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在宋元时期的地位

2010-08-15 00:42
文教资料 2010年2期
关键词:词选佳句选词

于 薇

(徐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一、宋元时期论家结漱玉词的评价

宋元时期,论家对漱玉词的评价以词句的品评为主流,大都拈出漱玉词本身的佳句,诸家有代表性的评论如下:

朱彧《萍州可谈》卷中:

本朝女妇之有文者,李易安为首称。易安名清照,元祐名人李格非之女。诗之典瞻,无愧于古之作者。①

罗大经《鹤林玉露》:

近时李易安词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头连叠七字。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②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小词云:“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此语甚新。又《九日》词云:“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此语亦妇人所难到也。③

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念奴娇》“萧条庭院”】前辈尝称易安“绿肥红瘦”为佳句。余谓此篇“宠柳娇花”之句,亦甚奇俊,前未有能道之者。④

瞿佑《香台集》卷下《易安乐府》:

赵明诚,清献公之子。妻李氏,能文辞,号易安居士。有乐府词三卷,名《漱玉集》。然其词颇多佳句。《如梦令》云:“应是绿肥红瘦。”语甚新。又《九日》:“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亦妇人所难到也。“清献名家厄运乖,羞将晚景对非才。西风帘卷黄花瘦,谁与赓歌共一杯”。⑤

张端义《贵耳集》:

易安居士李氏,赵明诚之妻。《金石录》亦笔削其间。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云:“落日镕金,暮云合璧。”已自工致。至于“染柳烟轻,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气象更好。后叠云:“于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且《秋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文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用《文选》诸赋格。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更有一奇字云:“守定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黑”字不许第二人押。妇人中有此文笔,殆间气也。有《易安文集》。⑥

以上诸家之评,共同点都是对漱玉词中某些“佳句”的赞赏,其一云漱玉词之佳句造句“工致”;其二云其佳句“奇俊”,尤其对其“叠字”称道不已,而对漱玉词“黑”押韵啧啧称奇,“不许第二人押”;其三是漱玉词“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甚为难得。诸家之说皆是精到之见,但总体说,不免有皮相之嫌。

当然,也有个别对漱玉词有微辞者,宋末元初张炎《词源》云:“至如李易安《永遇乐》云:‘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此词自不恶。而以俚词歌于坐花醉月之际,似乎击缶韶外,良可叹也。”⑦对其用语不避俚俗表示不满。而北宋末的王灼批评更加严厉,其在《碧鸡漫志》中云:“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籍者。”⑧王灼从伦理道德角度批评其用词毫无顾忌,肆意妄为,非良家妇女、大家闺秀所为,这就涉及词之文化品格的问题,涉及“人品”与“词品”的关系,从而为日后漱玉词学案中关于漱玉之为人的评说作一先鞭。

总之,宋元词坛对漱玉词虽有褒奖,也不无批评,但漱玉在词坛只是作为一个奇女子被认知,其词之妙处,也只在字句上而已,与晚明清初对漱玉词的评价不可同日而语。漱玉被词坛公认为一大家,为词之“一宗”,是在晚明清初之时。

二、词选选录漱玉词的情况

选词是影响最为广泛的评判途径,因此我们可以从词选的角度考量南宋对漱玉词的地位。选本都是经过选家自己的意见过滤过的,是一种较为隐性的评价。每一部词选都各有特定的编选宗旨和选择标准,往往凝结或代表着当时一部分人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趋向。

现存的15种宋元词选中,除《尊前集》、《金奁集》专选唐五代词,《中川乐府》单录金词,《绝妙好词》、《宋旧宫人赠汪水云南还词》选13人赠别词,《天下同文》选元人词,《鸣鹤余音》多为道士词,《乐府补题》、《名儒草堂诗余》以选录南宋中后期及宋末元初词作为时限和重心外,其他6种通选唐宋的词选都选录了李清照的词作。其中《梅苑》、《复雅歌词》、《乐府雅词》三部词选都是在李清照在世时已选编印行的,编选者都是以同时代的身份和眼光来选录李清照词作的,反映了同时代人对李清照的认同和喜爱。

从选词篇数上看,《乐府雅词》选34人770首词,人均选词篇数22.65首,而选李清照词23首;《唐宋诸贤绝妙词选》选223人1277首,人均5.73首,选漱玉词8首;《阳春白雪》选238人671首词作,人均2.82首,选漱玉词3首,均超过人均选词篇数,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漱玉词宋元词选家心目中的影响和地位。

《梅苑序》称:“录唐以来词人才士之作以为斋居之玩。目之曰《梅苑》者,诗人之意,托物取兴,屈原制骚盛列芳草,今之所记,盖同一揆。”⑨该书选录漱玉词7首。

《乐府雅词》三卷,拾遗两卷,南宋曾慥辑。曾慥,字端伯,号至游子,晋江(今属福建人)。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为仓部郎官,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总领应办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司大军钱粮,十年(公元1140年)为太府少卿,总领湖广江西财赋,次年升太府卿,旋落职提取洪州玉隆观。十四年(公元1144年),起知虔州。十八年(公元1148年),移知荆南府,后复知夔州、庐州。曾慥家富藏书,勤于纂集,辑有《本朝百家诗选》、《类说》六十卷、《集仙传》六十卷、《道枢》十二卷等。事迹散见于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各卷。据曾慥自序,《乐府雅词》编成于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丙寅(公元1146年),其时李清照应在世。《乐府雅词》录漱玉词23首,最为可信。曾慥选词“谐谑则去之……欧公一代宗儒,风流自命,词章幼眇,世所矜式;当时小人,或作艳曲,谬为公词,今悉删除”。⑩可见其以雅为标准,对涉及谐谑与托名欧阳修的艳曲悉加删除,也不录柳永、晏殊、晏几道、黄庭坚、秦观之作,却录漱玉词23首,足见其对漱玉词的喜爱。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的《复雅歌词》(今无传)有50卷,该书序:“孟子尝谓今之乐犹古之乐,论者以谓今之乐,郑卫之音也,乌可与《韶》《夏》《濩》《武》比哉! 孟子之言,不得无过。此说非也。《诗》三百五篇,商、周之歌词也。其言止乎礼义,圣人删取以为经。周衰,郑、卫之音作,诗之声律废矣。汉兴,制氏犹传其铿锵。至元、成间,倡乐大盛,贵戚、五侯、定陵、富平、外戚之家,淫侈过度,至与入主争女乐,而制氏所传,遂泯绝无闻矣。《文选》所载乐府诗,《晋志》所载《砀石》等篇,古乐府所载其名三百,秦汉以下之歌词也。其源出于郑、卫,盖一时文人有所感发,随世俗容态而有作也。其意趣格力,犹以近古而高健。更五胡之乱,北方分裂,元魏、高齐、宇文氏之周,咸以戎犹强种,雄据中夏。故其讴谣,淆糅华夷,焦杀急促,鄙俚俗下,无复节奏,而古乐府之声律不传。周武帝时,龟兹琵琶工苏祗婆者,始言七均;牛洪、郑译因而演之,八十四调始见萌芽。唐张文收、祖孝孙讨论郊庙之乐,其数于是乎大备。迄于开元、天宝间,君臣相为淫乐,而明皇尤溺于夷音,天下熏然成俗。于是才士始依乐工拍但之声,被之以辞句;句之长短,各随曲度,而愈失古之声依永之理也。温、李之徒,率然抒一时情致,流为淫艳猥亵不可闻之语。我宋之兴,宗工巨儒,文力妙于天下者,犹祖其遗风,荡而不知所止。脱于芒端,而四方传唱,敏若风雨,人人歆艳,咀味于朋游樽俎之间,以是为相乐也。其韫骚雅之趣者,百一二而已。 ”⑪一二中亦选有李清照的词。

南宋末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收录唐宋词223家,其序云:“长短句始于唐,盛于宋。唐词具载《花间集》,宋词多见于曾端伯所编,而《复雅》一集又兼采唐宋,迄于宣和之季,凡四千三百余首。吁,亦备矣!况中兴以来,作者继出,及乎近世,人各有集,得数百家,名之曰《绝妙词选》。佳词岂能尽录,亦尝鼎一脔而已。然其盛丽如游金张之堂,妖冶如揽嫱施之祛,悲壮如三闾,豪俊如五陵,花前月底,举杯清唱,合以紫箫,节以红牙,飘飘然作骑鹤扬州之想,信可乐也。”⑫可见其编选标准较为开放,不仅大量选入辛派爱国词作,还选录大量幽婉之作,其中选李词8首。

以上选本是宋代较为流行的选本,从其书自序及书名,可以看出词选家们的选词标准——尚雅,以雅正为归,力避谐谑淫滥。编者们尚雅,用古音雅乐以衡今曲,用诗教原则批评艳词,在根本上合乎儒家发乎情止乎礼的伦理原则。就是在这种情归雅正的诗教原则下,李清照的词亦被大量选入。可见,在南宋词选家们的心目中,李清照的词是符合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诗教传统的。如果说这几部词选主要是供士大夫文人阅读所用,他们对漱玉词的大量选录,主要反映了士大夫文人对李清照的喜爱和认同,那么坊间编刻的《草堂诗余》,则把漱玉词推向了市民阶层,得到了普通而广泛的市民阶层的认可。

注释:

①褚斌杰等.李清照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2005年2月第3次印刷,第4页.

②褚斌杰等.李清照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2005年2月第3次印刷,第21页.

③褚斌杰等.李清照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2005年2月第3次印刷,第7页.

④褚斌杰等.李清照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2005年2月第3次印刷,第20页.

⑤褚斌杰等.李清照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2005年2月第3次印刷,第30页.

⑥褚斌杰等.李清照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2005年2月第3次印刷,第14页.

⑦褚斌杰等.李清照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2005年2月第3次印刷,第23页.

⑧褚斌杰等.李清照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2005年2月第3次印刷,第4页.

⑨唐圭璋等校点.唐宋人选唐宋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95页.

[1]褚斌杰等.李清照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5.2.

[2]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

[3]唐圭璋.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王学初.李清照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庞雪.李清照词学接受转折期的批评与辨析[D].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2006.5.

[6]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3.

猜你喜欢
词选佳句选词
好词佳句大翻身
《词综》范式的追摹与转变
——以乾隆时期《清绮轩词选》《晴雪雅词》《自怡轩词选》为中心
选词填空好方法
艾文化名书家画题展词选
选词填空
监利方言亲属称谓词选释
佳句碎碎念
名言佳句
《辛弃疾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