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的开篇艺术

2010-07-19 09:31唐巢中
语文教学之友 2010年6期
关键词:醉翁亭醉翁亭记文末

唐巢中

常言说:“一个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凡写作大家无不重视文章的开头。《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艺术成就最高的散文之一,这篇散文起笔颇具匠心,表现有三:

一、长镜推进,由面及点

该文提笔写“环滁皆山也”,是广角镜头,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群山环绕的滁州城(是否属实,当作别论),这是全景;接下来镜头转向“西南诸峰”,“琅琊山”赫然在目;随镜头推进,范围逐步缩小,“酿泉”进入人们视野;然后,镜头越拉越近,一个特写凸现出“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作者用長镜头逐步推进的方式,视野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面到线再到点,仿佛带着读者亲历一般。行文至此,自然点题。这样的开篇也突出了欧阳公散文的特点:迂徐委备、条达疏畅、自然平易。

二、暗示题旨,开启下文

文章顺势由亭写到人,分别介绍了醉翁亭的建造者和命名者;又由人写到事,“太守与客来饮于此”,亮出关乎主旨的两笔——“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两句是全文的关键句,它暗示题旨,开启下文,为下文写山水之乐、游人之乐、宴饮之乐、众宾之乐、禽鸟之乐和太守之乐等,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三、欲露还藏,引而不发

该文开篇欲露还藏的特点有二:一是“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那太守号醉翁,姓甚名谁呢?却打住不表,到文末才抖出:庐陵欧阳修也。这样欲说还休,足可吊人胃口。一是“山水之乐”,“乐”的含义只现冰山一角。文章主体描绘了山间朝暮四时之美景,叙写了游人之乐、宴饮之乐等,到文末通过禽鸟之乐、众人之乐与太守之乐的逐层推进的议论,剥茧抽丝,最后揭出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在此,“山水之乐”只是一个引子而已。

(作者单位:乐至县宝林中学)

猜你喜欢
醉翁亭醉翁亭记文末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的比较阅读
醉翁亭历代重修记比较研究
游紭琊山醉翁亭有感
文末点题太直接
买衣服
醉翁亭和丰乐亭
福袋领取方式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之异同浅析
2007年辽宁沈阳市中考试题选
《醉翁亭记》课后片段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