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默写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0-07-19 09:31
语文教学之友 2010年6期
关键词:背书名句小组长

徐 艳

纵观这几年的高考试卷,名句默写题从来就没有缺位过,而且分值还呈上升趋势。于是乎许多教师抓学生背书近乎疯狂。强迫性地背书让学生苦不堪言,隔三差五的默写让学生对古诗文兴趣全无。

笔者以为要想让默写取得高分,就先得让学生明白做这件事的意义,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掌握做好这件事的方法。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

一、在写作中选用

课文所选的古诗文中有很多名言警句。如《劝学》中“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讲的是学习中积累的重要性。《谏太宗十思书》中“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讲的是得人心的重要性。《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了秋天壮阔的景色,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名言,运用到作文教学中去。

还有,我们也可以在文言文学习中积累典型的人物事迹,比如:“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报任安书》)这组排比事例,可以用于“我们该怎样面对挫折”一类的作文,成为有力的例证。

有了这些素材,巧婦就不会“难为无米之炊”了。以2008年上海卷优秀作文《他们》片断为例:“每个时代总会有一些理性的他们,孔子的‘礼仪仁义塑造了华夏礼仪之邦的美名;商鞅变革奠定了秦一统山河的基础;公车上书、戊戌变法让清政府见到了黎明的曙光。然而时代回敬了什么? 孔子颠沛流离,累累如丧家之犬;商鞅身死车裂,背负无数骂名;康、梁东躲西藏,避难日本。他们将理性的力量播撒于时代。”这里,作者援引课堂中学过、讲过的前贤事例,抓住“他们”是时代的理性力量这一点,展开雄辩的论证,素材别具一格。

二、在合作中背诵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要求,在古诗文背诵检查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学生的背诵分成几个小组,学生到小组长那里背,小组长到老师那里背,老师可以不定时地抽查小组成员,如果发现不过关的同学,要追究小组长的责任。默写的时候,我往往先让同座位的同学互相改,然后集体订正,最后收上来检查,发现不过关的同学再单独辅导。

这样做,一是培养学生责任心意识,让他们明白,他们并不是为了某个人而学习,也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这是他们必须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而且,他们必须对被批改的一方负责。二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在互相批改的过程中,发现别人的错误,实际上也在提醒自己不能犯相同的错误。三是让学生有诚信的品质,刚开始的时候,也有学生想弄虚作假,互相包庇。我明确告诉他们,如果在规定的时间不能背好,可以视情况适当延期,如果想靠蒙骗过关,一旦发现,那德育评价就要降级。渐渐地,学生也就明白了:只有自己努力了,付出了,才会有收获。

三、在细节上下功夫

这几年高考默写题的得分,实在不太理想。这种情况有几个方面值得重视:(1)字词写错。这类现象是默写失分最主要的原因。这些学生不是背不出,而是一写在纸上就把字词写错。比如“人情练达即文章”中的“练”,有的学生错写成“炼”。这往往都是在背诵时不细心,或者是长期养成了错误书写的习惯造成的。(2)张冠李戴。有的学生背诵的古诗文多了,在大脑中就出现了程序错乱,经常会出现这首诗串到另外一首诗上去的情况,或者同一首诗,前句串到后句、后句串到前句上。这是因为学生在背诵时囫囵吞枣,不注重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更不注重这首诗和另外一首诗的区别。(3)滥竽充数。这部分学生是为了将空填足(满六空),不管正确不正确,就将自己所知道的名句胡乱填上去。(4)杜撰句子。这部分学生实在想不起来该是什么名句,就自己杜撰一个填上去。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关键的就是教育学生要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平时学习要注重细节。

首先,要明确考试范围。有些学生对高考默写范围根本不知晓,一直是稀里糊涂地背,考的背,不考的也背,漫天撒网。2009年江苏省高考默写范围是古文(10篇)诗词曲(30首),加上初中新课标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这些篇目学生平时都背过,此时只要巩固复习就可以了。

其次,要注意常错字的积累。一些字有些学生可以说是屡考屡错,比如《劝学》中有这样两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在这两句话中,按理说,“至”与“致”都是“到达”的意思,应该是同一个字,可是课文中原文偏偏就是两个不同的写法。结果很多学生两句话中两个不同的字几乎写成了同一个字。再如:“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之“销”,“役夫敢伸恨”之“伸”,这些字都容易写成它们的形似字“消”和“申”。我让学生们平时准备一个纠错本,容易写错的字经常拿出来看一看,这样就会减少犯错的机率了。最后要反复记忆,不要以为今天会背就永远会背,要经常地、反复地记忆,这样才不会有问题。

学习中,学生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背书只是其中的一个。只要我们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那么,前方将是一片光明。

(作者单位:高邮中学)

猜你喜欢
背书名句小组长
分餐小组长
封底:·英诗名句·花儿
《中庸》名句节选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浅谈背书涂销制度
还是不错的
背书连续性若干问题探析
中华名句
高考英语名句展播及专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