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交融铸佳文

2010-06-09 09:41云海波
新课程研究·作文教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晴天真情范文

云海波

作文教学作为整个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乎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核心问题。“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提出的更高更明确的要求,快速有效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是每一位学生最为真实的需求。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转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提升学生作文水平已成为摆在众多语文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

一、当前学生作文现状

从内容上来看,有自恋型作文、幼稚型作文、溯源型作文、批判型作文和空洞型作文等几类。自恋型作文即学生“沉湎于个人的情感世界”,总也走不出去,更难以放眼看世界;幼稚型作文是学生“停留在幼儿心态中”,总也长不大;溯源型作文,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从古代写到现代,不顾及作文内在逻辑;批判型作文指学生一味指责今不如昔,中不如外,社会一无是处,让人看不到任何希望的作文;空洞型作文是说作文架空抒情或议论,缺少情感的载体、议论的支点。从形式上来看,有文体不明型、结构不清型。不少同学写的记叙文,平铺直叙,没有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散文,内容空泛单调,偏爱框架式的排比;议论文,材料不够精炼典型,观点与材料“水是水,油是油”。还有些学生很重视文章字数要求,但是因为下笔前缺乏整体构思,看到内容写完后,还达不到数字,就记叙不够议论补,议论不够记叙补,结果记叙文不像记叙文,散文不像散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成了典型的“杂交文”。

二、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1.文中无情。文中无情有两个方面,一是说文章内容没有真情实感,二是说文章语言没有感情。刘九洲教授多次撰文指出,作文“身边事,平常理,信手拈来,皆可入文”,说的就是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同样的事情、一样的道理,用富于情感的语言来表达和用干瘪乏味的文字写出来,给读者的感受就会有天壤之别。不仅仅散文的语言要有感情,记叙文的语言需要感情,议论文的语言同样需要感情。如2005年全国卷(I)高考满分作文《意料与情理的较量》中对昭君出塞这一材料的表述,不仅让人明白了“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的必然联系,更让人明白了“感情”这枝妙笔是如何让你的作文生花的!“驼铃叮当,叫醒了沉睡的大漠,伊人款款,带来了美丽的童话。美丽的昭君黑色的眼睛映出了金色的飞沙。当中宫立于众嫔妃之中点出王昭君出使西塞后,所有的人都出乎意料地望向昭君:这是怎么可能的事情呢?容颜沉鱼落雁,文采斐然飞扬,身段妙若天仙。昭君含泪望向夜空,道出这实在‘情理之中。我自恃貌美清高,不贿画师,才有那画师笔下丑陋的画图啊!从此,伴昭君的是夕阳落平沙,雁飞暮云下。”这段文字之所以读来让人柔肠郁结、肝肠寸断,就是因为作者对“卿本无罪,怀璧其罪”的昭君抱有深深有同情,对她的人格怀着祟高敬意,再加上饱含作者情感态度的文辞。

2.文本无“理”。这里的“理”即古人所说的“附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体、结构、技法等。学生在作文时不管文体和结构,不顾写作手法与技巧,率性而作,以为这便是自己“妙手偶得之”的天成之文,实则是大错特错。文体不明,给人四不像之感;结构不清,让人觉得你思维混乱;技法不熟,使人觉得你作文能力低下。例如2005年山东高考一考生的《浅谈“双赢”》 的作文就是一篇文体不明的典型。

三、高考作文教学的方略

1.手写我心。刘九洲教授反复强调“身边事,平常理,信手拈来,皆可入文”,现在高中提倡的周记就是一种很好的练习写作方式。因为它少了诸多限制,学生可以用多种文体,多种手法,灵活自由地将生活中的真事,琐事中的真情,小事的常理,一一纳入笔下,藏于文中。或是短短几行,或是长篇大论,以我手写我心,以我笔表我情。

2.依文学文。

第一是看,吃透范文。对于范文,许多同学的感觉是作文看了一箩筐,写作能力难提高。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吃透范文,没有把握住范文中的情与“理”。吃透范文不等于背诵几篇优秀作文,记住几个名人;更不同于用范文去套写作文。范文是珍珠,我们要做的是把珍珠碾成粉吃下去,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走马观花或囫囵吞枣地对待范文,一来难以消化吸收,二来吐出来的虽或许是珍珠,不过却是别人的。我们所说的范文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身实际,圈定的有价值的文章。“吃透”是指从范文的内容到形式,无论是文章的布局谋篇或语言表达或手法技巧,只要是你觉得易懂好学能用的东西,就要仔细研究,细心领会,做到烂熟于胸,达到文章如已出的地步。仔细揣摩范文表达的情感,让自己也学会思考如何感悟生活,品味真情!细心领会范文的语言表达技巧,让自己学会驾驭语言,以情动人。仔细研究范文格局,让自己学会规范结构,重视章法。如2009年湖北一考生的满分作文《国语失落症猛于虎》,我们可以结合自身感受深入体会作者对中华文化失落的感伤,我们可以学习作者小中见大的写法,我们可以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写作技巧,我们可以学习作者含蓄隽永的语言,我们可以学习作者借事说理寓情于事的手法,我们可以学习作者浑然天成的结构。总之,从情与“理”两个方面,全面吃透范文对于指导学生作文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第二是仿,强化仿句。仿句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新句的语言知识运用题。这类题目要么在思想方面有高度,要么在修辞手法上有难度,要么在想像联想方面有广度,要么在意象意境方面有深度,要么在遣词造句方面有强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如果教师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不仅能使学生在语言结构形式等方面得到提升,而且能使学生深入思考生活,感悟生活;不仅能使学生在语言方面出彩,更能使学生写出合情合“理”的文章来。经常有针对性进行这样的强化训练,何愁写不出上乘之作来?

3.缘情为文。有了充分的积累,就要进行实际训练,加深加强对情与“理”的体验,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如何写呢?

首先要注重提纲。作文提纲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作文之前先拟定提纲,可以让学生在作文构思过程中将主题思想、结构类型、表现手法、题材内容等具体化和条理化,为文章的情与“理”交融奠定坚实基础。好的作文提纲有利于明确文章体裁;有利于掌控文章结构;有利于控制文章的篇幅;有利于让你锁定中心;有利于让你更加合理地丰富文章内容;有利于更好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一般来讲,高中生拟定提纲以标题式为宜。标题式要点突出,思路明晰,对具备一定写作能力的学生在时间较紧的情况下尤为合适。

其次是注重有感情的表达。文章框架搭建起来后,我们还得添砖加瓦,这就要求我们有感情地表达。语言的华丽,形式的优美等等,并不是我们所说的表达。语中含情,文中融情,情真意切地叙述自己的真情实感才是我们需要的。一般而言,记叙文要用形象传神的语言言明包含在事情深处的情感,散文要用清新自然的文字表现出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议论文要用准确严密、概括简洁的语言表达作者鲜明的态度。总之,写作时我们就在语言中灌注情感,用情感化的语言道出文中流淌的真情。

4.精益求精。强调作文升格。这是最为重要的一步,是让学生的作文从平凡走向精彩的过程。如何升格作文,说到底就是要情“理”交融。

(1)言真情。好文章不仅仅要有感情地表达,更应该是真情的流露。何谓“真”,“真”既指生活的真实,更指艺术的真实。动人的才情和生动的语言固然重要,但一定要为情而造文,而不要为文而造情。要写真情实话,不能虚情假意。“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这是刘勰对我们的告诫。言真情,既可写自己身边发生的事,自己悟出的理,也可是别人身上的事,别人悟出的理。因为熟悉的不一定是自己的,自己的不一定是生活的原型。

(2)明文“理”。就是作文文体要鲜明,结构要严谨。技法上大处着眼,小处着笔;或是从具体到抽象,或就从抽象到具体。有位学生写《晴天·雨天》,主要写自己在晴天和雨天的经历,从而得出了喜欢晴天不喜欢雨天的结论。这篇文章这样写虽写的是“身边事”,道的是“平常理”,但明显道理过于平常,对生活的感悟不够,情虽真而失之浅与切,结构虽清而写作手法运用不够。结合此文,针对问题,我们作如下升格。文章的中心观点是笑看人生风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写晴天雨天给人的感受,人们对晴天雨天的态度;第二写晴天雨天代表人生中的得意与失意,结合自身实际来谈;第三点明中心“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文章由晴天雨天想到得意与失意,上升到人生的风雨与晴天,最终得出面对人生种种,我们应从容面对,笑看人生。这样一来,文章结构就更为清楚,过渡巧妙,升华自然,作者的情感也就找到了宣泄的突破口,对人生的感悟也就更为深刻!感情真了,文体明了,结构清了,技法熟了,文章也就精彩了!

总之,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言真情,明文“理”,就能情“理”交融出佳文!

参考文献:

[1]刘九洲.文章是生命折射出的光辉[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9,(10).

猜你喜欢
晴天真情范文
风雨真情
一起来写“雪”
真情
小小的一片晴天
春色几许(简谱)
真情是不虚、不私、不妄之情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露比的晴天
露比的晴天
学滑板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