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

2010-08-08 08:05孙艳华吴荣珍
当代医学 2010年28期
关键词:软管进针外套

孙艳华 吴荣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9年7月~12月208例住院的老年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男性176例,女性32例,年龄在62~94岁之间,平均年龄81岁。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进组,每组104例,置管所用的材料是苏州BD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直型),24G。

1.2 穿刺方法 选择血管:2组病例均选取手背、前臂浅静脉静脉进行穿刺。

1.2.1 传统法穿刺组 将连接好的输液装置的头皮针置入肝素帽并排气,夹住滑动夹紧块,扎止血带,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转动针芯以松动外套管,将Y型软管座置于左侧,鳍状针座置于右侧,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捏住鳍状针座和软管座以30°角直刺静脉,见回血后继续进针2~3mm,左手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同时右手抽出针芯,观察液体点滴通畅,透明敷贴固定[1]。

1.2.2 改进法穿刺组 穿刺前准备同传统组,右手捏住鳍状针座和软管座以30°角直刺静脉,见回血后压低角度,继续进针2~3mm,然后用左手固定外套管软管座,右手退针芯2mm,左手再绷紧皮肤[1],右手拇指推动软管针座,连同针芯一起再继续进针,保留2~3mm套管在血管外,然后将针芯全部抽出,观察液体是否通畅,透明敷贴固定。

表1 两组患者效果比较

2 结果

两组患者效果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两种静脉留置方法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改进组比对传统组穿刺成功率高。

3 讨论

老年患者具有皮肤松弛,血管变硬、脆性大,弹性降低、管腔狭窄,血管不易固定等特点。

传统法穿刺采用边送管边抽出针芯的方法,此法操作时无法固定皮肤,导致送套时皮肤形成皱褶,血管弯曲导致无法顺利送管;改进法将针芯退出2~3mm后,左手固定皮肤和穿刺血管,右手推动软管座以针芯做支撑可顺利将导管送入血管内,可避免常规方法中的皮肤褶皱和血管弯曲,也可避免针芯刺破或损伤血管壁。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在临床工作中已经普及,减少了静脉穿刺次数,减轻了患者痛苦。方便了临床用药,尤其对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时用药,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同时也减轻了护理工作负荷和心理压力[2],有利于增进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及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静脉穿刺是护士的一项基本功,如何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永远是护理工作的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江燕.静脉留置套管针的不同穿刺方法与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J].淮海医药,2009,27(4):368-369.

[2]郑玉梅.老年患者两种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9,4(1):44-45.

猜你喜欢
软管进针外套
软管式液压隔膜泵的研发与应用
中班科学区游戏活动设计:软管传声筒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40°角进针和垂直进针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对比
膜下软管微喷应用技术
冬天的外套你选对了吗
深冬外套乘以二
辐照橡胶软管实现中国制造
穿对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