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兵团发展的基石

2010-07-14 04:02王妍曦
当代兵团 2010年11期
关键词:团场实事连队

王妍曦

全兵团新建连队道路5300公里,新增通班车连队787个;职工负担从2005年每亩228元减到了现在的每亩负担148元;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7300元,比1999年增长了近两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万元,比1999年增长了13倍;兵团改造危旧住房24万套,10年时间彻底结束了兵团人住“地窝子”的历史;95万基层职工群众喝上了符合卫生标准的洁净水……

5月的兵团垦区大地春潮涌动,而兵团党委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所带来的春潮一直激荡在兵团各族职工群众的心间。

风生水起蒲大潮

民生,是兵团改革发展的基石。与发达地区相比,兵团职工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还存在差距。兵团想要更好的保障和改善民生,除了自身的不断努力外,还需要资金、人才、先进的管理理念等各个方面的支持。而恰逢此时,一场关系兵团民生发展的大潮滚滚而来。

2010年3月29日,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部署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和兵团,全国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和兵团的序幕就此拉开。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要建立起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全方位对口支援新疆的有效机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支援的优先位置,着力帮助各族群众解决就业、教育、住房等基本民生问题,着力支持新疆和兵团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力争经过5年努力,在重点任务上取得明显成效;经过10年努力,确保新疆和兵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对口支援,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亲切关怀,体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势必给新疆、给兵团带来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4月初以来,承担对口支援兵团任务的北京、浙江、河北、河南、广东、江苏、湖北、山西、辽宁、黑龙江等10个省市立即组织援疆先遣组赶赴兵团12个师开展前期工作。随后,10省市派出由主要领导带队的“高规格”代表团,先后赴兵团考察。截至5月10日,初步调研和工作对接任务已完成,对口援疆工作已如大潮一般风生水起。

镜头一:4月18日,经过为期3天的实地调研后,北京市对口支援规划调研组领队陈光明表示:“要把更多的援助资金投入到让职工群众受益的项目上来,使对口支援工作尽快见到实效”。4月12日,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田三县一市及兵团农十四师首批5个项目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1.32亿元,农十四师47团红枣加工基地建设工程试点项目已开工建设。

镜头二:湖北省与农五师对接后形成统一意见,初步确定了先期启动农五师双语幼儿园整体搬迁工程、农五师双语高级中学运动场续建项目、农五师师部城区职工培训文化体育中心3个对口支援项目,总投资7300万元,三项工程4月底开工。据了解,2008年年底至2009年年初,农五师党委聘请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对师部城区进行了整体规划,这三项民生工程属规划范围之内,但由于资金短缺一直未能启动。

镜头三:近日,农三师、图木舒克市出台了广东省对口支援工作规划,计划从2011年至2020年,建设三大类76个重点建设项目,项目计划投资73亿元,申请对口援疆资金52,79亿元。在对口支援工作中,农三师、图木舒克市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强化基础、民生优先,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加强协作、促进互利”的原则,确定了改善职工群众基本生活条件,支持产业发展和促进职工群众就业,培养干部、专业技术人才等三方面内容。今年,农三师、图木舒克市计划启动49团设施农业和50团城镇基础设施建设2个试点项目,总投资3650万元,申请援助资金3550万元。

风行雷厉见真章

这是一份漂亮的答卷,更是一项惠及兵团百余万职工的工程。

为加快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和和谐兵团建设步伐。兵团党委自2006年起,从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手,每年办“十件实事”,为职工群众改善住、行、饮水条件,解决看病、看电视、听广播等方面的突出问题。4年来,全兵团已累计投入110.9亿元,办成了一批多年想办而未办的大事、实事,使百余万职工群众得到了实惠,有力地推动了兵团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团场连续几年为我们职工办‘十件实事,如今我住进了宽敞的新房,用上了清洁安全的水,看上了有线电视,还有了自己的健康档案,孩子上学也不用管了,这生活真是比蜜甜。”说起这惠及职工的“十件实事”,农十三师火箭农场的职工张新军的笑脸就像菊花一样灿烂。

从一组对比数据就可以看出兵团党委对民生建设的重视程度:2007年,兵团为职工群众办“十件实事”共完成投资13.2亿元,完成计划的120%;2008年,兵团为职工群众办“十件实事”共完成投资23.75亿元,完成计划的207%;2009年,兵团投资50多亿元,为职工群众办“十件实事”,投入之多,成效之大,均超过了以往;2010年,兵团将继续办好“十件实事”,将有限的财力物力向基层倾斜,计划投资。157亿元,继续做好以改善职工住房、道路、饮水、医疗、文化娱乐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实事,进一步提高基层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

4年来,为改善职工生活各个方面的条件,兵团作出了极大的努力。

农七师126团5连退休工人汪柏林完整地见证了他们团30年的发展历程。汪柏林说:“30多年前,一到刮风时,团场就是漫天黄土。遇到下雨天,路上全是泥。那时候的道路坎坷不平。一些司机在行车当中,车轮经常会陷入泥里,有时候因为一些路面颠簸太厉害,还会造成翻车事故,司机开车都是提心吊胆的。”

“如今,通畅的道路不仅方便了职工出行,就连团场的小孩上学都很幸福,每天定时有车接送。各连队之间、团场与县、市之间随时有车,真是方便。”汪柏林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心情,“现在变化大得很,走到哪儿都是柏油路,四通八达的,到哪儿都方便。30多年前,谁家有钱买个自行车都让人羡慕得不行,现在骑摩托车、打的也没啥稀罕的。”

为解决团场职工出行难问题,兵团加快了垦区公路建设步伐。4年来,全兵团新建连队道路5300公里,新增通班车连队787个,大大优化了兵团路网结构,提升了公路等级-增强了公共交通服务和运输保障能力。

2006年11月11日,农四师76团9连职工巴哈达乐拧开自家的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流了出来,他高兴地笑了。从这天起,该团万余名职工群众喝水难的历史宣告结束。

4年来,兵团加大投入力度,实施了饮水安全工程。已确保95万基层职工群众喝上了符合卫生标准的洁净水。

1966年,上海支边青年高强来到了农三师45团,眼前的情景令他吃了一惊:戈壁荒漠上基本没有路,四处观望,也看不到一座房子。他问来接他的同志“房子在哪?”那位同志一指脚底下,“在下面呢,地窝子就是咱们的家。”高强就这样在团场扎下根来。住在地窝子里面,一遇到刮风,第二天早上起来浑身是土,碰到下雨,水直往地窝子里灌,“家”便成了泥潭。

改革开放以来,兵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富裕起来的45团职工开始建砖房、建楼房。在连队,清一色的砂砖房一座挨一座。在团部,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从地下到地上,从地上到空中,团场人书写着军垦人住房历史的传奇。

为稳步提高职工居住水平,兵团以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为契机,连续实施了危旧房改造工程、解危解困住房建设工程及廉租住房建设工程。自2006年以来,全兵团已有11.34万户职工家庭建起了新房,近35万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

今年已经65岁的农五师81团5连退休职工纪建忠,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一次痛彻心扉的出车经历。

那次,他所在的连队爆发传染病,连队里的大部分孩子都发高烧,昏迷不醒,连队卫生室简陋的设备诊断不出病因。无奈之下,只能送这些孩子去团部医院。作为拖拉机驾驶员的纪建忠当天晚上就开着拖拉机,拉着几十个小孩去医院看病。路特别难走,颠了大概4个多小时才到。由于耽搁时间长,有几个孩子没撑到团部就断了气。

“当时我想啊,要是连队卫生室有现在这样的医疗条件的话,时间也不会耽误,那些孩子的命说不定就能保住了。”纪建忠遗憾地说。

进入新世纪,81团党委从解决好职工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人手,累计投入项目资金50多万元,先后对各个连队的卫生室进行了改扩建和维修。如今,该团每个基层卫生室面积都扩大至80平方米以上,药品种类达到120种,同时还新设立了诊断室、输液观察室、治疗室、药房,安装了取暖设施,并配备了电视机。81团职工群众看病就医的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连、大病不出团。职工群众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给他们的方便。

“现在一有时间,我就和老伴来到连队卫生室量量血压、称称体重,连队卫生员还会给我传授一些保健知识。”谈起现在的医疗条件,纪建忠感到很满意。

为改善基层卫生医疗条件解决职工群众看病就医难问题,兵团连续实施了连队卫生室建设、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惠民工程。几年来,兵团新建连队卫生室1252个,已为209.7万名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为50.41万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了妇科病健康普查。

此外,兵团还开展了连队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改厕、有线电视覆盖、职工培训、全民培训等一批惠民实事。自2006年以来,兵团已新建团场室内卫生户厕4.1万户,新建连队综合活动室847个,66万名职工接受了培训,1.2万户职工家庭用上了沼气,1万户少数民族家庭及特困职工家庭配上了电视机,651个连队安装了健身器材。

兵团发改委主任朱新祥介绍,目前,兵团正积极总结连续4年办“十件实事”的有益经验,逐步建立起实施“民心工程”的长效机制,将有限的财力物力向基层倾斜,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兵团广大职工群众。

在5月26日至27日召开的兵团党委六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聂卫国强调:必须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推进兵团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以改善职工住房、道路、饮水、医疗、教育、威化建设为重点,提高职工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屯垦戍边新型团场。

兵团的领导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应保尽保看嬗变

“十件买事”的齐头并进,相辅相成,汇聚成一场革故鼎新的大潮,有如缕缕清风,吹皱了兵团垦区大地的满池春水。

兵团社会保障制度在嬗变!这部变化进行曲中的最强音,则是:老有所养、应保尽保。

前不久,兵团出台了《关于解决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的试行办法》,以重点解决“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障问题。

据了解,我国现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涉及政策原则是企业和职工必须按规定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金,绝不允许到了退休年龄或将要退休时一次性付钱买保险。此次解决“五七工”、“家属工”等这部分人参保的问题,采取的是通过补缴相应费用后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的方式,系特事特办。

刚刚出台的《办法》是根据自治区有关规定,针对这部分未纳入养老保险范围的“五七工”、“家属工”和团场集体性质人员,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重要举措。兵团党委从全局出发,多方调研,反复斟酌,最终酝酿出台了这一具有原则性、连贯性、可持续、可操作的政策。

这足以表明:兵团党委、兵团改善民生的愿望是迫切的,各项惠民措施是符合实际、全盘考虑的,政策的出台是经过深思熟虑、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兵团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必定会为构建和谐兵团、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仅仅是兵团党委为解决民生问题,作出的巨大努力中的一小部分。

近年,兵团党委、兵团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始终把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兵团已初步形成了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等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这一社保体系覆盖了团场、各类企业和灵活就业等各类人员。在兵团级统筹的基础上,45.9万离退休人员被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这对仍以农业占相当比重的兵团来说是殊为不易的。

农十师181团的退休职工张琴退休生活过得很踏实。2002年退休的她和老伴每个月养老金有2000多元。“以前是养儿防老,现在可不是这样了,我有3个儿子,可从来都不需要他们给我钱,我和老伴的养老金足够我们用了,根本不用给孩子们找麻烦。而且,现在养老金都直接打到我们的银行卡上了,不用专门去领了,特别方便。现在生活养老都有保障,衣食无忧,我们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活动娱乐,跟上班一样。”说起现在的养老政策,张琴喜上眉梢。

“想想我们父母那一辈人是怎么养老的,都是靠我们兄妹几个接济着度日。我们那时也不富裕,家里孩子又多,双方的老人都指望我们呢,我们省吃俭用,从不敢乱花一分钱,就是这样,老人晚年也没有过上什么好日子,要是他们能活到现在该有多好啊!”说起以前的日子,张琴不禁湿了眼眶。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

随着中央支持新疆大发展春天的到来,兵团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必将得到更多的改善,屯垦戍边的实力必将得到进一步增强。在兵团党委的正确指引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人人安居乐业、处处鸟语花香的兵团垦区大地在科学发展的大潮中,定会征帆破浪,力争上游。

猜你喜欢
团场实事连队
加快团场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对策建议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人民群众办好实事
把实事真正办到群众心坎里
连队文化创新对连队管理创新的影响探索
让民生实事更有“温度”
南疆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团场连队经济发展调研
完善团场全面预算管理体制的探讨
关于发展连队经济的思考
应城市人社局
新型团场建设中的金融支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