子液体在不同形貌的微纳米ZnO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硝酸三乙胺用量对微纳米ZnO的结构与形貌的影响见图2。

图2 硝酸三乙胺用量不同时所得微纳米ZnO的SEM图

由图2可看出,当硝酸三乙胺用量为0.5%、1.5%、2.0%、3.0%时,均没有三维花状结构的微纳米ZnO生成。

为了说明三维花状结构的微纳米ZnO的演变过程,在硝酸三乙胺用量为1.0%、180℃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时间对微纳米ZnO形貌的影响,结果见图3。

图3 反应不同时间所得微纳米ZnO的SEM图

由图3可看出,水热反应5 h,没有产物生成;水热反应10 h,得到不均匀的棒状结构微纳米ZnO,局部区域伴有结构碎片(图3a);反应15 h,似有花状形貌的结构轮廓出现(图3b);反应24 h,出现了较为完整的三维花状结构微纳米ZnO(图1b)。

2.2 XRD分析(图4)

a.硝酸三乙胺 b.硝酸正丁胺 c.无离子液体

由图4可看出,实验所得微纳米ZnO的衍射峰位置与ZnO标准卡(JCPDS No.36-1451)的数据相吻合,表明产物是六方纤锌矿结构。衍射峰强度大,峰形明锐,说明晶体结晶完整。

2.3 UV-Vis分析

添加适量硝酸三乙胺和硝酸正丁胺所得微纳米ZnO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如图5所示;添加不同用量硝酸三乙胺制备的微纳米ZnO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曲线见图6。

图5 离子液体种类对微纳米ZnO UV-Vis吸收光谱的影响

a. 0.5% b. 1.0% c. 1.5% d. 2.0% e. 3.0%

由图5、图6可看出,不同条件下制得的微纳米ZnO,在紫外区域(200~380 nm)都有强的吸收,这对应于ZnO的基本吸收[11],与此同时制备条件对紫外吸收带只有轻微的影响。

2.4 ZnO微纳米结构的形成机理

图7 ZnO微纳米结构的形成机理

3 结论

以硝酸三乙胺和硝酸正丁胺两种胺型离子液体为形貌控制剂,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了花状和棒状结构的ZnO微纳米材料,探讨了离子液体种类和用量、反应时间等对产物形貌和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结构特征对微纳米ZnO的形貌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对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影响不大。因此,可以应用季胺型离子液体设计制备更多不同形貌的金属、氧化物或硫化物等微纳米材料,并对它们的催化作用、吸附性能和光学性质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Gao S Y, Zhang H J, Wang X M, et al.ZnO-based hollow microspheres: Biopolymer-assisted assemblies from ZnO nanorods[J]. J Phys Chem B, 2006, 110(32): 15847-15852.

[2] Huang M H, Mao S, Feick H, et al. Room-temperature ultraviolet nanowire nanolasers[J]. Science, 2001, 292(5523): 1897-1899.

[3] Welton T. Room-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 Solvents for synthesis and catalysis[J]. Chem Rev, 1999, 99(8): 2071-2084.

[4] Dupont J, Souza R F, Suarez P. Ionic liquids (Molten salt) phase organometallic catalysis[J]. Chem Rev, 2002, 102(10): 3667-3692.

[5] Nakashima Takuya,Kimizuka Nobuo.Interfacial synthesis of hollow TiO2microspheres in ionic liquids[J]. J Am Chem Soc, 2003, 125(21): 6386-6387.

[6] Luo H, Xu C, Zou D B, et al.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hollow MoS2microspheres in ionic liquids/water binary emulsions[J]. Mater Lett, 2008, 62(20): 3558-3560.

[7] Jiang Y, Zhu Y J, Cheng G F. Synthesis of Bi2Se3nanosheets by microwave heating using an ionic liquid[J]. Cryst Growth Des, 2006, 6(9): 2174-2176.

[8] Jiang Y, Zhu Y J. Microwave-assisted synthesis of sulfide M2S3(M=Bi, Sb) nanorods using an ionic liquid[J]. J Phys Chem B, 2005, 109(10): 4361-4364.

[9] Yavari I, Mahjoub A R,Kowsari E,et al. Synthesis of ZnO nanostructures with controlled morphology and size in ionic liquids[J]. J Nanopart Res, 2009, 11(4): 861-868.

[10] Weng J, Wang C, Li H, et al. Novel quaternary ammonium ionic liquids and their use as dual solvent-catalysts in the hydrolytic reaction[J]. Green Chem, 2006, 8(1): 96-99.

[11] Liang J B, Liu J W, Xie Q, et al.Hydrothermal growth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doughnut-shaped ZnO microparticles[J].J Phys Chem B, 2005, 109(19):9463-9467.

[12] Li W J, Shi E W, Zhong W Z, et al. Growth mechanism and growth habit of oxide crystals[J]. J Cryst Growth, 1999, 203(1-2):186-196.

[13] Zhang H, Yang D R, Ji Y J, et al. Low temperature synthesis of flowerlike ZnO nanostructures by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assisted hydrothermal process[J].J Phys Chem B, 2004,108(13):3955-3958.

猜你喜欢
花状三乙胺硝酸
三乙胺废水的芬顿实验研究
铜与稀硝酸反应装置的改进与创新
花状金属氧化物Ni-Mn-O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一道关于铁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的七种解法
三乙胺盐酸盐的循环利用工艺研究
透视硝酸核心聚焦命题考点
气相色谱测定工业废水中的三乙胺
一种制备空心花状氢氧化锌的方法及利用空心花状氢氧化锌制备空心花状氧化锌的方法
硝酸钯生产工艺研究
1株三乙胺高效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