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包装工程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2010-08-15 00:51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年9期
关键词:大学生能力课程

张 丽

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1167

浅谈在包装工程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张 丽

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1167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既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才。本文通过结合包装工程专业对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包装工程

一、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

创新、创业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希望所在。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企业产品迅速更新换代,设计日新月异,各国为形成和保护自己在竞争中的有利地位,都强调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使人才市场对人才内在素质的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强调应用、增加创意、创新再生产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所以企业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艰苦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其次,现阶段从国内看,宏观经济的协调,再就业问题的解决也呼唤着创新、创业教育。而创新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我国教育一贯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的培养。由于缺乏真正的科学启蒙教育,受教育者没有养成一种理性的、怀疑的、实验的思维习惯,学生成人后在处理问题、对待事物方面缺乏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更难有创新的意识。因此,教师特别是高校教师要大力提倡育人为本的观念、开发学生潜能的观念、使学生可以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培养创新人才的观念。

二、如何在包装工程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创业教育,大多数高校目前开展的还不够深入,没有把创业教育纳入高校整个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之中。究其原因,就是对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定位认识不清,直接导致对创业教育重视不够。国外高校把培养创业能力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目标、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高等教育改革方向。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创新教育实施的突破口。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体系必须以课程为背景。高校在全程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的制定上应贯彻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注重素养、强化实践环节教学,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树立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念,避免知识内容偏窄、偏专的倾向,加强综合教育,做到文理交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构建起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学校要研究制定加强学生创业的教学改革方案,其中主要以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造思维教育为目标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实践环节教育,在教学管理、培养质量监督和保证、学生评价体系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积极推行弹性学制,按照有利于上述教育目标的要求设计大学生课程体系;同时要采取积极措施推进大学生与国内、国际交流的能力和途径,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提倡和鼓励开展讨论式、问题式、自主性、批判性、参与学习性活动,鼓励跨学科、跨地域的学生创业活动,进一步坚持和提高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科技作品和创新成果要求,将创新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学校还应开设创业选修课,使大学生具有经营管理的知识与能力(包括领导科学、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综合组织性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合作共事、公共关系、社会民意调查分析、信息采集、反馈调节等),不定期聘请专家和大学生创业成功人士作有关创业风险投资、创业项目选择、创业技巧、创业法律常识等专题讲座,在就业指导课中融入创业的领域分析、创业者的知识体系储备、创业条件分析策划等内容,以增强大学生创业知识的储备,增强他们创业的自信心,将创业课程、讲座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创业教育网络,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业力。

包装工程专业作为交叉学科,更应注重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南京工程学院包装工程专业构建了以包装结构设计与制造课程群、包装装潢课程群和包装实现技术课程群为主要环节的理论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以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为主要环节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在整个培养计划中,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鼓励创新创业,并对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数学建模竞赛、英语竞赛等活动获奖的学生给予学分鼓励。

2.结合专业教学过程

(1)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应贯穿于四年大学教育的始终。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就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需要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进行统一计划、统一实施与管理,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业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应该采取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社会实践课程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课程形式。学科课程主要应该体现在一是案例教学,二是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应该渗透创业教育。创业本身是一个鲜活的过程,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也不能过于呆板。在教学中将案例分析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可以帮助学生从中感悟创业理念、理解创业规律,从案例思考中激发对学习兴趣,培养思辨能力;在其他教学过程中渗透创业教育,把传统的技术、专业课程与创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2)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应拓展创新创业所必需的知识。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必须以厚实的综合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基础,因此,决不能离开基础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在专业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知识的拓展,这种知识拓展,不是简单地增加教学内容,而是重在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专业课程的教学是讨论式、“师导生创”式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担任启发者、引导者和设疑者的角色,教会学生认知和研究的方法、思路,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去寻求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在课堂上组织技术创新案例分析与讨论,让学生掌握类比、联想、逆向、发散与集中等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3)要注重课堂教学。在课堂上,要真正提供鼓励学生开展讨论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开展创新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发现、创造、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要强调并鼓励学生“试一试”。为了培养创造型人才,我们必须将学生从“吸取——储存——再现”的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转向“探索——转化——创造”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说,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试一试”的机会。同时,在教学过程和学校生活中,要积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民主氛围,鼓励学生自由探索、标新立异。让学生有一个很好“试”的环境,可以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在情绪的驱动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包装工艺学中用于包装的瓶罐类的封口方式可采用观察生活、讨论、思考、总结、创新的方式,举出各种封口方式的实例并积极探索新的封口方式进行讨论;学到液体灌装时,让学生独立查找资料了解热灌装和冷灌装的应用及各种灌装方法的应用并撰写小论文,以提高科研能力;包装机械课程中引入设计方法学,首先确定任务,然后采用发散性思维,运用所学知识来实现这一任务的功能;纸包装结构设计中可以设计实际产品的包装,例如鸡蛋的包装并进行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兴趣。

3.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创业是科学知识价值的终极体现。积极开拓社会实践和社会参与的途径充分利用社会大舞台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潜能,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同时,要广泛开展科技竞赛和创业竞赛活动,通过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数学建模竞赛、多媒体制作竞赛、英语竞赛、包装设计大赛等活动为契机,把创业活动和创业教育以及创造性思维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竞赛活动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吸引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深受大学生喜爱,对大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技能,积累创新创业知识都十分有益。通过竞赛的开展还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风险意识、团队精神等,为以后创新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提供精神准备。

另一方面进行产、学、研合作,走教育、科研、生产相结合的道路,建立一批可从事创业活动的实践基地和生产实习场所,在进行创业实践训练的同时,把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专业学习结合起来,这是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好形式。

4.设置创新创业实践环节

高校进行实践教学手段的创新,将教学实践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是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增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南京工程学院包装工程专业大胆进行创新,设置了为期一周的创新创业实践周,通过系列讲座让学生了解创业的政策和法规,如何发现创业机会,如何进行创业融资,如何管理企业等,并结合生产实习请企业家讲述创业困难经历,进行挫折教育。对于学生来说,重点是应当充分发挥自主性、自由个性和开创性,不拘泥于某一种创业实践方式,尽可能自主地开发和开展各种创业活动,大到开创新的行业、创办一个公司和企业,小到提出一个“点子”或新想法、新设计,都应当纳入创业教育的范畴,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应是多样化的。最后,每个班级自由组合成3~5个创业团队,自拟一个商业机会,撰写一份创业计划书或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内容应包括项目基本信息、项目产品简介、目标市场分析、经营战略与规划、盈利能力分析及创业团队介绍等几个主要部分。

通过一周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生普遍反映学到很多,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而教师在参与创新创业教育中促进了对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思考,带动了课程建设与改革,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彰显应用型人才教育的优势和特色起到了很大作用。

三、结束语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是一个系统工程,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高校和社会转变观念、共同努力,只有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不断地总结经验,根据本校的特色并结合本专业实际构建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更多创新创业型人才。

[1]盛春辉,李守强.试论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研究,2006,8:88~89

[2]王保升,张丽.包装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轻工教育,2008,42(2):68~71

[3]李德文.在创业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长春大学学报,2006,16(3):62~64

Carrying ou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n the packaging engineering specialty

Zhang Li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167, China

The 21st century is an era of innovation and it is conducive not only to resolving the difficult issue of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but also to promoting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o carry out activel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which is a major issue urgently needed to be solved by all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conducted in-depth analysis and presented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through combining packaging engineering wit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university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ackaging engineering

book=136,ebook=640

2009-12-21

张丽,讲师。

猜你喜欢
大学生能力课程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