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手术病人医学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调查1)

2010-06-22 02:10卢惠娟赵爱平胡文娟陈哲颖周亚芬
护理研究 2010年23期
关键词:屈服问卷医学

杨 霞,卢惠娟,赵爱平,胡文娟,陈哲颖,周亚芬

日间手术病人医学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调查1)

杨 霞,卢惠娟,赵爱平,胡文娟,陈哲颖,周亚芬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病人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 Q)和自制的调查问卷对208例日间手术病人的医学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日间手术病人的积极应对水平与消极应对水平均比常模低;女性病人在“面对”和“屈服”两个策略分值与男性病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回避应对方式和年龄呈负相关;性别、年龄、手术类型、在职与否、家庭关系对病人采取各种应对方式有影响。[结论]日间手术病人应对方式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重视评估日间手术病人的应对方式,根据病人特点,指导并帮助日间手术病人进行积极应对。

日间手术;医学应对方式;影响因素

近几年,日间手术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积极发展,越来越多的原本需要住院实施的手术将要在日间手术模式下开展。国内许多大型医疗机构也将开展日间手术看做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项重要举措[1]。目前,国内对手术病人的心身健康状况的研究很多,但对这些心身问题采取的应对方式的研究很少。同时传统观念认为,日间手术多是短、平、快的小手术,对病人心理应激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够。国外护理实践指出,日间手术病人相比更长住院时间的手术病人,可能面临更突出的心理应激[2]。应对方式作为心理应激过程中的重要中介因素,与应激的结果有着密切关系[3]。本研究旨在探究日间手术病人的应对特点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工作者今后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帮助日间手术病人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提供基本信息。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2010年1月—3月在上海某医院拟行日间手术的208例病人,具有语言及文字沟通能力,符合日间手术纳入标准,并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年龄18岁~75岁(43.5岁±15.3岁);男100例,女108例;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分别占总体的30.29%、24.52%、45.19%;手术类 型为泌尿科手术94例,普外科手术44例,妇科手术70例;有手术史者为72例。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①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 Q)。采用 Herman Feifel编制的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修正中文版本,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4]。包含面对、回避、屈服3种应对策略,共 20项,各项采用1级~4级评分,其中 1项、4项、9项、10项、13 项、18 项、19 项、20项需反向计分。面对分值为1项、2项、5项、10项、12项、15项、16项、19项累计分;回避分值为 3项、7项、8 项、9 项、11项、14 项、17项累计分;屈服分值为 4项、6项、13项、18项、20项累计分,分值高者表明病人常使用某种应对方式。②自编的日间手术病人影响因素调查表,该问卷参考大量文献,咨询了相关的外科专家和护理专家,内容包括病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生育状况、在职与否、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关系、是否有陪伴、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宗教信仰、居住地、居住条件、手术类型、既往手术史、合并疾病史。

1.2.2 调查方法 采取便利取样法,于病人手术当日术前进行调查,发放问卷208份,回收有效问卷 208份,有效率达100%。问卷发放后,由病人按统一指导语自行填写,约需20 min。对文化程度不高或其他因素不能自行填写者,由调查人员解读,病人自己评定,调查人员代为填写。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日间手术病人医学应对方式与常模[4]比较(见表1)

2.2 不同性别日间手术病人医学应对方式比较(见表2)

2.3 不同年龄日间手术病人医学应对方式比较(见表3)

2.4 影响日间手术病人医学应对方式的多因素分析 分别以应对方式问卷的3个维度(面对、回避、屈服)作为因变量,以日间手术病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生育状况、在职与否、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关系、是否有陪伴、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宗教信仰、居住地、居住条件、手术类型、既往手术史、合并疾病史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表6。

3 讨论

3.1 日间手术病人的医学应对方式应对是个体对现实环境变化有意识、有目的和灵活的调节行为,其主要功能是调节应激事件的作用,包括改变对应激事件的评估,调节与事件有关的躯体或情感反应,它是影响个体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5]。从应对是否有利于缓冲应激的作用,从而对健康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来看,有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医学应对则是病人对疾病的意识性心理策略和行为反应[6]。在MCMQ问卷中有3种应对策略,“面对”通常被认为是较积极的应对方式,但术前要避免过于强烈的“面对”反应,防止病人激烈的心理应激,而术后“面对”疾病问题有利于寻求和接受社会支持,对于远期康复有积极作用;“回避”虽然不利于身心健康,但术前适当使用“回避”应对方式可能减少身心伤害,但长时间的“回避”也不利于疾病治疗。“屈服”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不利于心身康复[7]。只有正确地“面对疾病”才是积极的应对方式;“回避”虽说不是“屈服”,但也是不敢面对,因此应和“屈服”一样同属于消极的应对方式。从本次调查结果看,日间手术病人虽没有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但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低于常模,说明日间手术病人可能缺少积极应对的策略知识,对于手术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变化,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引导。护理人员对日间手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时,要多引导日间手术病人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而对影响心理健康的消极应对方式要尽量避免采用。

表1 日间手术病人MCMQ与常模的比较 分

表2 不同性别日间手术病人MCM Q得分比较 分

表3 不同年龄日间手术病人MCM Q得分比较 分

表4 面对应对方式影响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表5 回避应对方式影响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表6 屈服应对方式影响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2 影响日间手术病人医学应对方式的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进入面对应对方式回归方程的变量是性别、手术类型、家庭关系,预测总变异量为16.5%。印证了家庭是个人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在应对中是一种重要的辅助资源,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有利于病人获得更多的支持和信息,特别对于日间手术病人而言,术后不超过24 h即离院,术后的康复基本在家庭中进行,良好的家庭关系不仅可以保证病人术后得到足够的关心和有效的照护,同时也将有利于病人术前更好地面对手术应激,无后顾之忧,采取积极应对,从而减轻手术带来的不利反应。为此护理人员要正确认识评估家庭支持和应对的互动关系,使其有利于日间手术病人的治疗[8]。进入回避应对方式回归方程的变量是年龄、手术类型、性别、在职与否,预测总变异量15.7%。年龄越大,采用回避应对方式的越少,分析其原因是:①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生活的态度和积极性降低,对事件的承受能力增强,对于手术能够以平和的态度应对;②老年人对外界信息和媒介的了解及利用度降低,缺乏有效可行的回避途径和方法来减轻对手术的紧张、担忧、无所适从,如听音乐等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而有关回避应对方式对日间手术病人术前的作用性质也有待进一步研究。进入屈服应对方式回归方程的变量是性别,预测总变异量2.8%,结果提示女性日间手术病人与男性相比更容易采取屈服应对方式的消极应对,这与女性病人性格特点有关,特别是中国女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屈从心理较重,缺乏进取抗争心理,对此在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多元回归分析过程中显示性别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对病人采取面对、回避、屈服3种应对方式都有显著影响;手术类型对采取面对和回避应对方式有一定影响,说明日间手术虽然具有相同的手术治疗流程、手术时间短、复苏快、并发症少的共性,但由于涉及不同部位,手术方式、创伤程度不同,对机体影响及术后效果存在差异,加之人群特性的差异,因而病人采取的应对方式不同,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展开单一日间手术类型病人应对方式的研究,以便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

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性别的日间手术病人采用的应对方式,结果显示女性病人积极应对水平和消极应对水平均高于男性,并且在“面对”和“屈服”两个策略分值与男性病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在积极应对水平方面,女性的面对策略虽明显高于男性,但仍低于常模,在消极应对水平方面,女性的“屈服”分值高于男性。这也提示,日间手术病人整体积极应对水平较低,在引导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的过程中,特别要增强对男性病人积极应对方式的关注和评估;在护理女性日间手术病人时,以增强自信心为主,有效利用各种资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弱其消极应对。

本研究也分析了不同年龄的日间手术病人采用的应对方式,结果显示年龄不仅和回避应对方式呈负相关,而且31岁~50岁年龄组比30岁以下年龄组更常采用屈服应对方式,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中青年人是社会、家庭的中坚力量,身兼数种社会角色,承受着更大的责任,因此心理压力相对较大,不能像年轻人那样无所顾忌、老年人那样淡然处之,在遇到手术这种应激事件时,经常表现得很无奈、很消极。研究提示,在护理工作中,应针对不同年龄组的日间手术病人评估其应对方式,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作用,帮助其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以促进早日康复[9,10]。

综上所述,日间手术病人的积极应对方式有待于进一步引导。在日间手术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应注意评估病人的应对方式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提供必要的手术护理信息给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引导,帮助减轻其心理压力,最终提高病人对日间手术应激的心理适应能力。

[1] 孔庆健,朱新伟,周璞,等.日间手术中心管理模式的实践[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16(1):26-28.

[2] Mitchell M J.Psychological preparation forpatients underg oing day surgery[J].Ambulatory Surgery,2000,8(1):19 30.

[3] 邹莹,卢爱工,王雅静.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7,13(9):1846-1847.

[4] 沈晓红,姜乾金.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文版701例测试报告[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1):18-19.

[5]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第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6-84.

[6]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学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1.

[7] 于轶群,肖兰香,郑春生,等.乳腺癌病人围手术期人格特质及医学应对方式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6):486-488.

[8] 王瑞霞,张晖,王爱田,等.肝硬化患者医学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8A):35-37.

[9] 卢惠娟,顾沛,李晓蓉,等.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压力和应对方式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18(7):483-485.

[10] 高立硕,刘纯艳.女性甲状腺手术病人术前焦虑及应对方式调查[J].全科护理,2009,7(2C):473-474.

(本文编辑 张建华)

Survey of medical coping styles of day surgery patient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Yang Xia,Lu Huijuan,Zhao Aiping,et al
(Nursing College of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2 China)

Objective:To probe into coping styl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ay surgery patients.Methods:Medical coping style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a total of 208 cases of day surgery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by adopting 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and self--made questionnaire .Results:Either positive coping or negative coping level of day surgery patients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domestic norm.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female and male patients in terms of the“facing”and“yielding” two strategies scores(P<0.01 or P<0.05).Avoidance coping styl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ge of patients.Sex,age,type of surgery,employed or not,and family relationship had some influences on patients to take various coping styles.Conclusion:The choice of coping styles of day surgery patients influenced by various factors.Nursing staff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ssess coping styles of day surgery patients.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nurses should guide and help them to take active coping.

day surgery;medical coping style;influence factor

R473.6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0.23.006

1009-6493(2010)8B 2081-03

1)为上海交通大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编号:Jyh 10110。

杨霞(1978—),女,护师,硕士在读,从事手术室护理研究,学习单位:200032,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工作单位: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卢惠娟(通讯作者)工作单位:200032,复旦大学护理学院;赵爱平、胡文娟、陈哲颖、周亚芬工作单位: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2010 -04 -13;

2010-07-18)

猜你喜欢
屈服问卷医学
牙被拔光也不屈服的史良大律师秘书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The Classic Lines of A Love so Beautiful
问卷网
医学
百折不挠
问卷大调查
医学、生命科学类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