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体育课兴趣方法的探究

2010-08-15 00:43李国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12期
关键词:体育课运动体育

李国华

(赤峰学院 体育系,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体育课兴趣方法的探究

李国华

(赤峰学院 体育系,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观察法,结合体育教学的现状,提出几种行之有效的激发学生体育课兴趣的方法,为开展课改一线的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的帮助.

体育教学;激发;体育课兴趣;方法

多少年来,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是普遍现象,不能完全归结于是态度问题.当我们静思体育课和体育教学时发现,原来体育课与体育相比有了些不被学生喜欢的变化,例如:体育课体育变得不自由了、不尽兴了、有压力了,体育缺少了它原有的“魅力”,体育教学的效果也不尽人意.如果想改变这种状态,唯有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更深的层面和更广的视角去审视体育中的乐趣.现介绍一些具体的方法:

1 设计学生在课堂上本体感觉

1.1 充分的运动感觉

当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了适度的活动时,他们的机体就会体验到适度的快感,这种适度既不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更不是面不改色心不跳,特别是在当前学习压力大、学生明显运动不足的背景下,适宜的运动负荷和合理的运动组合是体验体育乐趣的第一要素.

1.2 放大的空间感

当总在教室里学习的学生一来到宽阔的操场,就会兴奋不已,加之新鲜的空气和和煦的阳光,这种效果就会更强烈.如果能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这种心理趋向,有意识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中活动,使其获得一种空间的解放感,有利于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

1.3 人际交流的自由感

在文化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是受限的,而在体育教学中这种交流就显得方便自由得多了.

1.4 运动技能提高的成功感

运动技能的提高是可以实实在在感觉到的,因此,要运用“成功教育”“激励教育”等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乐趣.

1.5 对新运动体验的满足感

充分做好课程资源的开发,把新的运动形式展现在课堂教学中,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

总之,体育具有别的学科和别的事物所不具有的乐趣,我们要发挥这种特性,利用这种特性为教育目的服务,使学生从体育中获得教育实效和满足乐趣的双重效果.

那么,我们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呢?我们又如何判断我们上的每一节课是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课呢?由于体育内容的特性和体育学科的特点所致,在体育教学中并存着“明白道理、掌握技能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和目标,也就是说,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懂、会、乐”这三个重要因素.其实,体育教学就是在追求这三者的完美结合.

2 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陶行知也曾经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体育的教学指导思想,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片面的生物学评价向完整体育评价转变,从阶段性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因此,如何提高人的社会竞争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势必成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学生对兴趣浓厚的活动,再苦再累也不会拒之门外;反之,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再愉快的活动也会让他们觉得乏味.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和锻炼.

3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途径与方法

3.1 善待学生的表现欲望

由于学生年龄、性别、性格、气质以及对事物的认识等不同,其表现欲的反映也就不同.男孩子经常表现为明显外露、突出、毫无顾忌;女孩子则显得平稳、有分寸,给人温文尔雅的感觉.学生的表现欲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予以正确对待和引导,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扼杀,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

3.2 强调教学中的非语言交流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运用一些语言性的材料以外,还应注意和学生的非语言交流,这有利于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亲切、和蔼、热情的目光,捕捉学生的视线,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减轻压力,产生自信心,同时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切感,学习兴趣随之产生.

3.3 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马克思也提出了“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观点.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让他们通过自身体育运动的实践,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此时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示范、讲解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提高自我锻炼的方法,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3.4 努力创设,“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出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激发他们对新的认知的需要,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生活展现情景,以实物演示情景,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景,以音乐渲染情景,以表演体会情景,以语言描述情景,来迎合学生心理爱好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逐渐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志向和习惯,达到培养兴趣、能力和开拓创造力的目的.

3.5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兴趣

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成功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的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源泉.为此,首先,要有明确、集中、恰当的教学目标.一堂课的完成要有什么任务、主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去解决,备课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好,上课时必须让学生明白这堂课要实现什么教学目标.其次,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如何进行教学、采取什么途径、运用什么方法、各环节之间怎样衔接、场地器材怎样布局.

3.6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以及学习兴趣.如果上课时教师板着脸,那么学生就会望而生畏,使师生间拉开很大的感情距离,学生的思维受阻,对学习产生厌烦,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扬民主,课堂上面带微笑,启发引导,循循善诱,并运用面部表情、眼神、姿势等肢体语言,对学生的学习给予鼓励、肯定和赞许.

3.7 体验情景,调动学习兴趣

体验是一种基于学生通过本身的活动、经验,从课的导入采用音乐和模仿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听、视和本体感觉一起参与学习活动.在全课中学生的练习处于“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的氛围之中.学生始终沉浸在角色扮演的良性循环中,自觉、自主、能动地学习,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3.8 引用竞赛方式,增强学习兴趣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现在的学生正处于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学生多争强好胜.在体育教学中,可以经常开展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两人三足行等,特别是集体竞赛,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观念、拼搏进取精神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面对全体学生,尽可能为更多学生提供展现才能的舞台、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对竞赛项目,要不断创新,对那些时代感强的项目,只要有助于学生健康,就将其引进到教学竞赛中来.对于传统项目,要在方法上求变,使学生总感到新奇、充满活力,增强学习兴趣.

4 结论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论述,围绕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运用得当,将对完成体育教学目标和在其过程中活动乐趣是相辅相成的,由此可见,学生不愿上体育课有课程本身的原因,主要是教学方法的原因,也不排除隐形的学生和教师的原因.

〔1〕毛振明.体育教学方法选用技巧与案例[M].2009.

〔2〕毛振明.体育与健康课改论[M].2009.

G 807

A

1673-260X(2010)12-0125-02

猜你喜欢
体育课运动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体育课
不正经运动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