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内山楂石X线分析(附18例报道)

2010-08-03 15:04周宝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0期
关键词:钡剂团块山楂

周宝林 陈 达

吉林省白城市医院放射线科(137000)

胃内山楂结石系植物性胃石的一种,山楂中含有大量果胶与鞣质,在胃酸作用下鞣质与蛋白质结合成鞣酸蛋白,后者与果胶及纤维素黏合在一起形成胃石。该病多以山楂上市秋冬季多见,每例患者有食用山楂及其制品史,这是流行病学上的特点。我们在多年工作中共发现食用山楂后造成胃内山楂石18例,为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水平和治疗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检查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18例患者中,男6例,女12例。年龄在19~55岁。吃山楂后1~2周出现症状,以胃区胀痛、恶心、反酸、阵发性呕吐为主要症状来就诊。

查体:体温、脉搏、心率、血压均正常,剑突下压痛、可触及活动性包块,边界清楚。

1.2 X线钡餐检查

食管检查正常,钡剂进入胃呈偏流或分流下行。胃内见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并可触及一个或多个包块,其轮廓较清,表面欠光滑,大者约8cm×10cm,小者约4.5cm×6cm,胃壁变软,蠕动弱,仰卧位及变换体位后包块活动度大,充盈缺损也随之移动,包块可由胃窦部或胃体部推移到胃底部形成胃内团块阴影,立位可自行漂浮于胃液面上,形成所谓“水上浮船”征象。

1.3 胃镜检查

18例中有11例经胃镜检查。胃内可见食团状块状物,用镜头触及“肿物”或转动体位时该“肿物”在胃内明显发生位移。钳取“肿物”边缘为暗紫色,放在固定液中其钳取物自然分解。团块物质软,镜头可插入团块物内,经腔镜医师耐心细致多次将镜头插入团块物内,使团块物被捣成多个小碎块,证实X线诊断。

2 讨 论

图1 胃内类圆形充盈缺损,边缘清楚

图2 女性患者胃内多发充盈缺损,位于胃底、胃体部,表面有钡剂附着

图3 与图1为同一患者胃内充盈缺损,形态可变,可移动

胃内山楂石是食用山楂后,山楂碎块在胃酸作用下,与胃黏液蛋白和食物中的纤维素等相结合形成稠厚的凝聚物,多个凝聚物逐渐相互凝集而成较大的胃石无法排出[1]。这些患者均因胃动力减弱,不能有效排空,使山楂等易致胃石的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以致在胃内与胃酸作用形成结石[2]。胃内山楂石可经X线钡透确诊,我们体会以气钡双重造影效果为佳,主要征象表现为:①胃腔内较大充盈缺损(4.5~8.0cm×6~10.0cm),呈类圆形,结石比重轻立位充盈像常浮于钡剂上层(图1)。②胃内钡剂排空后,结石表面有钡剂黏附呈条状或斑块状影,勾划出结石轮廓,活动度大(图2),结石表面缺乏细微结构,相对平滑。③结石尚有压缩性,压迫观察随压力变化,形态可有改变(图3)。这一点与其他胃内充盈缺损性病变表现不同,如胃癌、肉瘤等。④胃蠕动波减少。

胃内山楂石好发于胃的各个部位,大小不一,单发或多发,外形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不规则成蜂窝状,移动度大,胃蠕动、周围黏膜正常。X线检查的目的不仅在于发现病变,而应较准确地确定病变的数目与范围。因此,X线检查时,必须认真观察病变的位置、数目、大小、形态,病变表面的形态和病变的活动度,还应注意胃的功能,特别是胃蠕动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大体病理形态。

由于类似的大体形态可以是不同的疾病,因此为了正确地确定病变性质,结合临床情况,特别是与内窥镜的结合是不可缺少的,本文11例经胃镜检查证实X线诊断并通过镜头捣碎山楂石而起到治疗作用。

[1]郭世斌,仲小伟,冷晶.胃石的病因及内镜下治疗[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6):411-412.

[2]张永健,吕红,吉明柱,等.12例胃石患者临床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7,5(2):120-121.

猜你喜欢
钡剂团块山楂
生物质炭复合团块在高炉中的反应行为
红外暗云中分子气体团块的性质研究∗
La acerola: el fruto de un amor romántico
山楂花
一种钡剂灌肠筒的改进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金银花山楂汤 驱走伤风感冒
含铁尘泥自还原团块固结机理及强度劣化
2种钡剂灌肠方式在学龄前儿童便秘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小儿肠套叠钡剂灌肠整复临床分析
团块型腹腔结核的超声表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