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材的有机结合—— 某县域乡土地理的时代呼唤

2010-08-15 00:48马志顺
科学之友 2010年8期
关键词:高中学生县域乡土

马志顺

(涞源第一中学,河北 涞源 074300)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地球村及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了解世界某个区域的情况只需“弹指一挥间”。然而,世界各地区域复杂,瞬息万变,若想深入掌握其内在特征,只有在准确把握自己周边环境的情况下,相比较而知其所以然,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现行高中地理教材,理论性强,其自然体系几十年不变,所举实例虽然典型但与学生生活较远,所以学生感觉很抽象。再者不少生动鲜活的乡土教材,由于大纲没要求,考试不用,即使教师讲了学生仍“唯考点是顾”,也起不了多大效果。因此,地理学科自然变成了应付各种考试的工具。许多高中学生知彼而不知己,知表而不知理,知国而不知家。虽然学了地理也不能将课本所学基本原理运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识别不清“青草与麦苗”,更谈不上将身边地理事物了然于胸,进而放眼世界。高中地理教材应该有一定的深度,但更应该适应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应该遵循“生活实践——理论掌握——实践能力”的规律,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而不是理论研究员。“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教育方针的要求,更是我们地理教学的宗旨。广大高中学生绝大部分是即将走向社会,投身家乡经济建设的劳动者,他们对本土文化地理教育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丰富高中地理教材,大力发展县域乡土地理教育刻不容缓。

乡土地理教育涵盖当地自然地理、经济状况、民族风情习俗、宗教信仰、语言文化等等,以其本土性、生活性、多样性、灵活性和丰富性见长,是统编教材所无法比拟的,应该成为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教材的综合开发,尤其是“县域”乡土地理的建设,可以增强当地年轻一代对家乡的系统了解,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深厚情感,从而弥补统编教材的不足。

要做好“县城”乡土地理的开发、使用和传承。首先,必须有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经过专家学者的深入论证及相关部门的大力协作方可落实;其次,需要结合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让每个学生满怀建设家乡的渴望,积极主动探索与家乡有联系的世界各地发展状况,服务农村,造福社会;第三,我们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日常工作与实践中,时刻把握周边地理环境的变化,及时补充相关内容,与时俱进,使教育教学真正服务于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能力、有知识、实用型人才。

伴随着欣欣向荣的中小城市的发展,农村经济蒸蒸日上,乡镇企业不断壮大。我们有理由相信,乡土地理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和发展空间,学生也一定会提高地理的学习兴趣,学有所得,造福社会。

愿我们明天的乡土教育为社会经济繁荣插上腾飞的翅膀,愿我们高中地理之树生机勃勃、丰硕健康。

猜你喜欢
高中学生县域乡土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乡土中国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读《乡土中国》后感
县域经济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