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宾县史志鉴编修及其特点

2010-08-15 00:46孟宪宇
黑龙江史志 2010年24期
关键词:宾县县志史志

孟宪宇

︵宾县地方志办公室黑龙江宾县150400︶

简述宾县史志鉴编修及其特点

孟宪宇

︵宾县地方志办公室黑龙江宾县150400︶

自1880年(清·光绪六年)设宾州厅到2010年,宾县(州)人在这130年历史发展的长卷上,先后书写了反映地情、民俗,反映不同历史阶段宾县(州)各行各业发展兴衰起伏的历史与现状,反映了宾县(州)人英勇不屈,爱国、爱家乡的革命精神,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展现在宾县的史书、志书、年鉴上。史志鉴的编写相互吸收借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极大丰富了宾县的文化宝库。

一、年鉴编写及特点

(一)《宾州府政书》

宾县第一部史志鉴书籍为清末编写的《宾州府政书》。始纂于1909年,由宾州府知府李澍恩编纂,次年八月在吉林府知府任上辑完,约68万字,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历史的长河,几经沧桑,战火曾几度烧毁宾县的档案和文献,《宾州府政书》县内久已失传。1982年宾县史志办在黑龙江省档案馆复印一册存用。1984年初至8月,宾县史志办对《宾州府政书》进行校勘翻印,改竖排版为横排版,断句加标点,用简化汉字,由宾县印刷厂印刷1000册。全书分甲乙丙丁4编,即写真绘图编(著者照片2幅、宾州府全境地图等5幅)、公牍辑要编(吏治、宪政、民政、教育、度支、交通、司法、自治、实业)、风土调查编(总论、历史、气候、地理、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民政、赋税、财政、教育、旗务机关、外交、公共团体、军队、名教、慈善事业、宗教、礼俗、物产、实业、交通21章94节,并附照片26幅)、统计年报编(宪政、铨政、地理、户口、自治、教育、巡警、军队、度支、农工商、交通、外交、宗教、禁烟和犯罪习艺所15项的统计表207份)。书前序言有8篇,并有农工商部和东三省总督部堂锡的批文。《宾州府政书》的主要特点:一是宾州府地域第一部史志鉴书籍,也是东北地区较早的地方综合年鉴;二是年鉴体与志书体的结合,条目体与章节体并用;三是注重写真写实,记述的内容改革创新之处多;四是题书(序)的官员级别高,图文并茂印制精美等。

(二)《宾县概况》

伪滨江省宾县公署总务科编,1936年12月(伪康德三年)出版。全书分25章78节,16开,188页。即:县沿革、地积(位置、地势、面积)、风俗(民族、衣食住、家庭关系、娱乐趣味、仪式)、县公署组织(组织表、分科分股规划、各科单行章程、人员详细调查表、历任县长及参事官编表)及附属机关组织(各机关组织表、各种规划、职员表)、行政区划(系统及县图)、主要都市(概要、详图、调查表)、区村制度、户口(区村、居留外侨、满铁附属地内户口统计表)、财政(概要、地方税、国税)、金融(国立、庶民金融机关、通货)、警察治安(治安情势、警务局及警察队、保甲自卫团)、司法(概况、组织、监狱)、教育(概况、区别学校表、留学生、社会教育、教育会、宗教概况)、卫生(病院及其他设置、医师及药店、阿片等吸食概况)、交通(铁道、水运、航空状况,道路、机动车道路、通信,赴新京、省城的方法、县内旅行法)、农业(土质表、区别耕地面积详细表、家庭户数表、农产物种类及产额、租户状况、农业设施、地价表、农会、春耕贷款)、林业(森林面积、主要树种类、采伐状况、森林设施)、畜产业(家畜种类及数目、家畜产物、其它畜产物、车马调查)、工商业(概况、主要都市、调查表、组织、各种规则、贷款)、矿业(概况和一览表)、水产(概况和一览表)、度量衡、社会事业、其它在县各机关、结论(已往政绩和将来计划)等25章。大连市图书馆藏有原版本,1982、1984年宾县史志办先后复印2本存用。《宾县概况》的主要特点:汉字与日文混杂,记述细致,数据多。

(三)《宾县县政概况》

伪宾县公署审议室1942年(伪康德九年)编,哈尔滨兴亚洋行印刷部印,16开,70页。其要目:概况、行政、治安警察、产业经济、教育宗教、交通通讯土木、厚生、财政、国兵民籍和其他10部分。特点:与上《宾县概况》相比,内容少。

(四)《1992年宾县年鉴》(草稿)

宾县地方志办公室1993编,由于经费问题仅形成20万字的草稿。其篇目:特载、概况、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军事司法、人事劳动、民政居民生活、经济综合管理、农村经济、工业、电业交通邮电、建设环保、商贸业、金融保险、教育、文化、科技、卫生和计划生育等23个类目。其特点:仅是草稿,类目不全。

(五)《宾县统计年鉴》

县统计局于2004年起,每年编辑一部,采用国际标准开本,约280页,由湖北省浠水县图文印刷公司印刷,内部发行。到2010年已印刷出版6个年度的《宾县统计年鉴》。其结构篇目大体如下,前有某年宾县的一天(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支等)、某年宾县的主要经济指标及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彩页(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事业单位、部分科局和乡镇的简介和照片,一般38版)、编辑说明。中为统计数据,分行政区划、人口、自然资源及气象,综合,从业人员和职工工资,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贸易、财政、金融和保险,人民生活和物价指数,农林牧副渔业,工业、交通、邮电和电业,教育、文化、卫生及其它事业,乡镇主要经济指标10部分。后有附录,包括:统计指标解释,国家、省、市、县某年统计公报,某年宾县大事记等。其主要特点:系统收录了全县某年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其它重要历史年份的全县主要统计数据;是一部全面反映宾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是宾县最具权威性的国民经济综合资料工具书,是社会各界全面了解和掌握宾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重要参考资料,是党政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

(六)《2008~2009年宾县年鉴》

宾县地方志办公室2010年正在编写中,其结构篇目:前有彩页、大事记、特载和出版时各承编单位领导。中有县情概要、中国共产党宾县委员会、宾县人民代表大会、宾县人民政府、政协宾县委员会、人民武装、社会团体、法制、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居民生活、经济综合管理、开发区·旅游业、农村经济、工业·建筑业、电业·交通·邮电、建设·环保、商贸业、金融·保险、教育、科技、文化、卫生·计划生育和人物23个类目。后有国民经济统计资料选载和附录。其篇目主要特点:一是突出县情的地方特点,如设开发区·旅游业类目;二是目的设置多以专项工作或事业或部门为题;三是子目多以概况和具体工作业务为题。

二、地方志编修及其特点

(一)民国《宾县县志》

1925年宾县知事宋云桐拟修县志,适逢省令修志。成立县志局,委任刘春蕙为局长,聘任朱衣点为总纂,在县和区邀请协修、助理、编辑、采访员48人。历经张书翰、赵汝楳、德寿3任县长监修,于1929年完成,并形成印刷本。本志记述范围与断限,凡例第四条指出:“本志以县为范围,其舆地之属,于肃慎、挹娄各部者,略叙沿革,以明系统,它如政治一切沿革,除金上京路外,无郡邑可考。牵强附会无当事是,兹断自前清,下迄现在,亦孔子删书断自唐虞意也。”较翔实地记述了1880年(清·光绪六年)宾州厅建立至1928年(民国十七年)宾县的历史发展过程,是研究清末、民初东北地方史志的珍贵资料。本志分元亨利贞四卷,卷首载吉林省政府主席张作相、前署宾县知事宋云桐、张书翰,县长德寿和县志局长刘春蕙的序文5篇;宾县知事张书翰、县长德寿、县志局长刘春蕙、编者朱衣点、文牍黄仁秋的照片5幅;编修县志各员衔名(筹备监修4人,协修2人,助理2人,筹编1人,总纂1人,编辑2人,文牍1人,调卷1人,采访28人,绘图1人,注图1人,缮写及调卷1人,列表1人,校对2人);凡例(本志定例有曰纪、曰略、曰传、曰图、曰表;本志列目三十有三,系子目以百,都二十五万余言,分卷为四),目录,引言。元卷(1纪:设治纪;5略:天文、地理、交通、实业和物产略)。亨卷(12略:官职、建置、田赋、征榷、财政、货币、行政、司法、警政、军政和教育略)。利卷(14略:祀典略4个,褒扬、选举、自治、户口、风俗、五行、慈善、古迹、金石、艺文各1略;人物传:分烈女、贤范、孝行、文苑和逸贤5传)。贞卷图6(舆地图2,建置图4),各种统计表55份(气候、山、水、物产各1个,交通4个,实业4个,渔猎4个,财政3个,职官5个,军警9个,教育2个,人物7个,种族户口乡村8个,庙宇僧道1个,服务3个,林业1个)。本志采用“元亨利贞”为卷序,笔者不知其意。最近,进行百度搜索得知,来源于《易经》乾卦的卦辞,原文“乾,元亨利贞。”传统注释“元”为始或大,“亨”为通,“利”为顺利或利益,“贞”为正。在《易经》中“元亨,利贞”是占筮之辞,《左传》蘘公九年载:穆姜释随卦卦辞,读“元、亨、利、贞”,以元为仁,亨为礼,利为义,贞为正,称为“四德”,赋予道德规范的涵义。唐朝,孔颖达《周易正义》引《子夏传》说:“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认为乾卦“四德”意味着阳气始生万物,物生而通顺,能使万物和谐,并且坚固而得其终。宋朝,朱熹将“四德”解为元亨利贞之“理”,表现为万物从生长到成熟四个阶段:“物生为元,长为亨,成而未全为利,成熟为贞。”四阶段周而复始,被称为“贞下起元”,遂成为哲人用来表述事物从始到终发展阶段的术语。可见,本志编者采用“元亨利贞”四卷,为事物从始到终发展四个阶段之意。另外,元、亨、利、贞本为4个词,现在被许多人连作一词,是指人的运气很好,交了好运。由于战乱等原因,民国《宾县县志》县内已失传,1982年县志办由黑龙江省图书馆复印一部。2008年宾县档案局和宾县地方志办公室,为了抢救历史资料和丰富馆藏,满足人们了解宾县历史的愿望,经县政府批准再版民国《宾县县志》。经编修人员3个月的努力,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进行断句、加标点、改繁体字为简化字、改竖版为横排版,将原4个分册(卷)合为1册。采用16开纸,约32万字,由黑龙江省宾县华兴书刊印刷厂印刷2000册,内部发行。民国《宾县县志》的主要特点:一是总体设计上,采用“元亨利贞”为序的四卷本(4个分册);二是列33目(门),子目百余,采用旧志体,没有采用章节体;三是记载的重点是民国时期,资料翔实,内容较丰富。

(二)《宾县县志》(草稿)

1958年宾县县长房进禄组织人员编写《宾县县志》,向国庆十周年献礼。1962年完成县志分志7卷,因遇3年自然灾害,未经总纂和审查即停编。该志编写侧重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宾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编写时,受“大跃进”浮夸风影响,志稿部分数字有夸大之处。包括概述在内共7卷,即:概述(地理环境、人口与集镇、人物、政治经济概况)、政治、机构演变、工业、农业、财政贸易和文教卫生。现该志草稿收存于宾县地方志办公室。

(三)《宾县志》(1880~1985)

1981年宾县人民政府根据黑龙江省1979年12月文秘档案工作会议精神,成立宾县编修史志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抽调人员,开始县志编修工作。1986年初,县委党史办从县史志办分出,县史志办改为宾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下的办公室。1989年11月,县编委决定县史志办为常设机构,事业单位,改名为宾县地方志办公室,是县政府的一个办事机构,设专职副主任1人,编制3人,实有编辑人员9人。《宾县志》上限尽量追溯历史,下限到1985年。1880年(清·光绪六年)设置宾州厅以来,因火灾和战乱,档案材料几经焚毁,宾县档案馆几乎无一件可供编修县志所需的历史材料。因此,收集历史资料成为县志编写的重点和难点。到1985年,县志办的编辑人员到外地和县内走访调查、抄录复印口碑和文字资料约1 000万字,基本解决了县志编写缺少历史资料的难题。同时,县志办指导基层编写单位,经过2年时间,完成部门和专业志30余部,约280万字,为县志编写提供了可靠材料。1986年县志各责任编辑全面进行编写,1988年县志主编开始总纂,1989年完成县志稿送审,1991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本志约175万字,由黑龙江省宾县印刷厂印刷2000册。该志从志办人员组成,经过收集整理资料、指导基层编写部门和行业志、各责任编辑的编写、主编总纂,以及地区(松花江)、省(黑龙江)业务部门的指导和审核,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审定,出版社的最后审核出版,历经10年有余。

该志总体框架设计,志首有版权页、宾县行政区划图、宾县地势地貌图、宾州镇(县城)略图,中共宾县委书记(地方志编委会名誉主任)、宾县人民政府县长(地方志编委会主任)和县志主编作的序,以及凡例;中有综述、政事、农业、工业交通、财贸、文教卫生和社会7个部分,每部分包括若干篇章节;后有附录(地方文献简介、《宾县志》编修始末、出版时党政机关组织系统人名录、宾县部门志辑存、宾县地方志办公室人员和宾县志编辑人员照片、宾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和宾县地方志办公室人员组成等)。全志32篇117章453节。综述包括概述、大事记,自然地理和建置2篇。政事有党派·社会团体、政务、军事、公安·司法4篇。农业有农业、林业、水利、农机具、畜牧、多种经营、水产和乡镇企业8篇。工业交通有工业、能源、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和邮电5篇。财贸有商业、粮食、财政·税务·金融和工商管理·物价·计量4篇。文教卫生有教育、文化、卫生、科技和体育5篇。社会有人口、民政·劳动、宗教·风俗和人物4篇。其主要特点:一是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字数达175万字,是省内县级志书字数较多的;二是篇目设计7个部分是虚设,实为32编的中篇体;三是单设人口编,在党派·社会团体编中设重大政治运动章,这是省内县志少有的;四是文字流畅,文学色彩浓郁等。

(四)《宾县志》(1986~2005)

1999年初,启动本志的编纂工作,由4人担任编写工作。当时,上级业务部门要求志书的下限为2000年,到2005年绝大多数基层承编单位完成部门志或行业志的编写工作,形成约800万字的基层志稿。省志办要求志书下限延至2005年后,2006年4月,宾县再次启动修志工作,县志办聘用及在职编写人员共7人。到2010年初,形成了约170万字的县志初稿,现进入总纂阶段。

三、地方历史的编写

(一)《宾县农运总结》和《群众工作手册》

1946年6月30日,中共松江省委编并印发《宾县农运总结》。主要有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中共中央北满分局关于宾县农运第二次总结、工作报告(东北农村中阶级关系的特点、群众要求和发动群众的口号、各种斗争典型报告及经验和几个问题)。32开,约40页,宾县地方志办公室存原本1册。

1946年7月,东北书店印发《群众工作总结》。其主要内容: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处理日伪土地的指示、大胆放手发动群众、解决土地问题是深入群众运动的中心环节、发扬马斌(中共宾县委书记)式的群众工作、地方工作中的几个问题、宾县群众工作状况、宾县反奸清算斗争的经验、宾县分配敌伪土地的经验、宾县的减租工作、宾县领导群众工作的经验总结、农村雇工剥削关系和工农翻身大道理(宾县城厢区农工联合会)等。其编后:“近来各地组织了许多工作团深入下层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切切实地去为群众服务,建立东北巩固根据地,这是东北当前头等重要和最有意义的中心工作。我们为了供给下乡干部的需要,很匆促的编成这本群众工作手册(—),主要搜集了马斌同志几篇宾县的群众工作经验,以供在东北初作工作的同志随时参考与研究……”。该书32开,125页,宾县地志办存书1本。

(二)《宾县光辉四十年》(1949~1989)

1990年初,由宾县统计局组织编写,邀请县志办主编和编辑参加,任此书的副主编(执笔)和编辑。并协同组织特约撰稿人。11月由宾县印刷厂印刷500册,16开本,约45万字,内部发行,业经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90)黑新出图第三四六号备案。本书前有县委书记、县长、县人大主任、县政协主席、县委常务书记和常务副县长的题词;反映农工商和社会事业的彩色照片14版;反映主要农产品产量的示意图3版,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示意图3版,社会消费品零售量的示意图2版,以及宾县人民政府县长作的序;中有综述、专业(各行各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乡镇(简介及发展成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分综合、农业、工业、交通·邮电·电业、基本建设·物资消费、财政·贸易、金融·保险、劳动工资和文教·卫生·科技·广播事业9个部分);后有《宾县光辉四十年》编审委员会和编辑人员合影照片2幅。本书循着历史的足迹,准确反映了宾县四十年历史的总体面貌,忠实记载了宾县翻天覆地的历史进程,翔实介绍了宾县各项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对了解宾县的昨天,认识宾县的今天,展望宾县的明天,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书的遗憾之处是,出了一定力的县志办没有列入编者。

(三)《宾县人民革命斗争史》

2001年开始编写此书,中共宾县委党史研究室和县志办部分人员参加编写(此时党史研究室与县志办隶属县档案局)。2003年末完成送审稿,先后两次送中共哈尔滨市委党史研究室审稿。2004年6月,由宾县华英印刷厂印刷1000册,大32开本,约21万字,内部发行,有黑新出图内字A(2004)003号书号。本书时限从清末民初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书前有两版照片(即:中共中央北满分局旧址、松江省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旧址、农民分得土地、中共宾县特支活动地—玲珑山和虎头山战斗遗址等),宾县人民革命斗争史编纂委员会和中共宾县委书记作的序。书中有绪论和人民革命运动的兴起、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艰苦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中共中央北满分局在宾县、建党建政建立人民武装、剿匪斗争、开展土地改革、参军支前建设家园8章。书后有大事年表、参考的主要文献及资料、后记和版权页。本书的特点,如其绪论“本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的原则,采用编年体和记事本末体相结合的体例,以时间顺序为纵线,以重大事件为横面,记录了宾县从清末民初至新中国建立近半个世纪的人民革命斗争史。内容翔实,体例完备,史论结合,从通俗流畅而又严谨朴实的历史记述中,使人们吸取营养,引发思考,达到鉴古知今、资政育人的目的”。最近,中共宾县委党史办正在着手编写《中国共产党宾县历史》第二卷本,时限为1945年8月到1978年10月,县志办领导被列入编委会成员,并从县志办借阅大量历史资料。

另外,县政协文史办,在20世纪末组织出版了《宾县八十号特务》等两部文史专辑。

宾县地方历史的编写存在遗憾,到目前为止,没有形成一部全面、综合、完整的反映宾县130历史的史书。尽管上级业务部门部署了地方简史的编写任务,由于资金、人员等问题,至今未开展此项工作。这也是其他市(县级市)县存在的共性问题。

四、宾县史志鉴的特点

特点之一:年鉴的编写先于史志编写,《宾州府政书》(主体为年鉴体)编撰始于1909年,出版于1910年;最早的地方志书《宾县县志》编纂始于1925年,印刷于1929年;最早的地方综合史《宾县光辉四十年》,编写于1990年。

特点之二:史志鉴均为官办官修,志鉴多为地方行政机关及其所属部门组织编修出版;史多为中共组织机关及其所属部门编写。

特点之三:年鉴的篇目设置,与地方志的篇目设置相同、相近之处较多。

特点之四:史志鉴编修过程中的相互引用借鉴,互为资料突出。

特点之五:编修者,大都为宾县人或在宾县工作过,体现了当地人修当地志的特点。

特点之六:公开出版发行的少,内部发行的多,仅《宾州府政书》和《宾县志》(1880~1985年)公开出版发行。

猜你喜欢
宾县县志史志
红嘴蓝鹊
县志里的乡贤
省委史志研究室领导参加黑河市史志工作座谈会并调研指导基层史志工作
地方志书撰写之如何记述好“机构”
——仅针对“单摆浮搁”之撰写方式而言
缠访者入县志
县志
县级志书总纂琐谈
《宾县电业志》编后琐谈
首部《宾县志》部分“借代句”管窥
浅议《宾县百年风云》的谋篇布局与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