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0-08-15 00:51董爱华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年9期
关键词:信息工程实验室单位

苏 波 王 莉 董爱华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焦作 454003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

苏 波 王 莉 董爱华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焦作 454003

本文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身特点出发,对传统认识实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实习时间安排、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内容、实习形式、实习成绩评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革举措。本文所探讨的认识实习教学模式已应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认识实习;电子信息工程;教学模式

随着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信技术日新月异,是当前发展最迅猛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员就业前景广阔,但同时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识实习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经。认识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参观与电信技术相关的设备、生产运行过程,使学生对本专业性质及其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地位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目前,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和体制的变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认识实习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原有的实习方式、学习内容已不能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亟待进行教学改革。河南理工大学从2003年开始招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笔者所在教研室一直承担该专业的认识实习任务。在借鉴电气工程、自动化等老牌优势专业实习模式的基础上,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认识实习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认识实习存在问题分析

理工科专业的实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类实习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作为第一环节,认识实习肩负着培养专业意识、激发学习热情、树立劳动观念等多重任务,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长期以来,不少专业的认识实习效果不好,不能满足学生对认识实习的期望,原因是多方面的。

1.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

大多电类专业的认识实习安排在三年级的第一学期,这时学生已经学完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等基础课程,将要学习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等专业基础课程。看起来,认识实习的时间安排和课堂教学的衔接是紧密的,实际上认识实习的时间已经滞后了。大一新生进校后要接受一次“专业介绍”教育,对本专业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两年之后才进行第二次集中的专业认识教育,时间跨度过大。通过对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学生对于专业知识体系、技能要求、毕业后能够从事的工作等信息知之甚少,在学习基础课的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的盲目学习状态。由于认识实习并不要求学生具备全面深入的专业基础知识,因此认识实习的时间安排完全可以提前。认识实习时间的具体时间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试探性的调整,做法成熟后再通过修改人才培养计划确定下来。

2.实习形式过于单一

认识实习时间一般为1周,主要过程包括实习动员、参观、图书馆查资料、撰写实习日记与实习报告。可以看出认识实习演变成了参观实习。不可否认参观实习仍然是认识实习的主要形式,组织学生参观科研机构和现代化工厂,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现代企业的建设成就和管理水平,学习工人团结奋进、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但是单纯的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并不能给学生带来实质性的收获,这种参观就好比是“工业旅游”。实习形式的单一也造成了部分学生对认识实习不感兴趣,影响了认识实习的效果。

3.实习单位联系难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参与市场竞争,因此将生产的安全、高效放在首位,一般都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这就使得寻找适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习单位变得非常困难。有的企业答应安排实习,但实习具体时间、实习路线、实习讲解内容完全由厂方决定,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时为了找到一家合适的实习单位,需要驱车到别的省市,交通费用就占去了本来就有限的实习经费的一大半。由于没有建立固定的实习基地,认识实习地点一直在变换,每一次实习都要重新联系单位和准备实习内容,为实习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实习单位是实习教学的主战场,实习单位难联系已成为制约实习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亟待解决。

4.指导教师作用不明显

按照学校规定,认识实习过程中1个自然班要配备2名指导教师。由于指导教师对实习单位的情况不了解,往往只是承担了联系单位、带队、维持秩序等工作。在参观过程中,具体的讲解由实习单位指派的技术员承担。实习单位的技术员往往由于普通话不标准、专业不同等原因不能很好地和学生进行交流。参观过程中,指导教师只是充当了旁听者的角色。如果指导教师事先对实习单位的情况有较为详细的了解,由指导教师来向学生进行介绍,肯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如何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在认识实习中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的具体改革举措及效果

针对认识实习存在的诸多问题,教研室对申报教改项目进行了专题研究,重新制定了认识实习大纲,提出了多条改革措施并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6级的认识实习中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实习效果。具体改革措施包括:

1.调整认识实习时间

在制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6级人才培养计划时对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时间都做了相应调整,将认识实习提前到了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学前。这一调整使得学生提前一学期接受集中的专业认识教育,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下了基础。学生反映经过认识实习以后,对于将要开设的低频电子电路、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整合校内实习资源,丰富认识实习内容

针对认识实习形式单一,实习单位联系难的现状,课题组对校内实习资源进行了整合,制定了一套内容丰富、灵活机动的校内实习方案。

河南理工大学拥有国家级的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中心下设16个实验室,分别是电工实验室、模拟电子实验室、数字电子实验室、电机拖动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微机原理实验室、综合开发平台实验室、PLC实验室、EDA实验室、SOPC实验室、制板贴片实验室和过程控制实验室。课题组将参观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作为认识实习的一项内容,参观过程中指导教师向学生介绍各个实验室的组成、功能、与课程的关系并进行操作演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今后将要开设的实验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由于指导教师对实验室的情况都较为熟悉,因此可以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同时,实验中心制作有丰富的电子元器件实物展示橱窗,通过参观使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分类、作用、型号有了全面的了解,有利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学校后勤集团的动力中心是校内实习基地之一,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点,课题组将参观配电室、锅炉微机控制室、中央空调控制室和自动抄表控制室作为认识实习的一项内容,用1天的时间来完成。通过参观,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供电、供水、供暖有了深入的认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与后勤集团的职工进行了思想交流,体会到了后勤工作的艰辛,增强了节约用水用电的意识。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动力中心是校内实习基地,联系方便,参观时间和次数不受限制,可以见缝插针地安排,为安排校外实习单位的参观提供了机动时间。

3.通过科研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实习单位难联系,关键原因在于实习不能给企业带来利益反而影响其正常生产。例如在某公司的自备电厂参观时,运行部的主任反复强调学生参观时如果触动了某个开关会使生产停止,电厂重新起动的费用将是十几万元,责任重大。如果实习指导老师与实习单位有科研合作,形成互惠共赢,那将有利于实习单位的联系和实习的指导。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与现场技术人员交流,发现企业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实习结束时双方便有了开展科研合作的初步意向。经过这几年的认识实习,已经有多名指导教师与实习单位签订了科研合作项目。因此,实习基地重在建设,不能停留在“挂牌”这样的形式上,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实习指导教师应该与实习单位多联系、多交流,熟悉情况,积极开展科研合作,在保质保量完成实习指导任务的同时,拓展与企业的联系,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科研合作反过来又促进了实习工作,有利于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目前,我们已经与网通公司、广播电视台发射中心、新飞集团、华飞集团、万方铝业、无线电总厂等企业和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实习合作关系,并与部分企业开展了科研合作。

4.邀请专家为学生作专题报告

邀请专家来校给学生作专题报告,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生产实际工作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为了让学生认识程控电话的工作原理与系统组成,我们邀请网通公司的资深工程师为同学们作有关程控电话的专题讲座,讲座结束后学生又就近参观了网通公司在学校的通信机房,对程控电话、宽带、小灵通的工作原理和设备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还邀请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为同学们作“校园一卡通工程”专题报告,邀请市广播电视局的工程师作“数字电视技术”的专题讲座。报告会一般安排在晚上进行,充分利用了实习时间。在认识实习中安排专题报告会是一种新的尝试,报告会对全校学生开放,充分利用了学习资源,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5.引入实习答辩机制,规范实习成绩评定

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要写出实习工作总结,学生要提交认识实习报告。撰写实习报告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实习进行全面总结的过程,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认识水平。为了对每个学生的实习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我们引入实习答辩机制。在答辩过程中,针对实习内容和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进行提问,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实习效果和杜绝报告抄袭现象。以前,学生实习成绩的评定仅仅参考出勤情况和实习报告质量,不能准确反映学生实习的效果。现在指导小组要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实习态度、答辩情况和实习报告质量综合评定成绩,规范了实习成绩的评定。

三、结束语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认识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促使学生树立了牢固的专业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为后续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几年来,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认识实习工作从零开始,不断发展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认识实习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努力探索适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点的认识实习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1]姚远,董世龙.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7,1:118~120

[2]黄开连,农亮勤,梁建烈,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的探索[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1~84

[3]陈兴文,刘燕,李敏,等.建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的一种新模式[J].理工高教研究,2003,3:113~114

[4]韦金明,盘世准,易其顺.电子信息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构想[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8:114~116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practice education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Su Bo, Wang Li, Dong Aihua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3, China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for the practice education 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present practice. Reform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chedule, base construction, content, form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practice education has been applied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practice education;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aching mode

book=144,ebook=662

2009-12-02

苏波,硕士,讲师。

*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2008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8JG052)。

猜你喜欢
信息工程实验室单位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协办单位
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讨
探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自动化技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