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珠与珍珠》:一首绝妙的劝勉诗

2010-07-19 09:31卢雄伟
语文教学之友 2010年6期
关键词:忧患思乡珍珠

卢雄伟 成 龙

关于《泪珠与珍珠》的主题,教参以一句“实质上,思乡怀人才是文章的主题”断语,并认为文章的“逻辑是这样展开的:人是要流泪的,流的原因乃是人的经历所致。而如果没有变故那是不会有眼泪的。而变故会使眼泪变得更加真切和纯洁”。很明显,这样的逻辑梳理无法推导出文章的主题是“思乡怀人”,因为“变故”有许多种,而进入文学作品的“人”已不单单是现实中人的复本,况且眼泪的含义是极其丰富的,思乡怀人自然会流泪,但流泪绝不仅仅是因为“思乡怀人”。

那么,《泪珠与珍珠》一文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文章主题应该定位在劝勉,劝勉世人从眼泪中去感受亲情、体悟哲理。它应该是“一首绝妙的劝勉诗”。

说其是“诗”,自是因为它语言优美,意境高雅清绝,营造了“一个色彩柔和、气氛温馨的艺术世界”(方忠编著《台湾散文40家》)。这一点有目共睹,无需赘言。

说其是“劝勉”而非“思乡怀人”,则源于对课文内容安排的分析。

文章确实写了思乡怀人的内容,但这仅是文章丰富内容中的一个部分。文章以时间为表面线索,文中几个句子表明了时间推进的关系:“我们那时的少女情怀”、“不知愁的少女”、“欲思老泪横流而不可得”;而内在的线索则应是对人生的感悟,具体而言是对忧患的感悟,文中有几个关键的句子暗示了这种逐层推进的关系:“读高一时……并未能体会什么是忧患”、“觉得在作文描写方面,多了一层领悟”、“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可见生命在奋斗历程中”、“眼泪不为一己的悲痛而为芸芸众生而流”。显然,这种对忧患的感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的丰富而逐渐深入的。对于忧患,文章先言“未能体会”,再用“具象与抽象对比的例子”来反衬对忧患的未知,然后用白居易诗歌“固然”、“巧妙”的比喻来映衬杜甫诗歌“既写实,却更深刻沉痛,境界尤高”的特点,最后直接明确忧患备尝“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至此,文章才出现所谓的思乡怀人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文章写返乡探亲热潮,着重言明其眼泪多,有骨肉团聚的老泪横流,更让作者感慨的是“家园荒芜,庐墓难寻”时的悲痛泪流。这之后文章还引用了母亲对自己、自己对儿子的具体事例,两句诗,阿拉伯诗人所编的故事,岭南派画家的那张名画,耶稣信徒的流泪等五个方面具体的内容。从文章结构安排的一般常识来看,“思乡怀人”的内容只占了文章内容的极少一部分,并且只是起到一种论据的作用,是文章第五段中心句“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的引例。教参仅凭此一小部分且只能起到引例作用的内容就断定“思乡怀人”的主旨,未免有以偏概全的错误。

文章“劝勉”之意体现在对人生境界的三重追求之上,即“眼泪”的三重含义。

人生境界之一,追求亲情的传递与永恒,即眼泪的基本含义——亲情的象征。文章引用的冰心的“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雖然良心成了喻体,但却是文章要说的真正目的。至于文中所引用的自己对儿子、母亲对自己的具体事例,则更是印证了眼泪作为亲情象征的含义,当然,这只是基本的含义,只要是人,都曾有过以泪表达亲情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验。此乃人之常情,因此文章并未花太多笔墨去体现。

人生境界之二,追求生命奋斗的永不停息,即眼泪的深层含义——生命奋斗历程的象征。文章直言“我还是最爱阿拉伯诗人所编的故事”——沙砾变珍珠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不仅因为诗句本身的美,更因为故事蕴涵了人生深刻的哲理。牡蛎体内的沙子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为了排除这痛苦,牡蛎“努力”分泌液体,忍受巨痛,忍受岁月长久的考验。其实,这沙子不正是人生命过程中的困难、挫折、打击的绝妙象征么?牡蛎长时间的忍耐换来的是一粒圆润的珍珠,这不正是人们经过努力奋斗之后迎来灿烂美好的明天的绝妙象征么?其实,作者琦君本人又何尝不是在艰苦的奋斗历程中变成了“一粒圆润的珍珠”?

人生的最高境界,追求为芸芸众生担负苦痛,即眼泪的最终含义——感恩的心。文章为了表明这层含义,迂回曲折,以“忧患”贯穿始终。开篇虽说“未能体会什么是忧患”,却起到了设置悬念、埋下伏笔的效果。杜甫诗歌“尤高”的“境界”,正是源于杜老对社会的关注、对百姓生离死别的无限痛惜。杜老横流的老泪不正是“为芸芸众生而流”的么?“境界尤高”四字,既是老师对杜甫诗歌的评价,更是作者对杜老人生境界的肯定与褒扬。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又必须“备尝忧患”,这里的“忧患”,自然不再是一己之忧患了。文章为了最终确立追求此种境界的主题,在结尾部分,选取了中外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形象——观音与耶稣,一个“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与罪孽”,一个“为背负人间的罪恶”,佛的境界是“慈悲”,耶稣的境界是为众生“滴血而死”。眼泪的最高境界,是“最最纯洁真挚”的境界,是“满怀感恩的心”,此时的“感恩”,自然是感心怀天下众生者之恩。这样的人生境界,自然是超越了自我,指向了他人。一个不为一己、人人为他的人类社会,不就是我们理想中的最美好的明天么?

《泪珠与珍珠》正是以这样优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深刻的内涵,勉励我们不断追求人生更高的境界,构建一个温馨的世界。

《泪珠与珍珠》:一首绝妙的劝勉诗!

(作者单位:赣县中学)

猜你喜欢
忧患思乡珍珠
Never give up 永不言弃
静夜思乡情意浓
思乡
画里有话
哲理漫画
“种”珍珠真神奇
本期主题:思乡
雨珍珠
不断地向上仰望
取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