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异步教学——基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0-07-24 08:24史献计
物理教师 2010年4期
关键词:圆形小球加速度

史献计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江苏南京 210048)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有不均衡现象.”这说明人存在个性差异现象.那么,如何对“差异化”的学生实施物理教学来实现全面发展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的课程目标呢?如何让物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在物理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大众物理观呢?分层异步教学对解决这些问题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1 分层异步教学的界定

从操作层面上讲,分层异步教学分为分层与异步两步操作手段.

分层是指在课堂中实行与各层次学生的可能性相适应的、着眼于促进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的教学策略.分层次教学主要包括: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测评、反馈矫正与分层提高等步骤和内容.异步是指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学习产生的差异性而选择多样化教学方法,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成功的机会,使获得相应的发展权利.例如,甲学生对加速度的理解已经达到熟练的程度,而乙学生对加速度定义还不太理解时,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针对这两类学生采用不同的问题来对待,将“运用”级问题去考察甲、用“识记”类问题来考察乙,使两类学生在不同级别分别达标,然后再根据教学需要,强化乙的学习过程,使其逐步达标.或者说,使乙的达标过程与甲达标过程存在时间与空间差异,即所谓异步.

分层异步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发展层次,通过对学生的分析和分层,将具体教学内容、能力要求设计差异性教学的“切入点”作为不同类型学生的教学突破点.切入点是按照难易将其分成“基础性知识”、“综合性知识”、“扩充性知识”和“挑战性知识”等,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组成学习梯队实施异步达标的“导优补差”策略,以“保底不封顶”的目标策略设计发掘不同类型的学生学习优势,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2 分层异步教学的实践

由上述分析可知,分层异步教学是指针对不同学习水平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创设不同教学情境,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然后依据测评反馈,通过矫正措施使不同层次学生分类达标.下面通过实践操作谈分层异步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2.1 分析学情,划分层次

首先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物理学习能力、物理学习成绩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是授受能力不强、物理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通常物理基础比较薄弱,将这部分学生定位于基础达标层次,即通过教学使这部分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最低要求层面.B层次是智力水平一般、具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将这部学生定位于能力提高层次,即通过教学使这部分学生物理能力得到应有的提高.C层次是智力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的上进心、物理基础扎实、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将这部分学生定位于能力发展层次,即通过教学使这部分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与物理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在班级中的比例大体可划分为2∶5∶3.但是,要根据具体班级学生的组成情况做一些调整.其次,A、B、C三个层次的发展是动态变化的,即便是在同一节课堂上,教师也要根据教学的具体进程和学生课堂表现,采用积极的调整措施.再次,分层只能作为教师为了达标而采取的教学策略,不宜将之公布给学生,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即可.

2.2 分析教材,分层备课

分层异步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层次化的异步教学方式来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应有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异步化的需要将物理教学目标、内容、时间、步骤和教学方法分层,以求与不同层次学生的对应,形成异步化教学策略.备课时要分析物理教学内容,制订适宜的层次化教学目标.一般,笔者在备课时,要求A层次的学生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学会一些基本方法;B层次的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灵活运动知识解决问题;C层次的学生在B层次的基础的,增强思维能力、物理方法要求,发展良好的物理素质.

例如,“加速度”的教学目标层次分为:A层次要求“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B层次要求在A的基础的上“理解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方向的确定方法,会区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C层次要求在A、B层次的基础上“会用 v-t图像描述和求加速度,并能够理解瞬时加速度与平均加速度”.

2.3 面向全体,分层授课

课堂教学分层是实施分层异步教学、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强化目标意识,另一方面课堂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环节,主攻基本目标,又有兼顾优、后进生的环节,分击层次目标.即使是在共性指导阶段也要把握课堂提问的层次,让各类学生都能学有所得.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

例如,学习“电场强度”的过程中设计:①为什么要求引入电场强度概念;②如何定义电场强度,电场强度的单位;③电场强度是矢量还是标量,方向如何确定;④影响电场强度的因素是什么;⑤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与条件是什么;的区别与联系;⑦电场强度的叠加性;⑧电场强度的测量等几类问题,分别对A、B、C三个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如①②③④类的相关问题重点让A类学生来回答;⑤⑥类相关的问题重点由B类学生回答;⑦⑧类的相关问题重点由C类学生回答.教师根据提问分析,充分暴露出概念的形成过程,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掌握情况,适时调整课堂教学计划.这样做既可以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基本上搞清电场强度的概念,从而在“成功的体验”中,突破电场强度学习的难点.同时,对新知识的理解、应用和拓展等,都要照顾各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一些能力拓展问题,课堂上可以不讲,留给学生探索.同时,对新知识的理解、应用和拓展等,都要照顾各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

2.4 因人而异,分层练习

课堂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低层次设计补缺题,中等层次练习巩固题(全班学生都能完成的),高层次设计的深化题.课外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措施.一般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以供学生选择,各层次学生都要完成必做题,B层次学生可选做或几个学生一起研究完成选做题,C层次学生必须完成选做题.

例如,对于机械能、圆周运动的综合应用可以设计以下3个层次的练习供不同类型学生自主训练之用.

层次1.如图1所示,半径 R=2.0 m圆形轨道竖直放置,B为圆形轨道最低点.一个质量为m=1.0 kg的小球(视为质点),从轨道的左侧A点以v0=12.0 m/s的初速度沿轨道向右运动,A、B间距离 l=6.0 m.小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圆形轨道是光滑的.试求小球经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时,轨道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

图1

图2

层次 2.如图 2是一种过山车的简易模型,它由水平轨道和在竖直平面内的两个圆形轨道组成,B、C分别是两个圆形轨道的最低点,圆轨道半径分别为 R1=2.0 m、R2=1.4 m.一个质量为 m=1.0 kg的小球(视为质点),从轨道的左侧 A点以v0=12.0m/s的初速度沿轨道向右运动,A、B间距l1=6.0 m.小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圆形轨道是光滑的.假设水平轨道足够长,重力加速度取 g=10 m/s2,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试求:①小球在经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时,轨道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②如果小球恰能通过第2圆形轨道,B、C间距l2应是多少.

层次3.如图3是一种过山车的简易模型,它由水平轨道和在竖直平面内的3个圆形轨道组成,B、C、D分别是3个圆形轨道的最低点,B、C间距与C、D间距相等,半径R1=2.0 m、R2=1.4 m.一个质量为 m=1.0 kg的小球(视为质点),从轨道的左侧 A点以v0=12.0 m/s的初速度沿轨道向右运动,A、B间距l1=6.0 m.小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圆形轨道是光滑的.假设水平轨道足够长,圆形轨道间不相互重叠.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试求:①小球在经过第1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时,轨道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②如果小球恰能通过第2圆形轨道,B、C间距l2应是多少;③在满足②的条件下,如果要使小球不能脱离轨道,在第3个圆形轨道的设计中,半径 R3应满足的条件;小球最终停留点与起点 A的距离.

图3

上述3个层次的习题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在逐渐提升,对不同层次发展要求的学生选择不同层次的练习.一次实际操作过程中,选择层次1、2、3练习的学生比例分别为21.3%、50.2%、28.5%,对应的正确率分别为 89.5%、93.7%和82.6%.从中可以大体看出,学生的达标情况是良好的,针对个别学生需要进行强化训练.

2.5 内外兼顾,分层辅导

实践表明,课堂上抓以B层次学生为教学设计重点时,课堂氛围和达到的效果通常要比以A或C层次学生为主的好.因此,针对A层次的学生要通过课外的辅导工作进行异步达标.而对于C层次的学生要给予他们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拔外,主要通过帮助成立兴趣小组,组织参加各类竞赛,帮助学生搞好学习等,发挥他们的潜能优势,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发展他们的自学能力.

2.6 分层评价,异步达标

课堂评价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和心理特性进行.对A层次和心理比较脆弱的学生要鼓励,运用激发式的评价机制来促进其课堂情感向着优化学习过程方向发展,减少这部分学生的注意分散倾向.因为,课堂以B层次作为设计标准,所以这部分学生有时会感觉到存在一些学习困难,课堂上,教师要通过观察与提问等方式了解其学习动向,并运用评价机制促进其学习深化.对于C层次学生和心理要强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挫折感评价,让这部分学生在承受思维“打击”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而对B层次的学生评价策略则是以半批评半鼓励为主,让这部分学生获得成功的过程,又要让他们不断产生追求感.总之,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以适应学生学习状态与心理状态为基准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

3 分层异步教学的注意点

分层异步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或者说,是使每个学生达标方式、时间与顺序不同,而不是刻意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所以,分层异步教学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分层要适时.学生的分层是暂时的,也是动态的.教师要注意分析、观察,根据他们的思想动态、平时表现、学习能力的变化,除随时灵活调层外,一般在考查、评价的基础上,定期地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分析 2到3次,进行必要的层次调整.对进步明显的学生提高一个层次,对退步的学生,则提醒、鼓励、热情关心、帮助分析原因,树立信心.

(2)个别指导要及时.分层异步教学注重学生层次的界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自由空间不同,一些学生学习效率不高,一些学生可能抓不住重点,也有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无所适从,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个别指导.个别指导具有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是满足学生个别需要的重要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不仅能使优秀学生发挥他们学习的潜力,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后进生在学习上及时弥补已有的缺陷.在进行个别指导时,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具体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3)异步达标要准时.由于分层教学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学目标不同,但教师要注意的是要使每个学生都应达到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最基本要求.所以,异步达标在对学生定位准确的同时,不要拖延时间,异步是允许学生达标滞后一些,但不能无限期的拖延,要通过相关机制准时让不同类别的学生达标.

分层异步教学可以不断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可以促进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转化,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随着也在不断地提高.

1 Carol Ann T omlinson.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刘颂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 戴丽丽.分层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意义.高教论坛,2009(1).

3 林若如.分层教学不同目标的定位.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2).

猜你喜欢
圆形小球加速度
“鳖”不住了!从26元/斤飙至38元/斤,2022年甲鱼能否再跑出“加速度”?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小球进洞了
小球别跑
小球别跑
天际加速度
创新,动能转换的“加速度”
死亡加速度
为什么窨井盖大多都是圆形的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