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人欲观”新解

2010-08-15 00:49冷金兰
关键词:本性圣人道家

冷金兰

老子“人欲观”新解

冷金兰

老子从分析人的本性入手,论证了欲望不是人性的内容;通过分析人欲的弊端,强调人应该通过节欲、寡欲来免除外在的祸害与不幸,保持人淳朴的本性。只有无欲、不争,万物才能顺其自然地发展。老子关于人欲的思想有一定的合理性,是其人性论的基础。深入研究老子的人欲理论,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老子;人欲;本性;不争

“欲”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在古代有想要、欲望的意思,它不仅指物质的欲求,而且还包括精神上的欲求。关于人欲的思想,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多数学者论述,其中儒道两家的人欲观最具有代表性。儒家的孟子荀子肯定人欲的合理性,并指出其消极的方面;道家以老子为代表,根据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正确地分析了多欲的危害性,进而主张“无欲”、“少欲”、“检欲”。老子的人欲观具有较强的社会现实性,具有坚实的现实依据,其思想不仅对个人修养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而且对于统治者治国安邦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今天,重新审视古代人欲观,尤其是老子的“无欲”、“无为”思想,对于学术界关于“人”、“欲”、“人欲”以及“人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欲,非人之本性也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人是动物的一种,具有各种基本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追求欲望是人和动物的本能和共性。动物都有基本的物质需要和情感需要,比如吃饱、穿暖、关怀、帮助等,这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动物的基本需求,是人不可缺少的合理的欲望。从人是动物、具有动物的一切本能的角度来说,基本的欲望是人的合理追求。所以,荀子主张“人生而有欲”(《荀子·礼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意义。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是有意识、有精神的动物,这是人这一动物所独有的。人有精神,相应地就会有精神追求,即精神欲望,这也是人性的内容。但是,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的欲望也是有限的。无止境地追求欲望,就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并造成社会混乱,因此,有限度地追求欲望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历史上提倡“节欲”、“无欲”的哲学家有很多,他们各自有不同的论述。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论语·里仁》)孔子主张用正确的方法去追求欲望,反对不择手段、无止境的逐欲行为。儒家朱熹在人欲观上比较极端,曰:“人之一心,天理有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朱子语类》卷十三)他认为,天理人欲不可两立,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道家同样有其系统的人欲观。老子“检欲”、“不盈欲”的思想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儒道两家的共同点是肯定多欲的危害性,认为多欲会使人类内部矛盾激化,造成混乱;主张通过节欲或寡欲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但是,老子的人欲观点与儒家也有不同的地方。如果说儒家强调“欲”为人的本性的一面,那么道家则侧重于强调“欲”为后天之情和外在之物;如果说儒家是致力于制定礼乐等伦理规范来节制欲望,而道家则重视超越欲望的一面。

老子系统地分析了人欲的负面影响,认为“欲”会“使民相争”、“使民心乱”,“欲”是使人性由善变为恶的根源。他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以达到不失赤子之心,止于至善的圣人境界。在人伦关系方面,老子主张“知足者富”、“与世无争”,达到和谐的社会安定局面。老子认为人的本来之性是一种赤子之心的状态,“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老子·第五十五章》)持守着本性的人就像处于婴儿般的初始状态——无知、无欲、无为,这就从侧面肯定了“欲,非人之本性也”。老子特别强调道的品性,认为人的本性也犹如大道一样的无为无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老子·第三十七章》)老子主张“无为、无欲”,反复强调“无为”的意义。这里的“无为”即自然,以自然产生万物、推动万物生长。老子所说的“无欲、无为”是万物和人的本然之性,人因无欲而减少矛盾,与世无争,清净逍遥。由此,在老子的哲学中“欲”不是人的本性,相反,“无欲、无为”才是人的本然状态。但是,我们深入分析《老子》原著内容就会发现,提倡“无欲、无为”的老子也不是完全地否定人欲,他所谓的“无欲”,重点是强调人应“超越”欲望,不可为人欲所控制。这种思想的主要目的和儒家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避免人被欲望所累,引起人们之间的纷争,导致社会混乱。但是,老子针对人类后天欲望的无止境增长而提出“无欲”、“寡欲”的主张,这就比较极端地否定了人的欲望。

对于老子的 “无欲”,我们应作深入的分析和发掘。表面上看,这种“无欲”与其说是对人的一切欲望的否定,毋宁说是对欲望的一种超越。虽然这种超越只能在精神上实现,但这种超越在老子那里,是对那些纷繁复杂的外界物质和情感的摆脱而保持一种清净无为的自然状态。总的来说,道家以“清净无为”为理论主旨,提倡“无欲”就是道家的必然之点。道家的理论目标是使人回归本来之性,超越欲望也就成了人复归本性的必然之路。

二、“欲乃致祸之根”:少私寡欲

老子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人性之所以有“恶”,是因为人后天有了“知”和“欲”,会采用智术以及争夺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欲望,这时人的本性就由原先的质朴转变为恶。他由此得出结论:欲望是产生恶的根源。老子主张纯朴,反对虚华;提倡无欲,反对多欲;并具体地分析了欲望的负面作用:在个人修养方面,欲是个人修养的“屏障”,强调“少私寡欲,见素抱朴”(《老子·第十九章》);在社会因素方面,“欲”是人性由善变为恶的根源,也是社会矛盾和社会混乱产生的根源。

世界是缤纷多彩的。随着社会文明的演进,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欲望的出现。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都是容易使人迷失的外物,令人神往。“外物”、“外欲”使人心发狂,使人失去理智,使人的行为变坏,最终会把人引向邪恶之道。生活需要物质与欲望来维持,正常的享受是合理的;但是如果过分追求、过于奢侈,就难免为外物所约束和牵引,从而为物所累、为欲所伤。圣人是明智的,“为腹不为目”、“去彼取此”,懂得摒弃欲望、获取实惠的需求,保持纯朴的本性。又曰:“祸莫大于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第四十六章》)祸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过失没有比贪欲更大的了。只有知道满足,才能永远满足。人要适应自然和社会,就必须知道“知足”;如果人人贪得无厌,索求无度,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就会发生争端,造成社会混乱,民不聊生。这里,老子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人与人相争、社会混乱的根源,都是由欲望引起的。“贪欲”会导致人性的泯灭和道德的败坏,是人类社会的倒退。“知足之足,常足矣”,这是极有道理的。

老子把人欲问题上升至政治问题,强烈指出了统治者罪恶的贪欲,“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老子·第五十三章》)老子从人欲层面揭露了统治者的罪恶与贪禁。统治者为了追求个人欲望,搜刮人民财富,不顾民生,这是人的欲望在作怪。欲望导致“暴政”,因此只有提倡“无欲”、“检欲”,才能达到“仁政”的和谐政治局面。这一思想对于当今“利为民所谋”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的发扬与实践具有理论基础作用,能够时刻警醒当今的执政人及领导者关心人民,注重民生。

如何做到“节欲”、“检欲”?老子提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老子·第三章》)人之所以追求欲望,是因为欲望可贵难求。老子给出的方法是:如果每个人都不去崇尚高贵财富,不去追逐它,从而就不会产生欲望。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人们不重视,就不会热心追求,执迷不悟。应该说,老子的“无欲”“检欲”观点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道德的教育有一定积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三、“无欲”乃成圣之道

老子的节欲思想是为其理论中心——“无为而无不为”服务的。老子思想的个人目标和归宿是使人成为至善的圣贤之人,而“见素抱朴”、质朴无欲是善性的本质要求,因此,“不盈欲”、“少私寡欲”就是回归善性、成就圣人的必经之道。

老子用无私否定了人的私欲,他提倡圣人应无私无欲,民也应无私无欲。《道德经》第十九章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在老子看来,圣人首先要是一个懂得知足的人,正所谓“知足者富”(《老子·第三十三章》),只有知道满足,才会逃脱欲望的迷网。“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第二十九章》)一个人如果过分追求欲望的满足,心智就会被蒙蔽,所以圣人不会过度追求奢侈的行为。因此,圣人不过于追求外欲,而是安于现状,保持其赤子之心。其次,圣人应是一个谦虚好静、与世无争的人。圣人具有大道一样“为公”、“无私”的品性,“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第十章》)“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老子·第十五章》)人的理智往往被欲望所牵引,而最难逃开的又是情欲、色欲、性欲的束缚,这些是人性的枷锁。只有圣人才能在欲望面前保持清醒与理智,才能挣脱人性的枷锁。“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腹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第八十一章》)说明圣人的高贵品行,不私自积累财富,不贪求欲望,大公无私,乐于帮助别人,不求功德,这也说明了人的本性之善在于无私无欲。

老子认为,保持质朴的本性、无为无欲,人民就会被圣人所化,达到天下大治。“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老子·第三十七章》)意思是说,道是无为无欲的,但它能达到无所不为,使万物归来。治国者如果能坚持这一原则,万物将自然化育,去掉欲望。自然化育之后如果仍有欲望发作,治国者就用“道”来镇服他。“道”具有根绝欲望的本领。根绝了欲望,万物就会安静,天下则大治。又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民众向善的关键在于圣人的引导,在于圣人做到“无为”、“无欲”。圣人以无为之道感化人民,人民就会向圣人那样保持质朴无欲。这里,老子强调了圣人的品行与精神对人民的感化作用,意在说明统治者以身作则、无欲无为,以纯朴的善性去教化和感化人民。老子充分说明了圣人的治国之道。

老子的“无欲”、“无为”是一种高尚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品格,是其人生哲学与处世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老子所说的“圣人之治”、“常使民无知无欲”是执政之正道;“无欲”是一种豁达的修养与智慧。老子的无知、无欲、无为最终是为其社会学说服务的,目的是使天下和谐。

总的来说,老子的无欲观点虽然具有一定的极端主义的特点,但是他通过把人性与人欲相联系、进而提出无欲为人之本性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哲理性;他对人欲弊端的分析是合理的、充分的。老子的人欲观对于学术界关于人性、人欲、德性的研究具有借鉴价值;他提出的“知足者富”、“少私寡欲”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对于个人修身养性和社会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罗伟国.永远的老子[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

B223.1

A

1673-1999(2010)06-0023-03

冷金兰(1985-),女,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039)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道家与生命哲学。

2009-12-08

猜你喜欢
本性圣人道家
保持本性方能异彩纷呈
官场圣人范仲淹
漫画道家思想
官场圣人范仲淹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论现象学时空的实践本性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本性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