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理论引入电子政务的路径选择

2010-08-15 00:45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湖北武汉430212
当代经济 2010年20期
关键词:电子政务公民供应链

○刘 征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 湖北武汉 430212)

供应链管理理论引入电子政务的路径选择

○刘 征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 湖北武汉 430212)

电子政务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共享、交流、协作为核心,以政务的信息流、工作流集成为基本结构,供应链管理理论本身解决的就是组织业务流程集成化的问题。引入电子政务供应链这一概念的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在于集成政务业务流程,从而将优质高效的服务提供给人民。供应链理论作为企业管理理论引入电子政务必须依赖于相应的路径。本文主要从理论基础、政策导向以及技术实现等三个维度探讨将供应链管理理论引入电子政务的路径选择。

供应链管理 路径选择 电子政务

一、理论基础

供应链理论应用于电子政务的建设有着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其理论来源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1、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建立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批判基础之上的。具体来说,新公共服务理论有七项核心主张。

(1)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即政府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公民表达和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而非试图在新的方向上控制或驾驭他们。其角色从社会的管理者转变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2)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追求公共利益,政府必须不仅仅致力于建立集体的共同的公共利益观念,还要创造共享利益和共同责任。政府的作用将更多地体现在把人们聚集到和谐公平的社会环境中,就社会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探讨,政府还有责任确保经由这些程序而产生的解决方案完全符合公正和公平的规范,确保公共利益居于主导地位。

(3)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即战略的思考、民主的行动,即符合公共需要的政策和计划,通过集体努力和协作的过程,能够最有效地、最负责任地得到贯彻执行。通过对公民教育方案的参与以及对公民领袖更广泛的培养,政府可以激发人们重新恢复原本应有的公民自豪感和公民责任感,而且这种自豪感和责任感会进一步发展成为在许多层次都会出现的一种更强烈的参与意愿。

(4)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即公共利益源于对共同价值准则的对话协商,而不是个体自我利益的简单相加。因此,政府不仅仅要回应“顾客”的需求,而且更要关注建设政府与公民之间、公民与公民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

(5)责任并不是单一的,即政府不应当仅仅关注市场,他们也应该关注法律,关注社会价值观、政治行为准则、职业标准和公民利益。

(6)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即公共组织及其所参与的网络,如果能在尊重所有人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和共同领导的过程来运作,它们最终就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7)公民权和公民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超越企业家身份,重视公民身份:与视公共资金为己所有的企业家式行事方式相比,如果公务员和公民都致力于为社会做出有意义的贡献,那么公共利益就会得到更好的实现。

2、供应链管理理论

供应链管理是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渐受到重视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企业内供应链管理,与企业间的供应链管理。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前提必须抛弃传统的管理思想,以系统的观念考虑问题。具体说来就是要把企业内部以及各个节点企业之间的业务看作一个整体地动态地功能过程,逐步形成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思维方法。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到四个主要领域:供应(Supply)、生产计划(Schedule Pl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主要指制造过程)、满足需求来实施的。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计划、合作、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零部件和成品等)和信息。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并且寻求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这两个目标往往有冲突)。

二、政策导向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出台,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不仅清晰地描绘了我国电子政务总体结构形态,而且指明了我国电子政务未来一个阶段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在总体框架的指引下,电子政务的服务、业务、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基础设施、法律法规标准化和管理体制等各方面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将显著提高,电子政务将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以上相关政策的出台是供应链管理思想引入电子政务的战略导向。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职能转变和体制改革的诸多方面,电子政务工程要按照统一的总体战略与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地科学组织和实施。以上政策的出台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要求以后的电子政务必须走上业务集成的道路。集成思想集成的含义是指建立统一的指挥中心,立足共性需求,面向综合管理业务,通过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集中管理数据中心、交换中网管中心、安全认证中心和备份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管理的指挥体系,对各部门外部信息流的横向交换,进行统一协调。这种协调主要体现为,统一设置网上部门间信息交换的标准(含技术和信息标准);统一确立信息文换的动力机制,通过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各种手段,强化横向的信息集中和共享,打破部门间相互隔离和封闭的局面。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一站式服务理念

一站式服务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为了提高效率,在某个指定地点同时完成以往需要多个地点多次完成的服务。为了方便招商引资,我国很多地方政府都实现了企业注册等一系列的一站式服务。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一站式服务也开始电子化,如美国的第一政府、新加坡的电子公民等。一站式服务是电子政务中的一个重要应用,也是展示电子政务作用、加强用户与政府机构交互的重要途径。

一站式服务应以公众的需求为出发点,把各政府部门的相关职能整合在一起,通过统一的入口为公众提供服务。然而,在我国的政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政府职能部门常常根据自身的情况与需要,采用不同的技术和体系结构来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这些跨平台异构系统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和业务孤岛,这就给各个部门的业务协作和信息共享增加了很多的困难,也给一站式服务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一站式服务将政府的公共服务集成在一起。实现这种功能主要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首站式服务,或者是一门式服务。用户在当前的统一入口中,可以找到各项服务的说明和指导,当用户请求服务的时候,系统引导客户连接到相应的政府网站上。因为客户需要到具体的政府部门网站上进行第二站的操作,因此这种服务方式称为第一站式服务或者一门式服务。这种方式要求客户可以连接到所有政府部门的网站上,业务部门的政务系统暴露在Internet环境下,安全性无法进行保证。这种方式开发简单,实施方便。

第二种方式是服务中心方式。政府的各个业务部门把自己能够提供的公共服务,全部在物理大厅的一站式服务器上重新进行部署和开发。当用户提交服务请求时,服务器自动调用本地的服务进行处理。在这种方式下,一个政府部门的业务会分散到本地的业务系统和服务中心上,操作时需要在二者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功能切换;同时由于部分业务操作和公众服务都由一台服务器提供,这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安全性降低。服务中心方式的一站式开发工作量大,其优点是用户操作方便,响应速度快。

第三种方式是真正的一站式服务。在一个入口节点,分布式地集成了各个政府部门业务系统中的公共服务,实现跨政府部门的协作服务。用户提交服务请求后,一站式服务系统根据该服务的定义,分别启动各个业务部门的应用系统过程进行处理。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对于用户是真正的一站服务,对于各个业务部门,主要仍然在自己的业务系统中进行操作,保证了操作的方便性以及系统的安全性。

[1]朱正威、冯波:供应链管理思想在电子政务发展中的应用[J].中国行政管理,2005(10).

[2]王兆雄:我国政府信息化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信息化与网络建设,2007(2).

[3]汪玉凯: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的五大特征与十大趋势[J].中国信息界,2007(2).

[4]付钢:谈政府供应链管理[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4(3).

book=62,ebook=23

猜你喜欢
电子政务公民供应链
论公民美育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十二公民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