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

2010-07-21 02:05英子
绿色中国 2010年6期
关键词:姨夫护工小姨

英子

早晨上海的小姨打来了两个电话,这让我一天都觉得心里有什么事堵着。第一个电话是询问我寄去的快递是否是两件,怎么只拿到了一件呢?第二个电话是五分钟后打来的,说第二件也收到了,是帮她去拿的人忘拿了。电话里小姨的语言是这么的谦卑,一个劲地说“麻烦你了”“对不起啊”。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寄给小姨的东西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儿,都是家里不要的、多余的东西,或是穿旧的衣服,或是没人爱吃的食物。有一次无意跟小姨说起的,小姨说以后别扔了,给她吧。

小姨是我母亲唯一的妹妹,因为是同母异父的关系,所以年龄相差很大,倒是和我比较接近。父亲经常提起,我出生的时候,小姨还坐在我父亲自行车的前横梁上来看我。小姨是个苦命的孩子,和我的母亲一样也是年幼丧父,而那时我的母亲正是少女叛逆期,在世俗的教育下和她成了敌对者,私下里经常欺负她。直到我母亲嫁了人,小姨也长大了,姐妹俩才有了感情,年岁逐增,感情也越来越浓了。小姨没有什么文化,小学没读几年就辍学了。闲暇时,就在地里挖野菜换钱。当时是叫挖野菜,我估计挖的是中药材吧。母亲已经结婚了,生活拮据得很,时常会问小姨借钱,小姨总是豪爽地借给她,好像也有点拍大姐马屁的意思。但是小姨总会留下一两毛钱,抱着年幼的我去代销店买糖吃。小姨经常是舔一下以后,就把所有的糖全部给我了。过些日子,小姨会向我母亲要借的钱,母亲总是说过两天还吧。直到现在,彼此都忘了这份债了,有时只是拿来作为一个笑料罢了,但这区区的几毛钱却成了她俩一生的情债。

那时我人小,仗着外婆的宠爱,也时常欺负小姨,每每她不满足我无理要求的时候,我就放声大哭,去外婆那里告状。而外婆则不分青红皂白,拿着笤帚打小姨。有一次,因为小姨生病了,外婆蒸了蛋羹让我和小姨一起吃,年幼的我认为小姨抢我的蛋羹,就赌气回家去。小姨拉我回来,我就是不听,小姨一路上就跟在我身后,走了很远。天黑了,我因为害怕答应跟她回去。小姨高兴极了,回到外婆家就一个人猫在灶台后生火给我重新蒸蛋羹。柴火在炉膛里噼啪作响,在灶火的映衬下小姨更显瘦弱,那个场景至今仍深深地烙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小姨陪伴着我长大,我觉得她就是我的守护神。当有一天她嫁人的时候,我是那么的痛恨娶她的男人。那一段我看到那个男人就躲,也不喊他“小姨夫”,一直到现在。时间久了就不好意思再去喊他了,每次见到他,就是“喂”,幸好小姨夫也不在意,而小姨还说“你这么没出息,难怪人家都不叫你”。真没想到我的无礼非但没有遭到指责,还给姨夫带来了骂名。小姨就是这么毫无原则地惯着我。

小姨结了婚生了孩子,该是过享受的日子了。我们老家都是这样,丈夫在外面打工,妻子在家带带孩子,伺候伺候公婆。所以村子里打牌成风,女人们在孩子上学后就开始拎着个小包去找牌局,因为对生活要求不高,所以是很闲适的。小姨也喜欢打牌,但是她还是决定跟随丈夫外出打工,因为她的愿望是给儿子造个三层楼房娶媳妇。她认为自己的丈夫能挣钱却不太會攒钱,她必须跟在他身边,儿子就丢给了我的外婆。农村人不太注重教育,儿子不久也辍学到了上海。小姨去了上海,给人做保姆,雇主是医院的护士长,看上了她的勤恳,推荐她去她的医院当护工。从此小姨也有了工作,有了工资卡,甚至还有了养老保险。这一份让很多人不屑的工作,小姨干起来却觉得很自豪,但是面对我时,还是觉得有些难为情。有一回我和单位同事去上海出差,她悄悄把我拉到一边,说不要告诉我的同事她是个护工。可是我不觉得这有什么丢人的,多好啊,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村姑娘,不怕苦不怕脏,靠着辛勤的双手给自己创造了新的生活,甚者,还给多少生命垂危的病人带来了舒适和便利呢。我在为她高兴的时候,也想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只要你肯吃苦,机遇一定会眷顾你。小姨在上海站稳了脚,很满足,她非常珍惜这个工作,过年也不经常回家,她说跟人调班不好,给人添麻烦,再说过年会有三倍的工资呢。

直到有一天我才知道小姨的辛苦,才知道护工的真正含义。

我先生的三姐摔坏了腿住院了,我们去看她。她也请了个护工,是个40岁左右的大婶,看见她,我莫名的亲切,仿佛看到了小姨。我们探病的那几分钟,病房里到处是忙碌的护工,倒屎倒尿、帮病人翻身、按摩、喂水喂饭,一刻也不得闲。突然传来大声的呵斥声,旁边病床的家属正指着护工破口大骂,指责她刚才走路声音太大吵醒了他母亲。护工默默地听着,低着头一言不发。我的心碎了一般,亲亲的小姨啊,你是否也受过这样的委屈呢?善良的小姨啊,每天面对那一张张哭丧的脸和被病魔折磨不堪的身体,这么多年你是怎样过来的呢?

如今小姨的愿望早不是给儿子娶媳妇的三层楼了,儿子学习不好,但遗传了父亲的巧手,被一家英资公司的老总看上,带到昆山,主管公司的技术部门,并且在昆山买了一套90平米的商品房。小姨的生活好了,但是依然节俭,在上海这么多年,竟然没有去过城隍庙,也不会坐地铁这一类的比较昂贵的交通工具。唯有一次因为我出差辗转到上海,只能在上海火车站逗留半个小时,小姨为了见我,是打车来的,途中还晕了车,她说自己真是不能享福的命,我想应该是太着急见我的缘故吧。小姨的节俭真的是只对自己,每回去老家看外婆,总是连牙膏、洗洁精这类的都买好了给外婆储存着,说省的老人家上街了。老家离上海很近,小姨也经常接外婆过去,当外婆提出要回家时,小姨总是伤心得一塌糊涂,她没有太多的言语表达,只是默默地哭着。外婆说小姨伺候病人太辛苦了,不想拖累她,但是小姨总是说“妈,你一直都看不起我,实际上我和大姐一样可以养着你的。”外婆就骂她,说“这么多年我一直都是一视同仁的”。外婆说的是实话,但是小姨总是认为在这个家中,她是最卑微的,她渴望着和母亲的亲近,以换得心里的安慰。

在小姨看来我是有文化的人,又在北京城里做“干部”,那是何等荣耀的事啊!在她眼里,我是最有本事的人,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其实她哪里知道在北京生活的艰辛啊!但是我也把所有的伤痛都压在了心底,我告诉小姨,我一切都很好,我不希望她失望,我愿意她的心里永远有一份遥不可及的美好。我的小姨啊,你不知我心底有多爱你,我一直记得你和我一起长大的岁月,你永远是我最好的小姨!

猜你喜欢
姨夫护工小姨
小姨来我家
四川地区护工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坐姨夫新车的感觉真不爽
我的“作家”姨夫
唯一的愿望和唯一的埋怨
姨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