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地区1999~2008年新发现的108例麻风病患者情况分析

2010-07-27 17:03王亚西王宏勇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麻风病麻风传染

王亚西,王宏勇,杨 娟

(贵州省铜仁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铜仁 554300)

铜仁地区是麻风病的低流行地区,以县为单位先后通过了省级基本消灭麻风病的达标考核验收,确认均达到部颁基本消灭麻风病指标。为了掌握在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病的流行特征,找出麻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定工作重点,为今后制订麻风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将铜仁地区1999~2008年新发麻风病患者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9~2008年全区10个县(市、特区)上报的麻风年报表及疫情监测资料等。人口资料来源于铜仁地区统计局。

1.2 方法

对各县上报的年报疫情资料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麻风流行病学指标按《麻风病防治手册》[1]。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及地区分布

铜仁地区8县1市1特区历史上均有麻风病的流行,1949~2008年底累计发现麻风病患者1344例,近10年来患病率每年均控制在0.01‰以下,发现率在0.5/10万以下,2008年此病患者34例,新发现患者11例,患病率为0.008‰,发现率为0.27/10万。108例新发现患者中的62.96%分布在自然条件差、边远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和人口较多的县(松桃县19例,沿河县19例,德江县18例,思南县12例),其余病例散在分布于6县、市及特区。

2.2 性别、年龄、职业与民族

108例新病患者中男85例(78.7%)、女23例(21.3%),男女之比为3.69∶1。确诊时年龄13~83岁,其中儿童(15岁以下)3例,占 2.78%;15岁以上 105例,占 97.22%,平均年龄37.6岁。见表1。职业以农民为主,共97例(89.81%),其余11例中学生 5例(4.63%),个体3例(2.78%),干部2例(1.86%),无业1例(0.92%)。民族以少数民族为主,共82例(75.93%),汉族 26例(24.07%)。

2.3 型别与畸残

多菌型(MB)81 例(75.0%),少菌型(PB)27 例(25.0%),多菌型与少菌型之比为3∶1,MB型比为75.0%,近10来型比呈稳中有升的趋势。Ⅱ级畸残共24例,平均畸残率为22.22%,畸残率波动较大,最高年份达50%。见表1。

2.4 病期及确诊时查菌

发病至发现病期介于3个月~23年,平均4.05年,2年内31例(28.7%),2年及以上77例(71.3%)。确诊时查菌阳性63例(58.33%),阴性 28 例(25.93%),未查 17 例(15.74%)。 见表 1。

2.5 传染来源及发现方式

108例新发现患者中,家内传染发病36例(33.33%),家外传染发病32例(29.63%),传染来源不明发病40例(37.04%)。在发现方式中以被动发现(自报,门诊)为主78例(72.22%),门诊居第1位(55.56%);其次是主动随访调查发现(线索、家属、疫点、团检)30 例(27.78%)。 见表 2。

表1 铜仁地区1999~2008年新发现麻风病患者情况

3 讨论

近10年来,铜仁地区患病率均控制在0.01‰以下,发现率在0.5/10万以下,在新发现麻风病患者108例中,儿童比例很少,仅占2.78%,且近8年没有儿童患者,比例为75.0%,呈稳中有升的趋势,男女之比为3.69∶1,农民占89.81%,新发现患者的流行病学指标符合低流行特征,疫情呈下降趋势,保持基本消灭状态,防治成果稳固。

表2 铜仁地区1999~2008年新发现麻风病患者传染来源及发现方式

新患者的发现方式是以被动发现(门诊,自报)为主,占72.22%,其中门诊居第1位,是发现患者的主要途径。所以,应进一步加强皮肤科医生,尤其是县、乡两级医院门诊医生麻防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诊断水平和警觉性。注意线索调查及家属和疫点的随访调查。新患者中有17例(15.74%)未作查菌检查,这是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可能与疫情较低,重视程度下降,工作松懈有关。今后地区须加大对各县的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新发现患者畸残率是考核麻风发现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比率越高,表明病例的早期发现工作越差[1],铜仁地区近10年新发现患者畸残率为22.22%,比全省平均水平(23.6%)[2]略低,但波动较大,最高年份达50%,且发现的早期患者(病期2年内)31例,仅占28.7%,表明患者的早期发现工作力度不够。麻风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至今尚缺乏有效的一级预防措施,控制和消灭麻风病主要在于二级预防即发现患者和治疗患者。早期发现患者显得尤为重要,否则会使病情加重而延误治疗,导致畸残,且会在社会上扩大感染[3]。因此,今后全区的患者早期发现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

综上所述,铜仁地区麻风疫情呈下降趋势,保持基本消灭状态,防治成效显著,但几个偏远、贫困及少数民族自治县,是新发病例较集中的区域,全地区早期发现工作力度不够,畸残率较高。所以,防治工作力度丝毫不可放松。笔者认为,当前麻防治工作重点应为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麻防工作的领导和重视,加大麻防科普知识广泛宣传及对基层防治人员业务培训的力度,落实各项措施,早发现,早治疗,消除传染源,巩固防治成果,为最终消灭麻风病而继续努力。

[1]陈贤义,李文忠,陈家琨.麻风病防治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41-143.

[2]包夏,王颖,李进岚,等.贵州省1997~2006年新发现麻风病人情况调查分析[J].贵州医药,2008,32(8):743.

[3]靳征,宁涌,吴新生.四川省2001年新发现麻风病225例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3,19(3):220.

猜你喜欢
麻风病麻风传染
Our Mood Can Affect Others
关注麻风,消除歧视, 共同走向文明进步
听说,笑容是会“传染”的
国际麻风节
传染
一类具有非线性传染率的SVEIR模型的定性分析
麻风病医生肖卿福:忘己爱苍生
麻风病低流行状态下的流行特征与防治对策
贵阳市边远农村村民麻风健康知识调查与干预
甘肃省麻风受累者麻风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