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身处“无边界网络”

2010-07-10 07:45张鹏
通信世界 2010年11期
关键词:移动性思科局域网

本刊记者 | 张鹏

这个新的构想正在美联银行、奔驰汽车等公司内部得到实践。不过,实现真正的网络无边界,恐怕还需时日。

当教室中的孩子了解天体星球不再依赖沉闷的课本,而是与太空站的宇航员直接对话;当商场不再设立试衣间,人们可以通过显示屏中虚拟的自己任意更换衣服的款式;当办公室不再是固定场所的代名词,无论出差、在家还是度假,随处随时随地都可以是办公室时,就意味着互联的网络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传统世界的认知,更改变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

而实现这一切并不遥远,“无边界网络”—思科对于未来局域网架构的最新定义,已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冲破时间、地点与设备的限制

何谓“无边界网络”?思科给出的解释是,突破时间、地点和设备的限制,充分使用包括Web2.0、移动终端、视频通讯、多方协作等网络应用的同时,完成无缝的有线/无线通信和统一系统管理。

也就是说,“无边界网络”是以强大的互联网设备为依托,无论身在何处,使用何种终端,都可以与任何人或资源进行可靠的连接。

如此改变的好处不言而喻,它将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简化操作流程,而且更加强调了移动性和灵活性。

一个形象的例子是:当公司的门禁系统识别到最后一位员工已经离开办公大楼,那么IT管理系统将根据预先设定关闭所有办公室的灯源,切断打印机、传真机和咖啡壶的电源,甚至包括调暗办公室内鱼缸的光线。而这种IT能源管理也适用于远程在线控制。

实际上,这种所谓“无边界”、“智能化”的网络构想并不复杂,那些看似乏味的网络底层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思科看来,从提供解决方案角度出发,“无边界网络”应该包括多业务集成路由器,充分体现虚拟化、统一通信和移动性的高密度交换机,包含身份认证、移动安全、视频监视等方面的安全体系,以及在广域网、局域网间无缝切换的移动解决方案。

寻找合适的切入点

从技术角度,思科大中华区无边界网络与数据中心总经理冼超舜解释,在“无边界网络”架构中,存在三个能够直接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环节,首先是搭建网络的基础架构,基于此才能将视频、安全、移动性等业务应用逐渐扩充其中;第二是注重无边界网络中不同终端的软件适配;第三则是IT系统的管理,因为网络所有组件都是统一管理,这对IT部门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在谈及“无边界网络”的同时,我们无法将它孤立视之,因为其背后包含了开发者对于未来网络架构的判断和战略构想。思科中国首席技术官梁永健告诉记者,未来网络设备的发展趋势将是体现更加紧密的结合,比如路由和交换将承载更多的功能,未来网络架构将是以统一通信、数据中心和承载网为主要组成部分。而“无边界网络”正是思科在承载网层面对企业级局域网未来架构的形象表述。

为了让这一网络理念在全球快速落地,思科首先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拥有众多分支机构的大型企业级应用成为思科第一个目标市场。

这个决定并不盲目,思科判断的依据在于,截至2010年底,全球企业分支机构数量将增长17%;企业信息流将呈现数据集中化、流量分布化的局面;在2012年,视频将占据消费性网络流量的90%;而全球的CIO们普遍担心的问题是,如何维护好现有客户关系和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运营开支。

来自技术以外的种种限制

在这些趋势带动下,“无边界网络”顺势而出。如何帮助分支机构提升效率、提供便捷的应用也被提上了桌面,其中视频、绿色和安全成为了众多CIO关注的首选。

现如今,思科的“无边界网络”构想正在美联银行、奔驰汽车等公司内部得到实践。不过,实现真正网络的无边界恐怕还需时日,因为我们无法忽略在如此庞大的网络构想下,除思科以外,还需要很多其他IT设备厂商以及电信运营商的兼容和支持。

此外,“无边界网络”虽然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差旅、降低能源消耗。但与此同时,企业也在衡量网络架构自身的性价比,相信价格还算不菲的思科网络设备将使得一些企业犹豫不决。而在中国,我们也必须看到,那些广泛采用802.11n的无线接入设备在进入后,也将受到国家对WiFi的政策限制,使得“无边界网络”在移动解决方案部分的性能和应用失色不少。

猜你喜欢
移动性思科局域网
与5G融合的卫星通信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
轨道交通车-地通信无线局域网技术应用
基于VPN的机房局域网远程控制系统
基于802.1Q协议的虚拟局域网技术研究与实现
面向5G的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探讨
思科新一代防火墙帮助客户实现全数字化计划
局域网性能的优化
基于安全灰箱演算的物联网移动性建模验证
固、液态磷源在石灰性土壤中的移动性及其对土壤有效磷含量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