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正确掌握乒乓球正手攻球击球点的实证研究

2010-08-03 08:17张祖沛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攻球来球弧线

张祖沛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湖北武汉 430050)

1 研究目的

目前世界乒乓球技术发展方向为:积极主动、特长突出、技术全面、没有明显漏洞以及“前三板”上手快、相持攻防转换快、战术应变快,且随着击球质量的提高,五大制胜因素“快、准、狠、变、转”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因此,正手攻球技术是乒乓球运动各项技术中必须要掌握的重要技术,是比赛得分的主要手段,正手攻球稳定性及准确性能力提高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基础和根本,而能否正确掌握正手攻球击球点是保证击球稳定性和成功率的关键技术。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乒乓球俱乐部2009级A班10人为实验班,B班10人为对照班。为避免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前存在着系统差异影响实验信度和效度,实验前对两班学生的基本技术和实战能力作了测试。结果表明:两班测试成绩无显著性差异(表1,表2)。

表1 学生基本技术比较

表2 比赛成绩比较

2.2 教学研究方法

2.2.1 教学实验安排

(1)教学实验项目设计:两班教学时间6周,每周2课时,两课时连上。两班教学内容均是乒乓球俱乐部授课计划内容:学习和掌握正手攻球技术动作。两班均采用“步骤教学法”(见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第一步:徒手练习。初步建立正手攻球徒手动作感知;第二步,当教师供球时,学生由基本站位开始撤步、转体,重心顺势过渡到后撤腿上,同时向右后上引拍,拍面稍后仰;第三步,球从供球方球拍击球到落到本方球台,应完成重心降低落位,并准备挥拍击球;第四步,当球从台面弹起瞬间,接球方应由右后上向左前上方挥拍击球,拍形前倾。(以右手持拍为例)。

(2)实验班在“步骤教学法”同时,强调击球点在上升初期和下降初期击球,而对照班不作具体强调(如下图1):

图1 落点弧线图

2.2.2 两种教学法成效测验

在完成规定的学时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按相同的标准和方法进行测验:正手连续攻球每人测试三次,取其最高一次。按实验班和对照班两大阵容随机抽签进行同号对抗赛,比赛采用11分,五局三胜制,共进行二轮。

3 结果与分析

3.1 结果

3.1.1 正手攻球技术稳定性及成功率比较

与实验前一样,实验结束后,固定一位技术好的学生或老师作为每位测试者的供球搭档,每位学生有三次测试机会,取其最高一次成绩作为其测验最终成绩。结果实验班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的成绩。可以认为,在来球上升初期和下降初期击球,攻球的稳定性和成功率最高(表3)。

表3 实验后两班攻球比较

3.1.2 实战能力比较

比赛结果:实验班与对照班二轮随机配对同号比赛总成绩为:14:6。结果显示:实验班均以比较明显的优势战胜对照班。可以认为,攻球击球点的把握与选择对提高学生乒乓球比赛实战能力有较好的效果(表4)。

表4 实验后两班二轮比赛成绩比较

3.2 分析

3.2.1 将乒乓球落台反弹后的弧线分为上升初期、上升后期、高点期、下降初期和下降后期等五个时期,实验班正手攻球击球点重点放在上升初期和下降初期,使击球点非常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攻球的击球点了解学生动作质量完成的情况,促进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反馈信息受到激励,使其学习能动性达到最大化。在生动直观的条件下,通过学生认真思考、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自主态度,将感知、思维与实践三环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3.2.2 对照班学生可以在来球任何时期击球,很多学生为了能较好地掌握合理的击球点,要花很多时间,也会产生较多错误感知:如他们普遍认为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更容易发力击球,其实在最高点击球很难借到对方来球的力量,并且来球的方向与挥拍的方向形成了一个近似90度的角,这样在击球时很容易打到拍边,容易失误。因此,对照班学生在学习攻球时,由于没有既定的目标,反而会使动作变形不利于练习者尽快建立动作的动力定型。

3.2.3 实验班的学生强调了在来球的上升初期和下降初期击球,更切合乒乓球弧线内在本质规律:按照抛物线角度大小可以概括为:小角度低急长弧线球和大角度高缓短弧线球。如果来球弧线很长,比较容易在上升初期击球,因为这样容易找到击球点,击球时出手方向向前,把线路打上;如果来球孤线比较高缓,在来球下降初期击球,有利于击球人调整。击球前身体位置,可以更好地借来球力量,与自身发力形成力量更强的合力。

1 苏丕仁.现代乒乓球运动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6)

2 张秋芬,杨改生.世界乒乓球运动优势转移规律研究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3)

3 张瑛秋.现代乒乓球训练方法 [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2)

猜你喜欢
攻球来球弧线
You're my eyes
基于上衣袖山吃势分配方法的研究
乒乓球拉球技巧及训练方法探讨
弧线齿面齿轮成形原理及3D成形
浅析主变压器消弧线圈的运行维护与故障处理
飞身阻挡
乒乓球正手攻球击球点如何掌握的几点浅见
浅谈青少年乒乓球正手攻球的教学方法
正手攻球技术理论实践之研究
对方来球旋转性质对拉弧圈球效果的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