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背景下海南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

2010-08-15 00:49唐建荣
中国商论 2010年11期
关键词:主导产业基准海南

唐建荣/文

(作者系管理学硕士,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专长为区域经济、企业管理)

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增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主导产业部门综合体系不断成长和更替的过程。海南省的“国际旅游岛”建设如今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立足实际选择和发展主导产业,这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及其产业发展

2007年,海南省政府正式向国务院申请设立“海南国际旅游岛试验区”。2008年是海南建省创办经济特区二十周年,3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关于支持海南省发展旅游业有关问题的函》原则同意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至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际旅游岛”建设不是一句口号,必须落实到产业发展上来。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很多,诸如旅游景点、交通运输、餐饮、娱乐、零售、酒店、会务等,对这些产业应精心选择和发展。

海南主导产业的选择

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代表着该地区产业结构演变方向、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带动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主导产业的生命力在于其经济增长速度的领率性及其对其他产业的深刻影响力。主导产业的发展水平,以及与其相伴的技术进步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根本因素,也是其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

海南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在产业经济理论史上,许多经济学家提出过界定和选择主导产业的基准,如罗斯托基准、赫希曼基准、筱原基准等。近年来,我国学者立足国情,发展性地提出了一些新的基准,代表性的有孟庆红教授提出的“四基准假说”以及“区域优势基准”。此外,我国学者还研究了主导产业选择的定量方法,提出了主导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各种模型方法,如区域产业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定权聚类评估模型等。

海南在低碳经济和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可考虑采用如下基准选择主导产业:

1.区域经济优势基准。海南的海域面积占全国海洋总面积的2/3,土地面积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此等的丰富“条件优势”,需要通过发展特色经济形成“区域经济优势”。

2.产业关联度基准。产业关联效应是主导产业部门的本质特征,通过与其他产业广泛、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通过集聚效应与乘数效应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群的发展。

3.筱原两基准。由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应当选择需求收入弹性(某一产品的需求增加率与人均国民收入增加率之比)高的产业和选取技术进步快、经济效益好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4.低碳与可持续发展基准。坚持“低碳”(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标准,将利于保护海南的生态环境,海南是全国第一个生态示范省,自然保护区数量居全国各省第一位。可持续发展则要求在较长时期内,主导产业的投入要素应具持续性,不至于因资源的枯竭而使产业衰亡。

5.“国际旅游岛”关联基准。海南拥有一批高品位的景区景点。海南在进行主导产业选择时,应考虑该产业与“国际旅游岛”的关联程度。

上述基准的应用

在上述基准中,部分基准是可以量化计算的,比如产业关联度基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也有部分基准是定性基准,比如低碳与可持续发展基准,还有部分基准既有定量分析成分也有定性分析成分,比如区域经济优势基准和“国际旅游岛”关联基准。

对于可以定量计算的基准,我们可结合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和指标进行测算。以区域经济优势定量计算指标为例,可以选择区位商(一个区域某个产业增加值占该区域GDP的比重与全国同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之比)作为静态指标。区位商是一个显性比较优势指标,能够反映区域产业的专业化水平。此外,还可以选取GDP增长率弹性系数(某区域GDP增长率与同期全国GDP增长率之比)、产业GDP增长率弹性系数(某产业GDP增长率与同期区域GDP增长率之比)、区域产业贡献率(区域某产业增加值增量与同期区域GDP增量之比)等指标作为动态评价指标,来选择海南省的优势产业。

在进行定量计算的同时,还要进行定性分析,立足海南实际情况,包括区域特征、产业基础、社会环境、政策条件等,在一定的时空约束条件下优化选择海南的主导产业。

海南主导产业的发展策略

实现产业融合,建立优势产业群

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主导产业的发展、演变出现新趋势,即产业融合趋势。它是指在技术创新、政府放松经济管制的共同作用下,不同主导产业群之间的边界以及同一主导产业群中不同产业之间的边界趋于模糊,甚至消失。

海南各产业发展的力量较单一,产业间的交叉度小,关联度也较小。基于产业关联度基准,海南应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比如可尽快形成与“国际旅游岛”关联度大的,符合“低碳”标准的产业集群,如景点观光旅游和会务、会展、休闲娱乐业等产业集群;此外,还可以延长热带农业生产的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以及生态农业旅游等,促进产业的融合。

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

主导产业的形成和扩张,一般来自于两股力量的推动。其一是市场力量,其二是政府的力量。在产业发展的投入期和成长期,往往出现市场失灵,政府应当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引导其走上良性发育的轨道。

在产业组织政策方面,在海南目前的优势产业中,除初级热带农业和旅游业等已初具规模外,其它诸如生物制药、农产品和水产品加工、民族文化等产业发育程度低,市场竞争无序,规模效益不明显,低水平重复建设还很突出,所以,今后产业组织政策的重点,应加快制定和实施各类产业的规模经济政策,引导产业的重组和优势集聚,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市场的不正当竞争。在产业技术政策方面,应禁止技术含量低、生产规模小、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工商企业进入市场,鼓励优势产业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在技术保护和重奖科研的政策引导下,形成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产业布局政策应根据海南各地的特点和优势资源,发展适合当地发展的优势产业。同类产业布局应相对集中,实现产业集聚效应。

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海南的特色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旅游业、热带高效农业和海洋产业等。

在旅游业方面,应充分利用海南的地理位置、资源、环境等优势,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休闲娱乐旅游等。在热带高效农业方面,重点发展反季节瓜菜、热带水果、花卉、饮料作物、香料和南药种植、远洋捕捞、深海淡水养殖等。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走品牌化、绿色化道路。尽力争取海洋开发权和发展海洋工业,搞好规划,综合开发,稳步推进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发展,大力推进海洋药品生产。争取在海洋风能发电、海洋生物工程、新材料、海洋珍珠产品等领域创造出有影响力的、高附加值的国内和国际特色品牌。

建立优势产业群的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

正如人离不开社会生态环境一样,产业也离不了产业生态环境。区域产业生态系统就是由区域内的产业与产业之间、产业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系统。良性的产业生态系统,能够发挥自组织、自催化和自繁殖的功能,形成强大的产业“孵化”功能,还能形成强大的资源吸引力,吸引区域外的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为形成良性的产业生态系统,除了发展主导产业以外,还应该发展如下产业:第一,与主导产业直接产生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联系的产业;第二,基础设施产业;第三,为地方生产和生活服务提供服务的产业。

另一方面,产业生态系统的内涵还包括产业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海南自然资源丰富,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然而,目前海南在建立“新兴工业省”的政策指导下,某些工业比如石油、化工类产业的发展势必会与环境保护发生一些冲突。此时,必须坚持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基准,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做好防污和污染治理措施,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推行节约、环保、高效的经济增长方式。

猜你喜欢
主导产业基准海南
下期要目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打造千亿主导产业 争创全国一流园区——国家级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欢迎您
应如何确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外资流入与资源型区域主导产业升级──以山西为例
滑落还是攀爬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先导区潜在主导产业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