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家兔坐骨神经损伤后 AChE变化的影响*

2010-07-12 08:29王瑞辉张西翠屈红艳陕西中医学院咸阳712046
陕西中医 2010年9期
关键词:酯酶腓肠肌家兔

王瑞辉 张西翠 屈红艳 陕西中医学院(咸阳 712046)

坐骨神经损伤是周围神经损伤中常见的一种病症,临床上具有病程长、恢复慢、治疗难、预后差等特点。针刺治疗能明显促使损伤坐骨神经肢体功能的恢复,但针刺治疗的复杂机理还不十分清楚,以往的实验研究中证明,针刺能促使受损实验动物肢体功能的恢复,影响损伤神经组织中雪旺细胞的表达[1]。本实验通过观察针刺治疗对家兔坐骨神经损伤后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影响,来探讨针刺治疗坐骨神经损伤治的部分机理。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健康成年雄性家兔 48只,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 2.0±0.2k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模型对照组(B)、针刺治疗组(C),每组 16只。

1.2 模型制备 参照文献[2],选取家兔右侧为手术侧对其进行定位、定量的坐骨神经挤压造模手术。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将 B、C组家兔固定于手术台上,对其右侧臀部及股前外侧部脱毛,分别用 20%乌拉坦(5m L/kg)于耳缘静脉麻醉,麻醉后于右下肢后外侧髋关节后下方直下 1cm处,纵环形切开皮肤,向两侧分离外皮及皮下组织,暴露出梨状肌及股二头肌,平梨状肌外缘水平线向下,沿股二头肌深面用玻璃棒游离出 2~3cm长的坐骨神经,用螺旋测微仪卡口挤压约 0.5cm长的坐骨神经60s,夹至 0.20mm处,松开停 30s,再夹 60s,然后逐层缝合伤口,损伤局部涂以红霉素软膏,无菌纱布覆盖,复苏。经病理证实所造成的损伤为 SunderlandⅡ~Ⅲ度损伤,术后用青霉素进行抗感染处理,连续 7d。

1.3 处理方法 A组光照条件下正常喂养,B组造模成功后相同条件下喂养,模拟捉拿但不施加针刺影响,C组在造模成功后相同条件下正常喂养,第 2日开始针刺治疗,参考李忠仁[3]对家兔常用针灸穴位的定位,选取相当于人体的“环跳”、“足三里”两个穴位,选用 30号的 1寸毫针,采用平补平泻手法 ,每次捻转 30s,间隔 10m in捻转 1次 ,30m in后起针,1d1次,7d为 1疗程,休息 2d,开始下 1疗程;从第 2疗程开始用G6805-2A电针治疗仪导线连于针尾上,负极接“足三里”,正极接“环跳”,选用疏密波 ,频率 18~20Hz,电压 1.5V,留针15m in。分别于第 2疗程与第 4疗程结束后当日进行实验观察。

1.4 观察指标 1.4.1 一般活动观察:着重观察模型对照组与针刺治疗组家兔患肢的活动度、伸趾情况、牵拉反射等,并进行比较。

1.4.2 Ach E检测:在第 2和第 4疗程结束后当日,每组各取 8只家兔 ,将其以造模同样方法麻醉后,分离腓肠肌 ,切取损伤侧腓肠肌约 0.3g,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电子天平称重。然后分别将组织剪碎并置于玻璃匀浆器管中,按照重量体积比 1:9加生理盐水制备组织匀浆,以 3000r/m in的速率离心 10m in取上清液,立即放入 4℃冰箱保存待测。严格按照蛋白定量(双缩脲法)测试盒及乙酰胆碱酯酶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说明书进行操作,计算得出乙酰胆碱酯酶含量。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处理采用 SPS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用±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著性水平设定为 0.05。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观察 第 4疗程结束后,电针治疗组家兔症状明显改善,伸趾基本恢复,立足基本正常 ,牵拉反射、挤压反射均比较明显,爬行时造模后肢可屈伸,协助爬行。模型对照组家兔仅表现出轻微伸趾,立定能力差,牵拉反射弱,挤压反射较弱。

2.2 各组腓肠肌组织中 ACh E含量的变化 见附表。

附表各组家兔坐骨神经损伤侧腓肠肌组织ACh E含量比较(mm ol/g,±s)

附表各组家兔坐骨神经损伤侧腓肠肌组织ACh E含量比较(mm ol/g,±s)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表示 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表示 P<0.01。

组 别n第 2疗程后第 4疗程后空白对照组80.364±0.0590.350±0.071模型对照组80.209±0.055△0.195±0.055△针刺治疗组80.256±0.053△0.293±0.058▲

结果显示,第 2和第 4疗程结束后,模型对照组坐骨神经损伤侧腓肠肌处 AChE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第 2疗程结束后,电针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第 4个疗程后,电针治疗组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组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与空白对照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电针能够使家兔损伤侧坐骨神经腓肠肌组织中 ACh E增加。

3 讨 论 ACh E是胆碱能神经传导中的一种关键酶,它是显示胆碱能神经元功能的重要标志酶,其活性和含量能提示神经元内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的多少和神经元兴奋性的高低。而坐骨神经、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是胆碱能神经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信息传递主要是通过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作为媒介进行的,它释放后通过乙酰胆碱酯酶(AChE)分解。大部分Ach在胆碱能神经末梢合成,与骨骼肌相关的 Ach,主要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肌肉接头处。由于乙酰胆碱很不稳定,目前尚无特异标示乙酰胆碱的方法,所以常用乙酰胆碱酯酶的变化间接反映乙酰胆碱的变化[4-6]及胆碱能神经的功能状态。本次实验通过测定坐骨神经损伤家兔腓肠肌 ACh E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针刺治疗可以使坐骨神经损伤侧腓肠肌组织中的 ACh E含量增加且以治疗 4个疗程效果更加明显,间接反映出电针刺激能够使受损神经肌肉接头处由于神经损伤而导致的 Ach释放水平逐渐趋于恢复,这对于促进神经再生,防止肌肉萎缩,使受损神经得以修复有重要意义。这进一步提示针刺在坐骨神经的治疗和功能恢复方面具有广阔的研究与应用前景,但还需要我们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1] 屈红艳 ,王瑞辉,刘飞虎.电针对家兔坐骨神经损伤后 IL-1β的影响 [J].陕西中医 ,2007,28(4):506.

[2] 王瑞辉,戴静宜,屈红艳,等.针刺对坐骨神经损伤后雪旺细胞的影响[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31(2):30.

[3]李忠仁.实验针灸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415.

[4]刘希伟,胡 涛,赵冬梅.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肌肉组织乙酰胆碱酯酶的变化 [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2,25(3):163.

[5] 刘希伟,胡 涛,王海燕,等.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肌肉组织乙酰胆碱酯酶的变化[J].解剖学杂志,2003,26(1):78.

[6]张皑峰,欧喜超,杨朝阳,等.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终板内乙酰胆碱酯酶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 [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1):1030.

猜你喜欢
酯酶腓肠肌家兔
家兔“三催”增效饲养法
网球腿的超声诊断价值*
石氏三色膏治疗小腿腓肠肌损伤60例
蜈蚣草化学成分及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生物活性研究
新的药根碱三唑的合成与抗菌以及乙酰胆酯酶抑制活性评价
基于半导体聚合物量子点的羧酸酯酶比率荧光传感
家兔常见皮肤病的防治
家兔便秘的防治办法
腓肠肌损伤的MRI临床诊断研究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