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会展平台推动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

2010-08-15 00:49李树梅
中国商论 2010年11期
关键词:优惠政策会展旅游业

李树梅/文

(作者系贵州财经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会展旅游)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大内容。城市人在经历了机械化、信息化的洗礼后,更加感觉到自然的、纯净的、原始的是最难得的。我国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目前中国少有的原生态地区,发展自然山水风光游具有很好的基础条件。但由于经济落后,旅游宣传、促销很难开展。如何借助于一些会展平台,开展旅游促销,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既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通过旅游增加农民的收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又有利于促进当地人文资源的传承和保护。可充分利用自然风光、野生动植物资源,建立和开放相应的自然保护区。在以保护为重点的前提下挖掘、整理和提炼那些最具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艺术、舞蹈戏曲、音乐美术、民间技艺、民居建筑、服饰、饮食、接待礼仪等文化资源,有利于促进当地文化交流与民族团结,增强各民族的大团结。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征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现有49个民族,历史悠久,区位优良,气候宜人,除了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接纳吸收来自于泛珠三角区域、东盟一体化区域经济、文化影响,每年现存1000多个民族节日,在体现少数民族粗犷豪放、热情质朴文化的同时,也为贵州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1.民族风情浓郁。贵州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有苗族吊脚楼、侗家鼓楼和风雨桥、布依石头寨,精湛的银饰花带、绮丽的挑花蜡染、多彩的民族服装等。

2.山水秀丽玲珑。贵州山水韵味独特,是迷人的“天然公园”,壮美的黄果树大瀑布,“中国飞瀑双绝”的赤水十丈洞瀑布,号称“小桂林”的百花湖,“山水精华浓缩”的天河潭等等。

3.文化资源灿烂。贵州文化富饶神奇,17个世居少数民族,经过漫长的发展历史,积淀了丰厚而独具个性的民族民间文化,形成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千岛”奇观,其中很多已成为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利用会展平台发展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路径

会展是展览、会议、节事活动、体育竞技活动的简称,会展能使举办城市成为人流、商务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聚地,给办展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旅游业就是其中最受惠的行业之一。充分利用会展平台,促进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收到经济与文化共同推动的双重效果,具体路径如下:

1.通过举办“贵州避暑节”,充分展示贵州最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气候。贵州的夏季凉爽宜人,紫外线低,生态环境优良,空气清新,与国内其他省、区的气候相比具有绝对优势。以贵阳市为例: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风光优美,年平均气温15.3℃。贵阳——“国家森林城市”、“中国避暑之都”品牌效应推动了“避暑经济”的发展。只有避暑产业发展了,才能充分体现贵州大公园、大空调、大氧吧的优势。“贵州避暑节”的举办不仅要立足于国内,而且要面向国际,并力争将“贵州避暑节”办成一流的、可持续的、国际性、特色性节庆品牌。2007年以来我省通过“避暑节”系列旅游活动的推广,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特别是2009年的盛夏避暑游市场出现井喷现象,一些酒店甚至出现“一床难求”的状况,避暑游与观光游的区别在于避暑游可年年重复。与此同时还应根据贵州旅游资源优势推介“春——赏花游、夏——避暑游、冬——温泉游”,让贵州的旅游旺季更旺、淡季不淡。除此之外,贵州应多形式适度发展旅游房地产经济,如:适度合理发展产权酒店、候鸟式养老公寓、高尔夫景观房产、城市经济型酒店、旅游商铺等不同形态的旅游物业;积极建设各类生态旅游主题社区,使贵阳市成为避暑旅游者的第二家园。

2.通过举办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吸引中外游客。近年来,贵州相继举办了一系列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如贵州省乡村旅游节、黄果树瀑布节、龙宫油菜花节、荔波梅花节、百里杜鹃花节、遵义国际名酒节等。通过举办旅游文化节庆活动,较好地推销了贵州各地的旅游品牌,创造了规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贵州旅游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旅游收入不断提高。

3.通过学术会,提高城市知名度与影响力,以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贵州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大自然奇观令专家、学者,热心探险者神往,“中国避暑之都——贵阳”的品牌效应,为会议的举办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因会议旅游的组团规模大、创汇能力强、停留时间长,因此会议旅游的利润十分丰厚。通过会议的举办可以向参会人员展示贵州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展示城市形象,提高贵州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旅游品牌效应。与专题展相比较,贵州的会议市场前景相对来说优势更突出。

4.通过交易会形式,推介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充分利用“旅游交易会”这一展示平台“走出去”推荐贵州民族旅游精品线路、特色产品,应用声、光、电及多媒体技术,将具有民族特色元素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制作成虚拟的展示系统,给参观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与此同时还应针对不同的地区制定恰当的促销优惠政策吸引省外游客;还可以应用网上会展展示平台,对贵州旅游特色进行全方位的、永久性的宣传。再有,就是以贵州民族特色会展作平台,以“请进来”的方式加大对贵州民族旅游业的宣传,召开与旅游相关的会议,或举办各种论坛与专业展会,让各类学者与商务客人亲身体验贵州民族地区原生态旅游的无限魅力,还可通过“旅游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来宣传和全面提升贵州整体旅游优势,打造贵州旅游形象品牌。

5.通过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特色体育竞赛,进一步拓展民族特色旅游项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21世纪贵州旅游发展的优势资源。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风格各异,形式多样,如:苗族的划龙舟,舞狮;彝族摔跤,赛马;侗族抢花炮、斗牛;瑶族的瑶拳;水族的狮子登高等。这些项目既有民族特色,又有娱乐、健身的特点和艺术欣赏价值,在其独特的运动方式中注重民族感情、民族精神,以民族风格将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自然融合,令参与者与观赏者同时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使少数民族体育更富有魅力和活力,使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得到满足。2009年11月通过举办第二届全国山地运动会进一步展示了贵州具有的优良地理资源和人文资源,是发展山地户外运动的好地方,贵州应抓住机遇打造户外运动品牌。与此同时,贵州应抓住协办2011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的大好时机,展示贵州、宣传贵州、发展贵州,以促进贵州体育旅游的发展。

利用会展发展民族旅游业的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会展与旅游的协调发展。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是:①为会展与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②设立会展专项发展资金,加大产业的宣传与促销力度;③引导建立会展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④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及会展与旅游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会展与旅游互动平台。首先要改善交通条件,加快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的建设;其次要进一步完善会展场馆的建设;再次要抓好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建设。

3.突出民族特色,设计会展与旅游互动项目。特色是旅游产品永远的吸引力,旅游就是追求异地异域的特殊生活。旅游有了特色,就能扬长避短;会展有了特色,就有了比较优势,就有了持久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会展和旅游都要有特色,这就要靠好的项目来打造。在设计会展和旅游项目时,要充分依托民族特色资源。贵州应精心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酒文化节、药博会、茶博会等特色会展以带动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同时还要利用好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宣传贵州民族旅游业,吸引海内外游客及投资者。

4.充分利用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优惠政策。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财税优惠政策、金融优惠政策、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的优惠政策、扶贫开发优惠政策、经费优惠政策、所得税优惠政策、营业税优惠政策等等,民族地区在会展和旅游项目实施中,要充分应用好这些优惠政策。

5.实施文化旅游“十个一”工程,为贵州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即:一幅文化传承线路图;一条最迷人的旅游线路;一款最具特色的苗族服饰;一首最具地域风情和时代特色的歌曲;一本最全面地介绍贵州的宣传册;一套最能反映贵州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的音像光碟;一台最能展现贵州魅力的文艺节目;一餐最具贵州特色的风味饮食;一项最诱人的贵州特产;一支高素质的服务队伍。

猜你喜欢
优惠政策会展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实证研究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各城市具体优惠政策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
会展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