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化与宋代绘画美学简论

2010-08-15 00:42柯希仑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名作欣赏 2010年12期
关键词:心性理学美学

□柯希仑(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湖北黄冈 438000)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宋代到达了高峰状态,不管是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思想学术还是文学艺术,几乎每一个文化领域都闪耀着灿烂夺目的光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宋代文化,故史学家陈寅恪有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美学也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高峰。宋代绘画美学是宋代美学的一部分,所反映和体现的基本特征,以及对中国古代传统美学的发展与贡献,都是在宋代文化的孕育下的产物。

一、宋代文化与美学

宋代文化特质首先展现在完成了儒道释的融合,形成了具有民族本位的理学思想。儒道思想作为秦汉以后的主流文化思想,长期影响着中国古代先人的思想建构,再加上佛学东渐,在唐代逐渐本土化、民族化,形成禅学,构成了唐代儒道释三足鼎立的局面。同时,它们也逐渐趋向融合的形势。至宋代,在中国历史上彻底完成了三者的融合,形成完全意义上的理学思想。由儒家经学、道教和佛教相互融合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理学,或称“道学”,也被称为“新儒学”。理学作为一种新儒学,其探究的主题是人在自然天地间、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和使命,重视人“与天地参”的自主自觉性。它涉及到政治、教育、道德、宗教、史学、美学和艺术的方面的问题,对宋代乃至以后的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文化另一个突出的特征是社会群体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于科举制度的推行,门阀士族的衰落,出身于寒门、庶族的士大夫群体构成了社会政治生活的主体,使宋代社会的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从社会心理学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在社会中自我是作为“人”的身份出现的。作为社会的人的主体意识的构建,对于文化艺术来说,它会在艺术和审美中,在自我主观意识的认定和生命的彰显中,使得宋代的美学和绘画艺术逐渐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宋代美学与艺术就是诞生于宋代文化这样宏大的思想、文化背景下,形成了特有的审美方式与审美境界以及种种审美理论和观念。“崇尚理性、面对现实人生、追求平淡的艺术风格和自然性的人生境界是宋代美学的基本精神”。吴中杰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认为:

宋代美学,以其表现内容的丰富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占据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以伦理道德为核心而形成的外拓型的审美价值取向和以义理心性为核心而形成的内敛型的审美价值取向。宋代审美思潮正是以这两种审美价值取向为基本出发点而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这两种审美思潮贯穿了有宋一代的整个审美历程。

这是从整体特性上对宋代美学进行概括和把握。所谓外拓型的审美价值倾向,就是强调审美的功利主义原则,注重美学“经世致用”、“道充意得”的社会功能。而内敛型的审美价值取向,主要是指向内收敛的审美心态和审美趋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重意尚趣”、“尚理重意”的审美追求。它是建立在修身养性的人生态度上的,并通过人对个体的心性体验和自身感悟,于静观自得中实现自我的人格理想,达到超越天地的审美境界。

宋初,在美学上还没有形成宋代自身的性格。至庆历年间,宋代兴起一场思想革命——儒学复兴运动。这场儒学复兴运动涉及宇宙论、本体论、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多方面。因此,它直接影响到审美思潮的革新,形成了“经世致用”和“道充意得”的审美思潮。“经世致用”的审美思潮就是强调文学、诗词等文艺要为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服务,文以载道,以伦理道德和社会功利的角度看待文学和艺术。“道充意得”就是建立一种充实于内的心理体验和自觉完善的人格构成,以达到一种“纵横高下皆如意”的审美愉悦和精神自由。它是对自省内求的审美心态的发展和深化。

北宋中后期,美学主要表现为通过心性为本的理学美学。这时的美学思潮朝着内转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宋代内敛型的审美思想。审美的兴趣以外物激发起的主体情志逐渐转向主体内在心性的内省上。以“情”到“性”的转移,预示着审美的视角不再以追求客观外物的摹拟和激荡的情感喷涌为主要对象,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注重审美主体内在心性的反省与体悟。

至南宋,理学美学是美学的主要内容。它强调审美的道德自律,突出人与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伦理主体的伟大与崇高。理学美学以心性为乐,通过涵养主体心性,其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人与宇宙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也是理学美学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所要达成的最佳境界。

二、宋代绘画美学

宋人的“道充意得”、“经世致用”、“心性为本”、“尚意重趣”、追求诗意等审美要求,都是他们共同的审美意趣和正统的艺术追求,与宋代绘画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正因为有儒家:“道”的存在才使“道”的审美本体与审美表达方面没有产生矛盾,并且达到了审美的一致性。

首先,宋代绘画美学表现为“尚理重意”。宋代绘画美学是在宋代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总体上是向内收敛的审美的心态,“尚理”崇“道”,追求物态的“理趣”和“尚意重趣”。将审美主体的情感体悟渗化到审美物象中去,追求一种“意”的情态。

“尚理”是宋代美学的时代特性。也是审美思潮中向内收敛的审美心态的具体反映。不管是院画还是文人的“士人画”都是如此。苏轼《净因院画记》云:

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名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从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若常理之不当,则举废之矣。

这里苏轼反复强调一个“理”字。“常形”失去了,一般人都可看出。而“常理”是不容易被察知的,即使善画者也有失“常理”。失“常形”的画作,只被认为画中有瑕疵,“若常理之不当”,则画作全废。因此,“常理”在绘画中是何等重要。苏轼所谓“理”就是物理,物性,是出于自然的生命构造,及由此构造而来的自然的情态。他认为人禽、宫室、器用之外的山石竹木等对象的形状虽然千变万化,但其变化必有“理”,规律可循,是画家不能违背的。这与宋代理学家主张“格物穷理”的思想不谋而合。“严格地说,理学与美术并无直接的联系,宋代的理学家既不懂美术,也对美术缺少兴趣;而宋代的美术家,包括文人美术家,亦很少有遵循理学的哲理去进行创作的,但作为同一时代的意识形态,二者却含有深层次的同一指归。”

追求物理情态、自然规律是宋代绘画美学的共同特征。邓椿《画继》记载,宋徽宗建成龙德宫后,命画院画家作画于屏壁上。宋徽宗来视察画作,结果都不称意,惟独称赞壶中殿前柱廊拱眼斜枝月季花。因为,“月季鲜有能画者,盖四时朝暮花蕊叶皆不同。此作春时日中者,无毫发差,故厚赏之”。这也是宋人绘画审美思想中对“理”的一种解读。

其次,宋代绘画美学表现为追求诗境。追求物理情态达到“理”的层面,这只是绘画所达到的第一层次,绘画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表现一种“意”和“神”,这就是宋人在绘画审美上“尚意”,追求诗境。绘画发展到宋代,其功能和审美发生了系列的变化,由“成教化,助人伦”,转向“怡悦性情”、“快人意”,这是宋代审美由外向型向内敛型转化的结果,最终宋代绘画在审美境界上追求一种诗的意境。如《宣和画谱》云:“画虽小道,故有可观,其龙鱼之作,亦《诗》、《易》之相为表里者。”邓椿《画继》卷一记载徽宗时期,设立“画学”以后,常用古人诗句作考题进行“画学”的科举考试,如“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踏花归来马蹄香”、“乱山藏古寺”等等,这些表明宋徽宗是要求绘画要有一种诗的境界。宋徽宗在其《芙蓉锦鸡图》上题诗:“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诗情画意,相得益彰。绘画追求诗意是绘画发展的必然。正因绘画在功能上逐渐淡化其辅教功能,才能得宋代的绘画走向本位,使宋代的绘画美学精神发生变化,是内敛型的审美价值取向在绘画美学方面的体现。

自宋代始,文人以极大的热情参与绘画,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一,它使绘画向更深层面去挖掘,走向精神层面;其二,因为文人的政治地位、经济实力、文化素养等特殊身份,使得绘画的重心逐步转向文人,从而改变了绘画的发展方向。使得绘画逐渐成为文人士大夫“把玩”的活动。这些都与宋代特殊的文化特质和审美精神有密切的联系,也是在宋代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孕育的结果。

[1]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之考正〉序》.《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45.

[2]刘方.《宋型文化与宋代美学精神》[M].成都:巴蜀书社,2004,9.

[3]邹其昌.《中国美学与艺术学探微》[M].武汉:崇文书局,2002,13-35.

[4]吴中杰主编.《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第一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279.

猜你喜欢
心性理学美学
杨会勤
盘中的意式美学
传统接续与理学嬗变:明代洛阳“文人结社”浅探
礼学与理学
用道
2018—2019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外婆的美学
2017-2018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纯白美学
从于丹讲《论语》中得出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