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学习习惯调查及思考

2010-07-24 06:33李雪来
河北职业教育 2010年5期
关键词:记笔记学困生习惯

李雪来

(浏阳市乌龙中学,湖南 浏阳 410323)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孩子所储存的资本,会不断增值,而人的一生就在享受着他的利息。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都是从学生成长而来。学生是否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比其书面考试成绩更重要。但学生习惯的培养,没有现成的教学内容和检测手段,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本文从调查入手,揭示农村孩子的学习习惯现状及特征,为老师教学和研究人员研究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问卷调查收集有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力求揭示农村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及特征,通过就读年级的差异与学习习惯的关系,力求探讨学习习惯深层次的原因。

1.调查问卷的设计:共设计了18个问题,1、2题调查学生学习态度;3题调查偏科程度;4-7题了解学习方法;8-12了解学生听说读写习惯;13-16了解学生动手与创新状态;17、18了解学生交流合作的习惯。

2.调查对象:浏阳市乌龙中学七年级和九年级全体学生。共发下问卷245份,回收有效问卷243份。其中九年级109份,占44.9%,七年级134份,占55.1%。

3.有关数据处理说明:对全体及就读年级进行了统计,算出所占百分比,进行对比分析。

二、数据分析

将所有调查学生在就读年级上分九年级和七年级两个组,对18个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一)学习动力

表1 对待学习的态度

表1,学生的学习态度并不积极,主动学习的只占44.4%,而学习动机不能持久的占54.3%。九年级与七年级学习态度对比显著,这说明随着年龄增大,厌学情绪在增加。

表2 学习任务的完成

表2,学困生较多,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达10.7%,说明老师或教材的要求高于学生的水平或学生的基础较差。七年级自己规定任务并完成的比九年级的比例高。

(二)学习状态

调查数据显示:各科都差的占7.0%,各科极不平衡的占13.2%,说明学困生的面比较大。不同年级对比,九年级不平衡的多,学困生多。

(三)学习方法

1.预习习惯。能主动预习第二天新课内容的比例并不高,还不到一半的人数。课前不预习,导致第二天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效果不好,这是学生学习一个致命的缺点。学生学习情绪化现象严重,只预习喜欢科目的比例相当高,这也说明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调查中也有令人高兴的一面。学生在预习时,能认真研读、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并标记不懂问题的占58.0%,说明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正确的预习方法。从分析中也可看出,七年级比九年级会预习,可能与九年级学习任务重、时间紧有关。

2.关于上课记笔记、如何处理作业与课后复习的关系及错题处理。初中生并不都会记笔记,能记下关键、会在书上“圈点勾画”的只占80.7%,还有近20%不能正确记笔记。其中,九年级比七年级会记。不会记笔记,对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如何处理复习与做作业的关系,正确的方法是先复习梳理再做作业。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还不到1/3。将近2/3的学生习惯先完成作业再复习。也有10.7%的人干脆不复习。这些数据说明,学生要么没有掌握复习的方法,要么把完成任务看得比学习效果重。

学生对错题的处理还是比较重视的,置之不理的只占2.9%。但有自己的错题集比例的并不高。对错题经常进行整理、归类、分析是提高学习成绩与效率的一个好方法。

(四)听说读写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听说读写是学生不可或缺的能力。实际的情况是,学生在课堂上能掌握要点并在内心作分析评价的只占到55.6%,某些科目听不懂的所占比例较高,喜欢上课的比例不高,这说明学生听的能力不够高,习惯不太好,这是教育的失败。因为听既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与人交往的重要方式。

上课喜欢发表自己意见的,七年级明显高于九年级。说明在我们的教育下,学生越来越没有自己的想法。

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很高,不喜欢读课外书的人比例不高,只有3.3%,说明学校的读书活动开展得比较好,也说明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学生还是喜欢读书的。其次,把学生喜欢读的书粗略分为三类,文学多于科学,科学多于伟人。

通过调查发现,写并没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九年级每天都写的仅为1.8%,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现象,说明学生作业负担重,没有自主性。

(五)动手、应用与创新

表3 老师和书本传授的知识

表3,学生的质疑精神不强,没有钻劲。年级差异明显,九年级选项2明显高于七年级,选项4明显低于七年级,说明学生越来越没有创新性。

表4 动手实验与操作

表4,动手操作是一种重要能力,既锻炼了脑和手,又能帮助理解,使知识记忆深刻,还能培养观察、搜集整理信息、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整体较好,但九年级不喜欢动手的比七年级多很多,这对学生发展不利。

(六)合作与交流

表5 与同学的合作学习

表6 与老师的交流

同学之间的良好合作,学生学会适应老师,这两方面对学习很有帮助,也为今后的适应社会打下好的基础。表5说明同学间的合作还要加强。表6说明还要引导学生适应不同个性不同教学风格的老师。

三、调查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以下几点值得肯定:(1)大部分学生学习主动,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2)各学科发展较平衡;(3)基本上养成了课前预习、上课记笔记、课后复习的习惯;(4)能较好地做到与同学合作学习、与老师交流。

但学习习惯中也存在下列问题:(1)相当一部分同学(约1/3)处在待转化状态,即从亚学习状态向优学习状态转化。调查中发现,还有数量不少的同学(约占1/3)处于亚学习状态,如兴趣不大,方法不够科学,良好学习行为不经常坚持等。(2)相当一部分同学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增强。(3)两个年级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平衡,基本呈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

针对调查中出现的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充分认识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这句话用最朴素的语言,揭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2.加强理想教育。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程门立雪”无不说明了理想信念是读好书的最大动力。周总理的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既是他自己的生动写照,也激励了无数后来人的发愤图强。现今学生由于生活条件优越,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生活,脑子里很少有理想信念。进入学校后,老师着重于知识的教学,看重的是成绩,理想信念教育缺乏,即使有也很空洞。学校和老师要多从家乡与国家建设的巨大成绩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要引导学生多读一些伟人的传记而不要盲目追星,与伟人的心灵交流往往使人的心灵受到震撼。只有树立远大理想,学习上才会有持久的动力。

3.改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第一,老师要尽力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教法要适应学生,适应学生的教法就是最好的方法。第二,要因材施教。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困生是逐步积累形成的,学生的激情、兴趣、创意也是逐渐减少的。如果每个阶段都做到了因材施教,不把问题遗留下来,就不会形成学困生而激情与兴趣也会逐渐增加,思维也会越来越活跃。

4.加强学法指导,进一步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从调查中看出,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有的是有要求没落实,有的是学生根本不知道怎么做。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行为方式。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学法指导,进一步抓好落实,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王云霞,张海钟,龙红芝.关于西北农村初中生学习习惯与应试技能的调查研究报告[J] 甘肃高师学报,2000,5(4):98-100.

[2] 杨天荣.良好习惯之管见——试论中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性[J].甘肃科技,2008,22(10)187-188.

猜你喜欢
记笔记学困生习惯
上课好习惯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Exercise-induced anaphylaxis with an Ayurvedic drug as cofactor:A case report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高中化学学生课堂笔记特点及其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