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瑞木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2010-08-07 10:15李文勇顾宝元何树松李红
中国林副特产 2010年6期
关键词:插穗苗高插条

李文勇,顾宝元,何树松,李红

(1.沂水县林业局,山东 沂水 276400;2.沂水县院东头乡林业站;3.沂水县沙沟镇果茶站)

红瑞木(S wida alba Opiz)属山茱萸科。落叶灌木,花期5~7月,果期 8~10月,红瑞木喜光、稍耐阴、耐寒、耐旱,略喜湿润的土壤。产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江苏、江西等。红瑞木秋叶鲜红,小果洁白,落叶后枝干红艳如珊瑚,是少有的观茎植物,园林绿化效果突出,是春观花、夏观果、秋观叶、冬观枝的优良树种。扦插是红瑞木繁殖的主要方法,扦插繁殖,成本低,操作简便,但生根不稳定。一般而言,随着树龄的增大,发根困难,生根率低,有的插条苗因根系发育不好,而影响生长。为加快红瑞木扦插繁殖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红瑞木扦插成活率,降低育苗成本,扩大苗木市场需求,本实验着重研究了影响对红瑞木扦插生根的插条选择部位、处理液配置浓度及插条浸泡时间三个因素,通过三因素的重复对比试验,找出最适合红瑞木扦插生根的要素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地概况

试验地在山东省林科院苗圃,年平均气温11~14℃,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00天。积温一般在3800~4600℃,可以满足农作物一年二作的热量要求。光照时数年均2290~2890h,日照百分率为52%~65%。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300~600mm,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主要集中于6~8月份,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自然灾害常有发生,其中以旱、涝、风、雹对农林生产的影响最大。

1.2 实验材料

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2年生以上的优质壮苗做母株。选择采穗圃的当年生健壮枝条或当年生插条苗的苗干,以及幼年、壮年树上一年生萌生枝和根部的萌芽条作为实验材料。

1.3 实验方法

用萘乙酸(NAA)和生根粉(ABT2)配成的不同浓度的处理液分别对插条上、中、下三个部位的插穗进行不同时间的浸泡处理,即通过三因素,三水平,三重复的正交实验法,观察插穗的生根和成活,同时通过扦插没有经过处理液浸泡的插穗作为对照,得出相应结论并进行对照分析。

表1 扦插实验三因素三水平

表2 扦插实验对比分组情况

本次实验首先配置浓度为1000 mg/L的生长素NAA和ABT 2各1000m L,然后根据实验三个水平分别量取相应量剂,并根据实验三个因素、三次重复进行分组。情况如表1、表2所示。

根据插穗浸泡所需要的处理液浓度,从浓度为1000mg/L的两种母液中各取出一定量剂,添加蒸馏水配置成总量200m L的处理液(200m L方便插穗的浸泡处理)。操作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处理液分组配置情况

因第六组与第九组的母液取量总和超过200m L,需重新配置,从而得到浓度相同的处理液。

插条处理扦插后10天可出芽,20天可生根。为减少水分的损失保持空气湿度,需用遮荫网遮荫,每天浇水1~2次。红瑞木易患茎腐病,可在雨季前喷洒双效灵500倍液,每5~7天喷1次,共3次。如是留床苗,可在新芽萌发前喷洒波美0.4~0.5度的石硫合剂。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三因素、三水平、三重复红瑞木扦插对比实验,扦插28天后各组生根成活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不同处理对红瑞木扦插生根影响情况

2.1 生根量与苗高分析

通过表4可看出,第4组的平均苗高达到4.2cm,主根6条,平均长度3.8cm,侧根23条,苗高和生根数量为最高值,与对照组相比,扦插效果明显。第1组和第9组(处理液浓度分别为最低和最高值)苗高和扦插生根效果最差,而其他几组无论是苗高还是生根数量均不乐观。可得出结论,采用枝条下部作为插穗,在中等浓度的处理液中浸泡4h,扦插后苗长势最好。而采用两端浓度处理的中,上部插穗生根效果和苗木长势一般。

2.2 成活率分析

通过表4可看出,各组插穗成活率分别为 1组65%、2组83%、3组 78%、4组 92%、5组 75%、6组70%、7组70%、8组72%、9组 62%、对照组70%。其中第4组的成活率最高,具体可从三方面分析:

从插穗部位分析,上部插穗(1、5、9组)平均成活率为67.3%,中部插穗(2、6、7组)平均成活率为74.3%,下部插穗(3、4、8组)平均成活率为80.4%。不同部位的红瑞木插穗其成活率明显不同,下部插穗成活率大于中部插穗成活率都大于上部插穗成活率。

从处理液浓度分析,经低浓度处理液浸泡的插穗(1、2、3组)平均成活率为75.3%,经中浓度处理液浸泡的插穗(4、5、6组)平均成活率为79%,经高浓度处理液浸泡的插穗(7、8、9组)平均成活率为68%。过高或过低浓度的处理液浸泡的插穗成活率比中浓度处理液浸泡的插穗成活率都要低。同时,通过激素水平对插穗成活率方差分析,如表5、表 6所示,在方差分析字母标记表示结果表中,通过显著水平可确定:激素水平对插穗成活率影响较为显著(主要表现在第1、2、4、9组)。

表5 正交设计成活率方差分析

表6 字母标记表示结果

从插穗浸泡时间分析,浸泡2h的插穗(1、6、8组)平均成活率为69%,浸泡4h的插穗(2、4、9组)平均成活率为79%,浸泡8h处理的插穗(3、5、7组)平均成活率为74.3%。浸泡2h和8h的插穗其成活率明显低于浸泡4h的插穗。

3 结论

通过红瑞木扦插生根及成活情况,可得出以下结论:

①不同部位的红瑞木插穗其生根数量和成活率明显不同,下部插穗生根数量和成活率大于中部插穗大于上部插穗。因上部插穗营养贮存较少,不能提供插穗生根发育所必须的养分,所以生根少,成活率低,而下部插穗养分贮存丰富,能提供大量养分完成插穗生根发育过程,所以成活率较高。

②过高或过低浓度的处理液浸泡的插穗成活率比中浓度浸泡的插穗成活率都要低,所以插穗浸泡处理时,要选择浓度适宜的处理液以促进插穗生根发育提高成活率。同时,通过实验结果可推断出,处理液的浓度对扦插成活率影响较其它两个因素更为明显。

③插穗经处理液浸泡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利于插穗的生根发育,浸泡时间太短较处理前生根效果不明显,浸泡时间过长可能破坏插穗的细胞组织,从而降低生根成活率。

说明插穗经处理液浸泡处理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利于插穗的生根发育,只有适宜的浸泡时间,才能提高插穗成活率。

综上所述,红瑞木扦插时要选择插条下部作为插穗有利于插穗生根发育,并且能明显提高成活率。同时,要注意处理液浸泡插穗的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生长剂的浓度要合适。以上几重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扦插结果,至于处理液浓度及浸泡时间的最佳确值,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1]吴少华.园林花木繁育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2]黄勇.名贵花木繁育技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贾禾弟.谈谈果树绿枝扦插[J].山西果树,1984,(2):38-40.

[4]宇和.果树繁殖[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91-92.

[5]赵国林,雷文华,秦华同.ABT生根粉及磁化处理对果树嫩枝生根效应初探[J].甘肃农业科技,1994,(9):27-28.

[6]孙晓萍.观赏园艺[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

[7]周芳纯.竹林培育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8]周家骏.优良阔叶树种造林技术[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插穗苗高插条
葡萄硬枝冬季贮藏方法优化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一节教学设计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烤烟井窖式移栽不同苗高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河南省刺槐优良无性系引种筛选试验
米兰的扦插繁殖技术
香椿嫁接技术研究
木荷无性繁殖育苗技术实验研究
丽江桂花扦插繁殖试验
杨树扦插育苗实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