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南成为东北抗日联军重要游击根据地原因探究

2010-08-15 00:46闫成君吴丛军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4期
关键词:腰子龙山联军

闫成君 吴丛军

(1.中共桦南县委党史研究室 黑龙江 桦南 154300;2.中共桦南县委宣传部 黑龙江 桦南 154300)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后方,东北抗日联军14年艰苦斗争牵制了数十万日伪正规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那种同仇敌忾、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宁死不屈伟大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东北抗日联军共有11个军,人数最多时有3万多人,游击区扩大到70余个县,桦南是抗日联军主要活动区域。在整个抗战时期,东北抗日联军三、四、五、六、八、十一军在桦南境内活动,其中,第八军和第十一军在桦南建军。各军同日本关东军和伪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大小战斗达数百次,给日伪统治以沉重的打击。著名将领周宝忠、李兆麟、李延录、祁致中、谢文东、戴鸿滨、冯仲云、金正国等都曾在桦南地区参加并指挥抗日斗争。在斗争中,刘曙华、金根、于光世、柴阴轩、姜宝林、胡文权、崔振寰等一大批抗日烈士先后为反抗日本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此外,还有金区(金沙,今桦南县辖区)区委、龙区(土龙山,今桦南辖区)区委组建两个抗日游击连配合抗日联军部队,参加多次战斗,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抗日战争时期,桦南地区能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根据地、诞生地和主要活动区域,初浅分析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

一、党的影响和正确领导使桦南的抗日斗争有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桦南县的抗日斗争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1932年,中共汤原中心县委设立土龙山支部和八虎力朝鲜支部,领导桦南人民进行抗日斗争。1935年1月,明山队接受党的领导,改编为五双游击团,祁宝堂任团长。同月,东北抗联第三军司令赵尚志和政治部主任冯仲云向祁宝堂讲述革命道理,要致力于中化民族解放事业,建议将“宝堂”改为“致中”。根据吉东特委决定,将祁致中领导的“五双游击团”,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独立师”。1937年6月28日,北满临时省委决定,将独立师改编为抗联第十一军,祁致中任军长。同年2月祁致中带队到汤原,经过半个月党训班学习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十一军成为党直接领导的队伍。1936年9月18日,“抗日民众救国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军长谢文东。1934年4月中共依兰县派地下党员赵凯臣同志,在金沙河区组织发展4名党员,组织建立了金沙河党支部,赵凯臣任支部书记。1937年7月在金沙河党支部的基础上,组织建立了中共金区委员会,辖6个党支部,20名党员。在金区区委的领导下,成立了12个抗日救国会。1935年10月抗联六军派赵玉洲到土龙山、金沙河一带宣传抗日救国,组建党的组织。1936年6月,依兰县委岭南党支部改为景区区委,辖6个党支部,其中土龙山党支部于同年8月改为中共土龙区区委,区委设在陈家烧锅,刘洪太任区委书记。区辖3个支部,共40名党员。1937年8月15日,下江特委宣传部长孔山东,到驼腰子开展党的工作,在金矿工人中发展党员,并成立了下江特委分室,领导驼腰子、孟家岗、石头河子、闫家等地的党建工作和抗日斗争。在桦南地区建立起来的党组织,积极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激发了党员和群众的革命斗志,充分发挥了党组织领导抗日斗争的积极作用。

二、区位要地、物产丰富使桦南成为侵略与反侵略、掠夺与反掠夺的重点地区

由于东北地区在政治、经济和战略上的特殊地位,在地理位置上背靠苏联、东邻朝鲜、西接内蒙古;在经济上,由于幅员辽阔,资源丰富,铁路、公路等交通发达。日本把许多重工业迁移到东北经营,把东北变成侵华反苏、建立“东亚共荣圈”的战略基地。桦南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地上林和粮,地下黑(煤炭)、白(白石)黄(黄金)”之称,矿产资源储量约占佳木斯市总储量的70%以上。煤炭储量1.3亿吨、黄金储量30吨、铁矿石500万吨,森林面积140万亩,活力木蓄积量600万立方米。日本可以从这里掠夺大量的物资和粮食,以支援日寇的侵略战争。1937年至1941年,日军在桦南的湖南营(现桦南镇)、土龙山同时建筑两个飞机场。自1932年8月至1939年8月间,日本先后向桦南武装移民8次,据不完全统计,共移民1 638户,5 144人。在桦南地区设立15个开拓团,96个日本居民点,强占耕地占总面积的70%以上。1933年末和1934年初,日寇以东亚劝业公司名义,以“治安肃正”借口,对桦南土龙山、湖南营、孟家岗等地,强行收缴农民手中的地契和枪支。在掠夺土地的同时,1934年1月,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拟定了“土地收买制度”。1938年9月,在桦南的千振街(湖南营)富滨旅馆设立“土地收买办事处”,大规模进行土地收买工作。桦南驼腰子、小石头河子、四方台金矿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以驼腰子金矿为例,1933年2月,日寇侵占了驼腰子金矿。在组织开采驼腰子金矿的同时,还在东部和北部石头河子等几个山沟开采新矿床,对黄金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这一时期,黄金生产量大幅度增加,年平均开采量增至4 000多两,人数由1 000人增至2 200多人,开采地区也日渐增多。为了加快对桦南地区金矿的掠夺,在石头河子西南岗修建简易飞机场,每周往长春空运黄金一次,约500两。1932年至1945年8月的13年间,掠夺黄金12.5吨。同时掠夺成品木材达25万立方米,掠夺粮食达8.7亿斤以上。日本实施高压的殖民统治和疯狂的资源掠夺,激发了桦南人民极大的民族义愤,反日情绪日益高涨,人民群众揭竿而起,走上了武装反抗日寇侵略的道路。1933年2月15日,日本侵略者强占驼腰子金矿,在这里设置了依勃桦金矿局,在烂泥沟、石头河子两地设了分局,召集了2 200名中国工人,开始对境内黄金实行疯狂掠夺。为了廉价掠夺黄金,敌人采取了惨无人道的暴行对待工人,克扣伙食标准,出入搜身,随意打骂,稍有不顺,便扔入狼狗圈,活活咬死。特别是矿坑里没有安全设备,工人的生命安全没有保障。1933年6月23日,驼腰子金矿工人孙继武、张仲祥等7人在祁宝堂的带领下举行暴动,获得成功,打死日军7人。接着,祁宝堂召开了金矿工人大会,宣布要拉起队伍打鬼子,誓死不当亡国奴。当场就组织了20多人的队伍,成立了“东北山林义勇军”。祁宝堂被推选为首领,报字号“明山”,群众都称他的队伍为“明山队”。这就是闻名中外的驼腰子金矿工人暴动。“明山队”成立后,以驼腰子金矿北40多里的大梨树沟为根据地,多次截击日伪军卖金车、给养车,沉重打击了敌人。1934年3月,祁宝堂还应谢文东、井振清的请求,率“明山队”参加了土龙山农民暴动。后来发展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十一军在富锦、桦川、宝清、同江等地区活动,有力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1935年至1938年,三军王连富在金沙、明义、孟家岗等北部山区一带活动。1936年,三、四军为欢送李延录调到中央工作,决定打一场胜仗为李延录饯行。联合攻打伪石头河子金矿局,李延录为总指挥。从拂晓开始进攻,到第二天日出时战斗胜利结束。俘虏伪护矿警察200多名,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粮食。周宝中率领的五军二师、三师在共和、五道岗、土龙山等地活动,领导了著名的五道岗大道战役,打死日军370多人。八军与五军三师七、八团共同在五道岗伏击日军黑石部队,打死日军300余人。土龙山区金区抗日游击连配合第五军打土龙山柴家洼子日伪军教导队,俘虏敌人200多人。1934年4月,赵尚志率领哈东游击连到金沙十大户一带活动,向广大群众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戴鸿宾率六军一团于1935年前后在桦南开展抗日斗争。大大小小的抗日战斗烽火燃遍了桦南地区,到处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场。

三、土龙山农民武装暴动增强了桦南抗日斗争的影响力

土龙山当时属吉林省依兰县第三区,是县里最大的一个区,也是军事战略重镇。河川纵横,土质肥沃,全区盛产大豆、高梁、玉米、小豆、谷子等,是依兰最富庶的地方。日寇入侵后,为了加强自卫,自行联合组成自卫团。另外,民间还有大刀会、红枪会、山林队等各种武装组织。全区在民间的各种枪炮,约有万余支。1932年改编为原依兰镇守使李杜将军领导的抗日队伍——吉林人民自卫军土龙山骑兵混成旅,虽然这支队伍成立时间短暂,仅与日军交战一次即溃散,但土龙山人民不畏强暴,敢于战斗,为日后土龙山农民武装暴动打下了思想基础。

1934年3月9日,在地下党的组织策划下,土龙山农民2 000多人在景振卿、谢文东领导下举行了闻名中外的土龙山农民暴动。在这次暴动中,打死被日本天皇称作日本“开拓之父”的饭冢大佐。暴动之后,起义队伍经整编成立“抗日民众救国军”,谢文东任司令,景振卿任前政总指挥,救国军人数已达3 000多人。根据“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建制宣言”精神,民众救国军先后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的帮助,走上了联合抗日的道路,于1936年9月18日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最后发展成为三江地区最强的一支抗日队伍。土龙山农民武装暴动,是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件,在中国抗日斗争历史上有重要的影响。同年3月13日,《大公报》刊登了土龙山农民暴动,打死日本陆军大佐饭冢的消息。7月下旬,美国《纽约时报》也刊登了土龙山农民暴动的消息。土龙山农民暴动,是中国抗日斗争史上第一次由农民自发的大规模武装反侵略斗争,也是人民群众有组织地向日本侵略者打响的第一枪。土龙山农民暴动动摇了日本当局的移民政策,推迟了向东北移民的进程,减轻了桦南人民的沉重苦难,唤醒了民众的反抗意识。对佳木斯地区人民群众的抗日斗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抗联密营和军需工厂的建立使桦南成为了抗日的重要根据地

桦南县地处半山区,东部和北部高山纵横,森林密集。尤其境内的七星砬子,位于孟家岗东北30公里处,与双鸭山交界,属于完达山支脉,海拔852.7米,方圆50平方公里,山中有哈达密河和柳树河流过,原始森林茂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在千山万壑之中,第三军、第五军、第六军、第八军、第十一军先后在这里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密营十几处,是抗日联军的后方基地。他们依托密营为基地,时而出战,打击敌人,时而退守,保护自己。1936年秋,祁致中和下江特派巡视员兼中共富锦县委书记刘忠民、抗联第六军一师政治部主任徐光海一起研究决定,在七星砬子山里建立后方根据地,成立修械所、被服厂、军事干校。修械所规模较大,工人们以高度的智慧和无畏的革命精神,战胜种种困难,制造出了冲锋枪,手枪、步枪、手榴弹等武器,装备了部队,加强了战斗力。后来修械所改为下江联军修械所,不久又扩建为抗日联军七星砬子兵工厂,为支援各军立下了功劳。同时开办了被服厂,还创办军政干部学校。援助了北满党组织,受到北满联军总部的好评。七星砬子不仅是东北抗联部队的后方基地,同时也是抗日领导指挥中心。在那“狼崖弹尽重围破,虎岭粮绝饥寒逼”的艰苦岁月里,无凝解决了很大的难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至今“密营”遗址犹存,且有抗联老战士李敏同志的“血染七星”诗词碑刻。

桦南抗日游击根据地为东北抗日斗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其历史作用和意义是巨大的。

猜你喜欢
腰子龙山联军
简约现代风 绍兴龙山玫瑰园私人影院
手脚凉,覆盆子煮鸡腰子
浪淘沙·岳阳龙山行
过多吃腰子男性易不育
夏季从阿龙山开始
吃多腰子不补身 反而引起不育
英法联军为何不烧紫禁城?
女贞子
龙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