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2010-08-15 00:42李武
党政干部学刊 2010年6期
关键词:政治工作者被动政治

李武

(中国石化南京金陵石化分公司,江苏 南京 210033)

倾听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李武

(中国石化南京金陵石化分公司,江苏 南京 210033)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使受众接受,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和谐的氛围中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引导人的思想境界达到一定的高度,挖掘人的潜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使得人与企业达到和谐。本文试图论证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谐沟通,平等交流前提下,先倾听的益处,寻找共同的交流平台,从而建立和谐的思想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思想政治工作;倾听;原则;方式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和内涵,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而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说服力、增强影响力,就必须从了解人开始,倾听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一、倾听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意义

(一)倾听改变了思想政治工作中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形成了平等对话平台。

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存在着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一是被做思想工作的员工。过去前者常常作为主动方,一味地说教,从而造成后者的厌倦和反感。

双方要想走向双向的、互动的、平等的对话,就要把对话拉入一个平台,而要了解对方的意图,就要首先倾听对方的话语,从中寻找共同的话题,决定讨论的方向和内容。不去倾听,就会失去对话的基础,对话将可能成为 “独白”,甚至是单方的“训话”。因此,我们可以说,对话是从倾听开始的,倾听是对话的前奏,没有倾听就无法对话,也就无法真正了解人的思想。

“倾听”真正把“被做思想工作的员工”摆在了主体位置,思想政治工作者从一个说教者,规章制度制定者和维护者,转化为员工内心需要的聆听者,解决困惑和问题的帮助者和引导者。这一角色的转变以及“倾听”的行为过程,本身包含了对员工的尊重和关爱。倾听的方式折射出的是尊重、信任、虚心。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耐心、专注的倾听,使员工真正体会到受尊重和被信任的内涵。

美国有一家企业,工资、福利、劳保等待遇都非常优越,可在实际工作中,员工的效率一直不能令人满意。该企业进行了一项专项调研发现,员工在工作中无处发泄不满和情绪。为此,该企业设立了倾听室,由专人负责倾听员工的不满和各种意见,并适时地予以沟通解决。一年后,该企业的工作效率提高了25%。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善于倾听的人,并从倾听开始学会教育,这不仅仅是对思政工作者的要求,也应成为所有企业管理者的共同追求。

(二)企业需要去倾听,企业员工迫切需要被倾听。

倾听是心理需求的表现。人的内心感受和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人与人之间的需求差别很大,除看得见、摸得着的能够感受到的如工资薪酬、培训机会、工作环境、发展空间、荣誉等显性需求外,还有那些靠个人主观感受来衡量的内心深处的需求,包括个人价值观与组织文化相一致、个人兴趣得到充分满足、自身价值得到不断实现和提升、获得企业归属感和自豪感等隐性需求。而就内心需求而言,城市人与农村人有差别、男女有差别、高学历与低学历有差别、知性员工与体力劳动者有差别。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社会各种矛盾的出现,员工作为被管理者和社会中的一员,这种差别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来。以笔者所在的企业为例,员工分为三部分:一是工作在操作岗位的一线员工;二是作为管理阶层的白班管理者;三是处于领导地位的领导者。三方面人员的心理需求各不相同,经济收入也存在较大差异。收入差距的拉大,难免会使收入低的操作工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尤其是在操作岗位上,一旦出现事故,不仅奖金被扣,甚至还会下岗,这也加重了操作人员的心理负担,加大了对企业管理者的不满,并在工作中夹带着这种情绪,比如出现紧急状态不主动处理,工作上拖拉、不尽责等。

面对各个层面员工不同的心理需求,简单的说服教育、榜样示范等传统教育引导方式,显然难以奏效。真正的教育引导是从心与心的交流开始的。要想全面了解每一个员工,就必须认真倾听每一个员工内心的需求。这种倾听看似被动,实则主动。从表面上看,倾听是被动的,而对于有教育意识和教育智慧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或者领导者而言,倾听则是一种主动行为,他们要把倾听当作自己的责任、当作教育的契机,因而,从表面上,倾听是接收过程,但对于善于倾听的人,倾听则是接收与输出相融合、相交替的过程。这种倾听、倾诉的互置,形成了对话的平台,此时,倾听真正成为心灵的沟通。这种对话与沟通就是倾听的最高境界和目的。

在倾听交流过程中,管理者从被动地解决问题到主动的觉察问题、发现问题,进而有的放矢地制定工作思路和策略,预防问题的发生,这种主动探索的方式会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具备先见性和前瞻性。倾听的最终目的是挖掘出每个个体的内心需求,以达到调动每一个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潜能的目的。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倾听的原则和方式

这里所说的“倾听”,不仅指对个体内心声音的聆听,还包括对群体意愿的关注;不仅包括面对面地倾听,也包括书面上的文字沟通。

企业改进与员工之间的沟通,第一要采取积极主动地倾听,了解员工真正的内心需求,以此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积极主动地倾听要把握这样五个原则:倾听过程中要看对方的眼睛,进行目光接触;要集中注意力,聚精会神地去听;要让对方畅所欲言,不要打断对方谈话;听完后要斟酌,不要急于下结论;要积极给予反馈,不要做价值判断。

积极主动地倾听采取的方式可分为:理解式倾听、寻找事实式倾听、指导式倾听、设身处地式倾听、欣赏式倾听。重要的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或领导者能够熟练运用所有这些倾听方式来与员工进行沟通,并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选择适当的方式。例如召开座谈会,就可以采用理解式倾听方式,要让与会者尽情发言,倾听者要耐心、认真地听,全方位了解对方的意图,并在每个人发言后给予简单的回应。

而在解决思想矛盾或冲突时,倾听者一般应运用寻找事实式倾听和设身处地式倾听的方式,先获取对方的具体信息并告诉倾诉者你在寻找什么信息,然后提出一些具体、直接或封闭式的问题。直接的问题只需要简短的回答就可以,封闭式的问题需要回答 “是”或“否”。同时“倾听者”可以一边听,一边体会对方的遭遇与感受,着重留意发言者的肢体语言以及说话的音调,努力理解对方的情绪和感受,让倾诉者感受到他的情绪或感受得到了认同,对你产生信任,然后再进一步解决问题。

第二要将被动倾听转化为主动倾听。在实际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利用各种机会如会议、座谈会等形式对员工进行教育引导,这时员工处于一种被动倾听中,这种被动倾听往往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经常是上面讲,下面聊,此时倾听者对讲话者的讲话内容漫不经心,采取消极被动的态度,左耳进右耳出,很难达到教育宣传的效果。这就要求讲话者要能够调动倾听者 (员工)兴趣,使之主动倾听;采取互动方式调动倾听者情绪,使之耐心倾听;彼此能动理解,使之专心倾听;适时营造氛围,使之乐于倾听。

倾听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教育的途径和手段,倾听员工的心声,是实现彼此之间保持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自己的员工并及时发现问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倾听固然重要,但倾听之后如何采取必要的行动和措施,有效的促进、帮助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中心。

责任编辑 李秀华

D262

A

1672-2426(2010)06-0065-02

李武(1966-),女,黑龙江甘南人,中国石化南京金陵石化分公司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

猜你喜欢
政治工作者被动政治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政工人员综合素质的调查及对策
主动句都能转换成被动句吗
第五课 拒绝被动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光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忠于党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类型及特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