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化痰、泻下诸法在治疗脑血栓病中的应用

2010-08-15 00:50赵玉敏韩寿英徐永忠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0期
关键词:肝阳泻下滋阴

赵玉敏 韩寿英 徐永忠

1 黑龙江省甘南县中兴乡卫生院(162100)

2 黑龙江省甘南县兴隆乡卫生院(162100)

3 黑龙江省甘南县甘南镇卫生院(162100)

近年来,临床上主要以活血化瘀为治疗的思路与方法治疗脑血栓,取得了一定效果,然而,笔者在活血化瘀法的同时,根据辩证适当参以滋阴、化痰、泻下等方法,使脑血栓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现将其理由和临床验案简述于下。

1 关于滋阴药应用的问题

脑血栓形成属中医卒中病范畴。中医理论认为,卒中是肝阳偏亢肝风内动所致。究其原因是与肝阴虚有密切关系的,即由于肝阴虚则肝阳亢,肝阳亢则肝风动。这是一个很常规的病理过程。所以治疗卒中时加滋补肝阴的药物如白芍、元参、生地等,有利于平肝阳,熄肝风。事实上也就有助于消除脑血栓,这与现代医学的结论也有相似点。脑血栓形成与血液的黏滞度增大有关,滋阴药有稀释血液的作用,故有利于溶栓。

2 关于化痰药应用的问题

在病理上痰的形成,可以阻滞气机的运行、气滞则血行不畅,多痰可以间接致瘀。同样,瘀血阻滞气机,亦可生痰。所以痰瘀常常互为因果且合而致病,再者,痰随气壅,闭塞清窍,神明不用可以形成卒中,亦可痰阻经络,筋脉失养而致肌肤不仁,甚或半身偏枯。可见“痰”在卒中病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中有着重要意义。笔者临床上治疗脑血栓病常在补阳还伍汤的基础上酌加半夏、茯苓,桔红等化痰药,使疗程明显缩短,疗效提高。

3 关于泻下药的应用问题

据临床观察,多数脑卒中病的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大便干燥,甚或几日不行。这也符合阴虚阳亢的卒中病机。针对此种情况,治疗卒中初期,在主方中加入大黄,芒硝等泻下通腑药物,既有急下存阴之理,亦有导肝阳下行之义,并且通过胃肠减压,能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及时排出一些带有毒性的正常代谢产物也有利于改善脑组织的新陈代谢,事实证明,在脑血栓初期使用泻下法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为改善血循环,进而促进溶栓和改善脑组织代谢恢复神经功能有很好作用。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病,致残率很高,还有一定的病死率,在急性期治疗及时和方法正确,可大大提高疗效,减少致残率和提高生活质量。西医治疗方法很多,效果比较确切的是溶血栓疗法,药物的品种和给药的途径逐渐更新和改进,如rt-PA和APSCA的问世。该疗法特别强调治疗时机,早期(48~72h内)、超早期(6h以内)、超超早期(3h以内),如果治疗时机恰当,效果就会更好,溶栓药物品种虽然很多,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国产蝮蛇抗栓酶效果不肯定,尿激酶效果虽然好但有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并发症,rt-PA价格特别昂贵,不适合广泛应用。

近些年来,中药研制发展很快,从汤剂到中成药,现在有不少治疗脑血管病的静脉制剂,如刺五加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等。中医药治疗急性期的脑血管病取得了可喜的疗效,但疗效还得进一步反复验证。在脑血管病恢复期的患者,留下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状,中医的办法则优于西医的办法,除药物外,还有针灸、电针、推拿、按摩等许多中医的非药物疗法。无论西医疗法或单纯中医疗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中西医结合各取所长,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尤其是在中药宝库中,还可挖掘出更多安全度大、效果更好的治疗脑血管病的药物。

下面仅举近期治疗的1例脑血栓患者以佐之。

患者女性,72岁,2007年6月10日接诊。

平素身体尚健,血压偏高,于昨日左臂麻木无力,继则不能抬举,握拳,今日臂肌松弛,左腿亦威无力,尚能走。接诊时,望期形体左肩低于右肩,臂垂状。面色偏红,舌胖暗紫,有少数瘀斑,苔黄白厚燥。语言尚清,头有些晕,血压22.7/13.3kPa。脉左滑数有力,右弦滑有力。经辩证后,拟以补阳还伍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加,滋阴,化痰,平肝通络清泻之法治之,方如下:

黄芪30g、当归10g、赤芍10g、川芎15g、白芍15g、丹参30g、丹皮10g、桃仁12g、红花12g、桂枝10g、桑枝15g、鸡血藤30g、元参10g、生地10g、半夏10g、桔红10g、茯苓15g、地龙10g、天麻10g、钩藤10g、甘草6g、羌活4g、大黄6g(后下)。

上方服一剂后,腿部症状消失;服2剂毕开始感觉左臂发痒,手心出汗,继则感觉逐渐恢复,并能将左臂抬举至健侧肩部。连续服上方十剂除握拳略不如以前有力外,其余均已恢复正常。

按:此病例就是在辩证的基础上,使用了活血化瘀兼滋阴,化痰,泻下等综合之法,使疗程显著缩短,疗效意外满意。

猜你喜欢
肝阳泻下滋阴
基于“肝阳虚”浅析肝癌发病机制※
秋日滋阴润燥佳品——百合
秋季养生 重在滋阴防燥
春季养肝发怒别超三分钟
太阳
秋天滋阴败火的宝贝
泻下类中药性味归经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抑郁症肝阳虚证探析*
论肝阳的重要生理作用
中秋十味滋阴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