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性高脂血症中西医结合调脂治疗探讨

2010-08-03 09:07李皓如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0期
关键词:辛伐他汀高脂血症类药物

李皓如

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效果肯定,能明显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下降30%,但对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如代谢综合征或糖尿病等)仅通过他汀类降脂药物不能达到全面调脂目的[1],近年来对中草药降脂的研究颇为广泛,其优点为成分天然,毒副作用较小,如果在安全剂量使用时,对血脂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2]。本文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观察其临床效果,探讨其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参数、疗效、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至2006年6月射阳县临海中心卫生院就诊的混合性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TC)>5.7mmol/L,LDL-C>3.6mmol/L,三酰甘油(TG)>1.7mmol/L[3]]患者140例,其中男72例,女68例,年龄27~73岁,平均(55.64±6.78)岁。排除下列情况:由药物(如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利尿剂等药物)引起的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甲状腺等内分泌疾病;明显肝胆疾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纯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70例,两组年龄、性别、血脂参数等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①对照组:每晚口服20mg辛伐他汀;②观察组:每晚口服辛伐他汀10mg,同时中药辅佐,药物组成为茯苓15g、半夏10g、陈皮8g、甘草10g、枳壳12g、太子参30g、白术15g、泽泻10g、山楂15g、郁金12g、丹参10g、何首乌10g。辨证加减:肝肾阴虚阳亢者,加决明子、菊花等;痰湿中阻者,加竹茹等。阳盛胃热者,加黄连等。痰瘀互阻者,加白芥子、桃仁、红花等。脾肾阳虚者加肉苁蓉、仙灵脾等。水煎200mL,2次/d,早晚服。均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①血脂参数的变化。②血脂疗效判定标准[2]:临床控制:治疗后血脂检测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何一项者:TC下降≥20%;TG下降≥40%;HDL-C上升≥0.26mmol/L。有效:治疗后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何一项者:TCT降10%~20%;TGT降20%~40%;HDL-C升高0.104~0.26mmol/L(4~10mg/dL);无效:治疗后血脂检测未达到以上标准者。③药物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损害、肌病症状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治疗前后血脂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 果

纯西药组治疗后TC、LDL-C均有显著性下降,TG、HDL-C变化不明显;中西医结合组TC、LDL-C、TG均有显著性下降,HDL-C升高;中西医结合组疗效高于纯西药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见表2。

3 讨 论

由于社会现代化、工作紧张、生活方式改变以及西方快餐“垃圾食品” 广泛渗入中国市场等多种原因,国人混合型高脂血症患病率也随之增加,血脂防治指南均认为除使LDL-C达标外,力争TG达标对防止心血管事件也至关重要[4],临床最常用的降脂药包括他汀类和贝特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对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有特异的竞争性抑制作用,从而有效抑制了内源性胆固醇的产生,明显降低LDL-C水平,加大他汀类药物的剂量,降低TG的疗效并不理想,不良反应则随剂量增加呈线性增高;联合他汀类药物或贝特类药物能有效地改善血脂异常,但安全性特别是横纹肌溶解的担忧又限制了其应用[5]。

中医无高脂血症的概念,其内容散见于“痰浊”、“肥人”、“中风”、“眩晕”及“消瘅”等病的记载中,根据其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当与“血淤症”、“胸痹”等有关[6],多认为饮食不节、过逸少劳为其外因、肝肾阴虚、肾精亏虚、肾阳衰弱为其内因,其病位在脾、肝、肾三脏、其本则在于脾气虚弱、脾失建运、分清泌浊功能失职,水谷精微化生障碍,所致湿浊之邪混入营血,周流全身。脾气虚弱、湿浊内蕴是贯穿于高脂血症的各个病变阶段的基本病机,其病机演变错综复杂,肝、脾、肾虚损,功能失调,或痰浊内生,郁而化热,或肝气郁结,疏泄不利、气血淤滞、阻于脉络、脉中湿浊与血搏结,而形成痰淤互阻之症,痰凝淤血是发展到中后期的病理产物,是发展至心脑血管疾病阶段的必然转归,故根据高脂血症病机发展过程,治疗当以益气健脾、化痰祛淤通络、滋肝补肾为法。本方中太子参补气健脾,茯苓、白术、泽泻、山楂,化湿健脾、消食化积而祛痰,半夏、陈皮、枳壳理气化痰,郁金、丹参活血化淤,何首乌滋肾养肝、益精血,诸药合用标本兼治、补泻兼施,临证辨证加减取得更好的疗效。同时针对每位患者的不同症状表现调整用药,做到辨证施治,不盲目用药,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TC、LDL-C、TG均有显著性下降,HDL-C升高,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辛伐他汀组;同时无明显毒副作用。

综上所述,本方得到了中医辩证理论、现代药理基础研究及临床疗效三方面的证实,是一种兼具调整血脂代谢、改善临床症状等多重作用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方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耐受性,且价格便宜,尤其对于年龄偏大,肝肾功能基础差,经济条件受限的患者,更是较好选择,值得临床使用。

[1] 程龙献,魏宇淼.积极降压与联合降脂治疗策略在高危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价值[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8,24(10):721-727.

[2] 王兰香,李镤武,天明,等.血脂异常的防治进展及循证医学的临床启示[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6):858-860.

[3] 张学智.血脂异常中医诊疗标准(初稿)[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8):716-719.

[4] Ganji SH,Kamanna VS,Kashyap ML.Niacin and cholesterol:role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J].J Nutr Biochem,2003,14(6):298-305.

[5] Rose JC,Grundy SM,Wateers PD,et a1.Intensivelipidlowering with atorvastat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disease[J].N Engl J Med,2004,352(24):1425-1435.

[6] 粱凤莲,徐红.高脂血症的中医药辨证论治[J].光明中医,2009,24(2):379-380.

猜你喜欢
辛伐他汀高脂血症类药物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影响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