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寄生与斜倚的标本?

2010-07-14 14:59■老
观察与思考 2010年11期
关键词:父辈季羡林父爱

■老 愚

情感寄生与斜倚的标本?

■老 愚

七十五岁和九十七岁几乎是人生的夕阳红阶段了,但这却是两位文化人杨沫和季羡林回归人伦常理的年龄。前者在这一年,因为第三个伴侣的扶持,从纠缠不休的男秘书怀抱里脱身而出,步入生命的觉醒期,被扭曲的人性在最后六年得到矫正,成为真正的母亲;后者则在好心护工的协助下,与分离十三年的儿子重归于好,相见一笑化芥蒂,享受到最后八个月的天伦之乐。

这两桩人性复苏的故事,或许只是用来告诉人们一个常识:亲情具有你想像不到的纠错能力。这里的前提是,背离亲情太久的一方倾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呼唤,并且愿意听从它的指引。

在《母亲杨沫》与《我和父亲季羡林》之前,其实已经有李锐女儿李南央的一本惊世骇俗的书—《我有这样一个母亲》。

她是变异了的女性,是意识形态阉割人性的证明。被革命熔炉冶炼过的女干部,必然如此的原因一定有,晚年韦君宜在更早的时候写出了反省“革命改造”的《思痛录》,政治运动如何将每一个忠诚的追随者绞成肉泥。

季羡林与她们同属那个动荡的年代,社会及人生教育给予他的也是反叛。最坏的现实,激起不羁的狂想。他们的生活都在远方。

这一系列父母形象,是那个时代的必然果实。对他们而言,生命只是革命和学术的卑微工具,不是用来享受生命本身和生活的乐趣,儿女情长、小家庭以及天伦之乐都属于多余之物,也是与伟大时代格格不入的低俗品。他们不仅不需要消费这样的东西,还要尽力远离这样的腐蚀。

革命年代制造了难以计数的孤儿,溢出家庭伦理的男女,折断了老一辈的天伦之梦,也屏蔽了自己的人性之泉,干瘪、枯燥、紧张,他们的人生在单向度的马拉松赛场上狂奔,有终此一生也不觉悟的革命狂、工作狂,也有在中途逐步觉醒的,有在晚年幡然醒悟的,后者更值得人们尊重。

他们与自己缺乏父爱母爱后代的和解,是这个时代最惊心动魄的故事。

读这样的书令人心有戚戚焉。他们以对父辈的理解,表达因父爱母爱缺失而干涩的人生,那种喊不出来的疼,感情饥渴的婴儿自白,在解构父辈耀眼光环的同时,勾画了一幅令人震惊的残缺人生图景,那是被有意遮蔽的更本质的东西。在外人看来她们撕破假面具的勇气值得嘉许,其实,撕破隐藏于她们内心的伤口,似乎更值得赞赏,那是定期发作,令其昼夜痛苦的病灶,不是控诉而是自白,是诚实心灵的自我需求,他们不能面对一个虚假的父母而不痛苦。所以,那些故作愤慨讥讽之语的列位,除了习惯于瞒和骗的奴性心态外,同情心已然丧失,他们已经不能从悲痛之文里读到悲痛。

新浪/博客

猜你喜欢
父辈季羡林父爱
父辈们
我的书斋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听雨
不要让父爱成为等待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父爱如山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两只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