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诚信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010-08-15 00:47李英宏
关键词:忠信道德修养荀子

李英宏

(武警哈尔滨指挥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哈尔滨 150070)

论儒家诚信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李英宏

(武警哈尔滨指挥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哈尔滨 150070)

中国传统的儒家诚信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无论是从思想内容上,还是从积极入世的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上,它都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价值。儒家诚信思想有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形成和谐友好的人际环境;有助于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助于树立政府的诚信形象,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助于促进市场良性运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儒家诚信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一、儒家诚信思想的基本内涵

诚信作为一项重要的道德规范,一直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道德要求。它在人类个体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整合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对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产生着重要作用。

1.诚信是立命之本,是个体道德的基石。孔子把“信”看成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品德。他认为,一个人如果在人际交往中言而无信,靠欺骗生活,那他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同时,他强调诚信的力行意识与实践品格,对言行一致、躬行实践高度重视。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1]荀子对诚信道德也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他认为,诚实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即“忠信以为质”[2]。人们只有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做到讲诚信,才会处处受到欢迎,反之,很难有立足之地。

2.诚信是交友之道,是人际交往的准则。儒家把“信”看做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孔子强调,与朋友交往应该信守承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际交往的和谐;孟子则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之说[3];董仲舒更进一步把“信”与“仁、义、礼、智”加工改造成为“五常”,并以此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儒家视诚信为交友之道,并主张“择良友而友之”的交友原则。如“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以及君子“义以为质”、“和而不同 ”等。

3.诚信是经商之略,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中国古代有“信者储也”的说法。意思是说,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积聚更多的财富。事实证明,在经济活动和商业经营领域,只有遵循诚信原则,以诚信为本,信守承诺,诚实无欺,才会赢得信誉,赢得市场,获得最大效益。荀子把诚信规定为各行各业都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他说:“百工莫不忠信而不矣”,“百工忠信而不,则器用巧便而财不匮矣。”“农夫莫不朴力而寡能矣”,“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在荀子看来,只有商人、农民、教师都讲诚信,生产才能发展,生意才能兴隆,教育才能兴旺,一切事业才能成功。可见,诚信对于事业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4.诚信是治国之基,是国家强大的根本。“信,国之宝也”。儒家认为,诚信是治理国家的根本。《论语》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认为,在军备、粮食、民众的信任这三大治理国家的条件中,民众的信任最为关键。当政者可以没有饭吃,政府也可以去掉军备,但却不能失去人民的信任。儒家强调当政者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更强调当政者在政治践履中带头讲诚信,为民众做表率所产生的巨大示范作用。荀子说:“故上好礼义,尚贤使能,无贪利之心,则下亦将綦辞让,致忠信而谨于臣子矣。”“上者下之本也,上宣明则下治辨矣;上端诚则下愿悫矣,上公正则下易直矣。治辨则易一,愿悫则易使,易直则易知。”可见,当政者的表率作用是实现社会诚信的关键。

二、儒家诚信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

1.儒家诚信思想有助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形成和谐友好的人际环境。儒家学者对于诚信在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貂之邦行矣。”“忠信端惠,而不害伤,则无接而不然,是仁人之质也。”这都说明,诚信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修养,是个体道德的基石。同时,儒家也把诚信看做是实现人际和谐的重要保证。因为,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类要发展、社会要稳定都离不开和谐的人际环境,而儒家的诚信思想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内耗和摩擦。人与人之间如果讲诚信,就可以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各种不确定的风险和代价,从而大大降低社会的运行成本,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各项事业的成功。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信任、信守诺言,才能平等相处、相互协作,在实现个体利益、他人利益的同时,也使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所以说,儒家的诚信思想对于促进人们关系协调、和谐共进,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

2.儒家诚信思想有助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就必须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特别要吸收儒家诚信思想的精华。将儒家诚信思想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无论是理想信念的树立、道德情操的培养,还是行为规范的养成,都需要发扬诚实无欺、讲究信用的儒家精神。

3.儒家诚信思想有助于树立政府诚信形象,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儒家历来重视政府诚信建设,孔子强调“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他认为诚信是治国之本,是国家的生命之所在。荀子同样重视诚信对于治理国家和改变社会风气的作用。他说:“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上下相信,而天下莫之敢当。”因此,我们要用儒家的诚信思想,帮助各级领导干部提高诚信水平,培养诚信品质;帮助他们自觉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帮助他们真心诚意维护群众利益,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可以说,儒家的诚信思想对于强化政府诚信,自觉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很好的思想资源。

4.儒家诚信思想有助于促进市场良性运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儒家重诚信、讲信誉的传统,应该成为现代企业的立业之本,成为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讲究诚信,可以大大减少市场交易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为市场交易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但是契约合同的订立,需要合作双方的诚实信用,契约合同的履行,更需要合作双方的真诚实意,否则,无论经济法律制度多么完善,契约合同多么详尽,最后都将成为一纸空文。事实证明,市场主体的诚信度越高,履约程度就越高,也就越有利于市场经济的有序稳定发展。反之,市场主体的诚信度越低,对市场经济的破坏性也就越明显。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诚信、讲信誉的品格,也有利于一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环境的形成。诚信是市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通行证,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一个国家国际形象的重要标志。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市场经济有序、健康运行的道德基础,市场经济愈发达,就愈需要讲究信誉的儒家诚信精神。

[1]李泽厚.论语今读 [M].上海:三联书店,2004:130.

[2]张觉.荀子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30.

[3]杨伯俊.孟子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1996:149.

On Confucian Thought about Hones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L I Ying-hong

Chinese traditional confucian thought about honesty abounds with rich connotations.Whether in the mentality and content or in the positive desire into the actual life and the strong social responsibility,it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Based on Confucian thought about honesty,we can improve personal moral level to form a harmonious and friendly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itizens’morality to build up the honesty image of the government,build up the honest image of government to keep the society developing steadily and harmoniously.And the well-balanced circulation of the market and the consummation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lso has a closely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nfucian thought about honesty.

Confucian thought about honesty;the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construction

G64

A

1008-7966(2010)01-0156-02

2009-11-23

李英宏 (1977-),女,黑龙江富裕人,讲师,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曲占峰 ]

猜你喜欢
忠信道德修养荀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和谐
旁观者之眼:外媒视角下的吴忠信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
联墨双馨
十室之内,必有忠信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