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茶廊茶文化建设浅析

2010-08-15 00:43吕志恒屈波旺黄其茂
茶叶通讯 2010年3期
关键词:沙茶长沙县文化节

吕志恒 屈波旺 黄其茂

(湖南省长沙县农业局·长沙·410100)

长沙县茶叶种植历史悠久,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茶与精美茶具,到唐代潭州刺史张渭的“饮茶胜饮酒,聊以送将归”,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的“湖南之白露、长沙之铁色”到明清的“高桥48家茶庄”,早已蜚声天下。随着近几年“采茶节”、“星沙茶文化节”、“文化名人采风”等茶文化活动开展,长沙县茶文化建设成绩斐然,极大地促进了茶产业发展,“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一代文豪郭沫若当年笔下的“高桥银峰”产地,现已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百里茶廊”。

1 百里茶廊产业建设成效显著

长沙县委、县政府从2003年开始将茶叶产业作为全县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产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点来抓,制定系列有效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市场运作、制定了《茶叶产业发展纲要》、《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茶叶种植标准及验收奖励办法》等一系列鼓励和扶持茶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有力地推动了茶叶产业快速发展,百里茶廊建设成绩巨大。

1.1 百里茶廊茶产业已成为长沙县农业优势产业

长沙县现有茶叶种植面积0.61万hm2,其中良种茶园0.47万hm2,占总面积78%,县外订单基地面积达0.67万hm2。2009年,全县茶叶企业加工生产干茶3.2万t,茶叶加工销售总收入5.38亿元,长沙县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长江上、中游出口绿茶和特色茶优势区域县,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全国产茶重点县,国家标准茶园建设基地县。

1.2 百里茶廊茶产业已成为长沙县北部乡镇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百里茶廊涉及长沙县北部九个乡镇、112个村、8.9万农户,广大茶农通过订单收购,2009年实现鲜叶总收入9400万元;全县茶叶企业转移剩余劳动力3600人,共计支付劳务工资4000万元,茶叶产业实现农民增收1.34亿元,已成为全县北部乡镇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1.3 百里茶廊已成为全省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

百里茶廊建设取得的成绩引起了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列为湖南省五大、长沙市四大优势产业带之一,特有的绿茶风味,得到了国内茶叶界的普通认可和高度评价,在全国影响较大,“金井”牌茶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百里茶廊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

2 百里茶廊茶文化建设成绩斐然

长沙县委、县政府在出台一系列茶叶产业扶持政策的同时,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活动,大力挖掘和弘扬百里茶廊茶文化,成绩斐然。

2.1 成功创办星沙茶文化节

举办茶文化节会,对挖掘和弘扬百里茶廊茶文化,宣传百里茶廊品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湖南省虽然是产茶大省,种茶历史悠久,但从未举办过茶文化节会,2004年,长沙县在先年举办采茶节的基础上,创办首届中国湖南·星沙茶文化节,2006年5月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湖南·星沙茶文化节,举办了“绿色·健康·和谐”为主题的高峰论坛,陈宗懋院士等七位茶业界精英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召开了全国28个省市茶叶行业社团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发表了在中国茶文化历史上具有丰碑意义的《中国茶业星沙宣言》,中国湖南·星沙茶文化节开启了湖南茶业举办文化节会的先河,推动了湖湘茶文化的快速发展。

2.2 创作系列百里茶廊文学、书画作品

从2004年开始,长沙县先后邀请了全国知名作家、书画家、摄影家到百里茶廊采风,创作了一批文学、书画、摄影作品,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湖北省文联副主席先后四次来百里茶廊采风,创作的《百里茶廊赋》、《一杯香茶敬亲人》等文学作品,以及全国名家谭谈、丁嘉耕、何立伟、柯同枝、蔡镇楚等以百里茶廊为题材的书画和摄影作品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极大地促进了百里茶廊茶文化的挖掘和弘扬。“百里茶廊,千轴图画,万顷茶园,一方锦秀”、“问我平生何所羡,飘风山下种茶人”、“不必洞庭赊月色,湘茶醉我楚狂人”等脍炙人口的诗句,让人对湖湘文化深厚的百里茶廊浮想连翩。

2.3 参加全国茶文化节会

参加全国茶文化节会,既有利于对外宣传推介,又有利于学习和提高。2004年以来,长沙县以“百里茶廊”品牌参加北京、上海、杭州、广州、雅安等全国性重大茶文化节会,扩大了“百里茶廊”品牌的知名度,结识了大批行业界朋友,学习了各地茶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极大地促进了百里茶廊茶文化的发展。

3 百里茶廊茶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百里茶廊茶文化挖掘不够

百里茶廊茶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西汉初期就有长沙茶叶生产的记载,唐代,长沙人饮茶成为一种时尚,其时有大量与茶有关诗句出现在文人的作品中。虽然近几年有零星文章对百里茶廊茶文化历史进行剖析宣传,但还没有进行系统地收集、整理、研讨,更谈不上深层次的挖掘。

3.2 百里茶廊茶文化氛围不浓

长沙县种茶饮茶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普及,特别是近几年茶叶产销两旺,茶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优势产业。但茶文化氛围与浙江、福建、四川相比相距较大,无论是茶馆文化、茶道茶艺,还是民间茶文化表演,都让人感觉不到浓厚的氛围,走在大街小巷虽能闻到醉人茶香,却品不到醇厚的文化。与茶文化相关的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不够,融采茶制茶、品茶购茶、茶道茶艺表演于一体的茶园休闲旅游开发建设步伐缓慢。

3.3 百里茶廊茶文化品牌不响

《本草纲目》载:楚之茶,则湖南之白露,长沙之铁色。从这点可以看出,400多年前当地的铁色茶已名气不小,形成了长沙茶品牌,并且铁色茶在今天的长沙农村仍然是农民居家的主要饮品,家家户户仍有种植、采制、品饮的习惯,这不得不让人深深感觉到,百里茶廊文化沉淀是多么深厚。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当年小有名气的品牌,今天却没有知名度,百里茶廊茶文化品牌则更是不响,对茶产业的推动作用缺乏。

3.4 百里茶廊茶文化活动不常态化

长沙县近几年为挖掘和弘扬百里茶廊茶文化,举办了节会和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品牌影响力和产业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但是茶文化活动缺乏常态化,没有成立相应的机构来系统开展活动,部分茶叶企业缺乏文化意识,也谈不上常态化的企业文化挖掘和积淀。

4 百里茶廊茶文化建设的对策

4.1 成立百里茶廊茶文化研讨机构

长沙县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收集整理百里茶廊茶文化历史文选资料和文学作品,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事情,必须有专门机构组织人员开展工作。长沙县可依托百里茶廊产业协会,明确专门人员开展该项工作。同时还要积极开展系列茶文化活动,组织全省乃至全国知名作家、书画家、摄影家、文史专家,到百里茶廊采风创作,将其作品发表到全国各种报刊杂志上。挖掘百里茶廊文化内涵,沉淀百里茶廊茶文化底蕴。

4.2 定期办好中国湖南·星沙茶文化节

中国湖南·星沙茶文化节在我县成功举办两次,对百里茶廊茶文化的挖掘和弘扬产生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定期举办节会无论对弘扬茶文化和促进茶产业都有重要意义。长沙县要确定专门班子,极早筹划,明确每两年举办一次节会,力争办成国际性节会,逐步走向以企业为主、政府协助筹办,办成全省影响最大、唯一仅有的茶文化节会。

4.3 大力发展茶文化主题休闲旅游产业

百里茶廊,千轴图画,十万亩生态茶园是百里茶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长沙县发展茶文化主题休闲旅游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长沙县政府已出台系列优惠政策,扶持茶文化主题休闲旅游产业发展,重点建设金井茶博园、省茶叶所高桥基地、湘丰飞跃基地、板仓小镇金湘园等项目建设,突出特点,强化采茶制茶、茶道茶艺、茶文化展示,注重游人参与,提升百里茶廊茶文化氛围。

4.4 积极参加国际国内茶文化节会

以百里茶廊产业协会为主体,组织百里茶廊企业积极参加国际、国内茶文化节会,突出宣传百里茶廊品牌和湖湘茶文化特色,提高百里茶廊品牌知名度,加强对外交流。在外出参加节会时,要确定好布展的主题,力争宣传好自己的产品和文化特色。积极参加节会论坛和峰会,争取发言机会,宣传推介百里茶廊。同时利用节会广交业界朋友,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推动百里茶廊产业快速发展。

百里茶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几年更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了湘茶产业中一颗耀眼的新星,挖掘和弘扬百里茶廊茶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头等大事,我们相信通过努力,百里茶廊将成为茶园生态优美、文化內涵深厚的一方锦锈。

猜你喜欢
沙茶长沙县文化节
长沙县湘龙幼儿园
蚝油沙茶汁配方优化研究
沙茶面的味道
理想的风帆从这里起航
——长沙县实验中学简介
第三届广灵湿地文化节开幕
悦来动漫文化节震撼来袭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嗨翻天的悦来动漫文化节
鼓浪屿的沙茶面
长沙县主种的茶树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