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路径研究

2010-08-15 00:43桂万保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受众

桂万保

(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北京 100024)

·政治法律研究·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路径研究

桂万保

(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北京 100024)

转型期的中国呈现出社会意识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态势。为此,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要求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广大群众中普及,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同时尊重社会意识多样化。从传播学角度切入,以传者形象的塑造、接受主体的细分、传播方式的整合、传播语言的转化为研究突破点,来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以期达到最佳传播效果,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组织传播;柔化

社会的剧烈变动,结构的加速调整,价值的多元呈现,文化的纷繁复杂,使当下中国充满生机,同时也让人忧思,一旦“这种分化超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可以承受的主导范围时,则必然会导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体与主导地位的丧失”[1]20基于此,我们党审时度势,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向大众普及,弘扬主旋律,主导社会思潮,重塑价值观念,坚决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隐含着一个传播过程,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给广大群众。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传播给人民群众,并入耳入脑?现在已是数字化时代,民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也更多地参与互动而不是被动灌输。所以,“魔弹论”已不合时宜,我们只能面对现实,承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春风化雨地传播党的最新理论。为此,我们要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过程,对传播主体、接受主体、传播方式、传播语言进行深入研究,切切实实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期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一、传者形象的塑造

“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2]35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对象(受众)是广大群众,而相对于受众的传者(传播主体)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或拥有传播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人或组织,如党员干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专家学者、党的媒体及党和政府的组织(部门)等。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所说的传者形象类似于党员形象、干部形象、学者形象、媒体形象、政府形象等的代称,其涵义更多指涉道德情操、廉洁自律、遵纪守法、公正透明、勤政为民等方面。从传播学来讲,良好的传者形象能够赢得群众的信任、敬重、支持和理解,有助于达到最佳传播效果。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议程上,良好的传者形象能够使群众易于接受党的最新理论,反之,如果党员、干部、学者、媒体和政府等形象受损,将会招致信任危机,群众也会怀疑其传播地位的合法性。

日常生活中,百姓在谈论一个人、一位官员、一个部门(组织)或一个地方时,往往就是从形象(印象)开始,而形象(印象)常常成为评价一个人或组织(部门)好坏的重要尺度。我们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都很重视自身形象。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和政府一心为民,甘于奉献,党员干部的形象在群众心中都是光辉高大的。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多次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以身作则非常重要。”[3]124我们党员干部一直都注意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如今,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下,我们有些党员干部迷失了方向,政治觉悟降低,甚至违法乱纪,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某位干部曾对记者说:“你是为党说话,还是为老百姓说话?”可见其政治素质之差。此类事件经由媒体放大,干部形象遭到破坏,群众对此有所微词。我国的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为党和人民服务,二者是统一的,但现实中往往有人将二者对立起来。我们媒体的舆论监督是“俯视型”的,即同级别的媒体不能监督同级别的党委和政府,只能是中央级媒体监督省级党委和政府,省级媒体监督市级党委和政府……因此,媒体有时不能在第一时间开展监督批评,常常放些马后炮,这大大降低了媒体在百姓心中的公信力。另外,我们媒体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这是正确的,但媒体往往正面宣传过度,又对报道的典型无限拔高,给人造成不可信之感。近年来,少数的党和政府组织(部门),被曝借考察之名出国公费旅游,这同样损坏了自身形象。最后连我们的学术研究及教育机构都不甘寂寞,也被曝学术腐败、学术剽窃,还有少数专家学者偶尔说些雷人之语等,这让原本是正义和良知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也蒙上了一层阴影,失去了群众的完全信任。

虽然上面讲到的只是少数现象,但在数字化时代,一个事件能够快速复制放大,容易给人们造成整个社会都是这样的想象。如果我们的传播主体给百姓留下如此形象,我们的党员干部、专家学者,我们的媒体和政府部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不论有多么高超的传播技巧、用多么动听的传播语言,也难以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让群众入耳入脑。

因此,传播主体的形象一定要维护好,干部要清廉爱民、德政兼修,媒体要公正透明、敢于监督,党和政府的组织部门要为民办事、节约经费,学术研究及教育机构和专家学者应秉承正义和良知的传统。如果传播主体的形象已经受损,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而要积极修补形象。首先,不论个人还是组织,要敢于承认错误,接受群众或媒体的正确批评,并本着实事求是精神,立即改正错误。其次,我们要重新建设自身形象,走出原来的阴影,而且还要让群众看到我们的进步。再次,媒体在报道负面形象时,应注意平衡报道,给犯错方有说话权利,同时对存在的正面形象也要加以报道。另外,媒体应对报道的事件配发针对性的评论,正确引导舆论。

二、接受主体的细分

所谓接受主体,就是受众,现在我们越来越重视受众,更有甚者提出受众中心论。过去,我们是传者本位,特别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时,我们常常认为这是一个政治任务,传达下去就行了,受众被看成是刻板的宣传对象。“‘宣传对象’受众观的历史局限性在于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过于急功近利,只注重眼前效果,不考虑长远效果;只注重人的政治觉悟的提升,不注重人的精神品格的全面发展。”[4]32今天,我们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仍然有很多人或组织还认为这是搞宣传,这种认识完全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停留在政治层面,而是注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如果我们还抱着老观念,难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群众的文化自觉。所以,我们应重视受众,研究受众,为了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我们还要细分受众。“受众细分就是为了使我们清楚地认识接受对象的同时,还需要对他们表示尊重和理解。”[5]34唯有此,我们才会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过程中,接受主体主要是广大群众,如工农群众、青少年学生、知识分子、机关职员(包括国企员工),还有其他性质的公司员工和自由职业者等。我们把接受主体细分后,根据不同群体特征,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工农群众一般文化程度不高,思想淳朴,我们应以通俗易懂的日常语言、以生活中的事情为例,直截了当地表达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少年学生具有思维敏捷、视野开阔、思想独立、偏爱新媒体等特征,所以,我们可以运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结合青少年的个性发展,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还可以就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来讨论、引导他们的思想认识;平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平等的姿态,用青少年熟悉的语言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情有理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传播的有效性。知识分子文化程度较高、思想独立、具有理论水平,我们在传播时,应以开放的理念来相互交流、探讨,站在一定的高度把握全局,以理服人。机关职员都是在组织内,能够集中讨论学习,也能够实行强制性学习。私企、三资、外资的中国员工和自由职业者,一般有较高的文化程度,思想比较开放,接触互联网等新媒体较多,可以借媒体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接受主体的细分,也是人性化传播的需要。

三、传播方式的整合

如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有别于一般的传播,其传播内容具有意识形态性,传播主体是或多或少带有官方色彩的个人或组织,接受主体的身份多样、年龄跨度大、文化差异大,这决定了传播难度大,弄不好就成了千篇一律的刻板的宣传。宣传能产生效果,但在数字化时代,宣传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有时还会产生负效应。根据我们对传播主体、接受主体的分析,结合传播内容的特点,我们采取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结合的方式较为理想,而这当中包含着人际传播。“组织传播是指特定组织围绕其本身目标,与组织成员、其它组织及社会环境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6]121组织传播具有互动性强、传播对象特定、场合正式、强调等级、以指令式来强制执行、依靠人际传播等特点。大众传播是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具有单向性、传播对象不特定、场合不特定、不强制灌输、注重引导、追求“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等特点。

组织传播的特点表明,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它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在对机关职员(包括国企员工)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时,组织传播具有优势,一方面,这是属组织内传播,能够管理和掌握;另一方面,机关职员(包括国企员工)纪律性强,政治觉悟和文化程度较高,组织传播容易被他们理解、接受。组织传播互动性强,依靠人际传播能直接产生作用,这对都在一个组织内工作并彼此熟悉的机关职员来说,组织传播是可行且理想的。我们要注意的是,在组织外传播时,特别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应掌握分寸,避免成了强制性灌输。在课堂上,老师对青少年学生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组织传播,需强调的是,我们应根据青少年学生的群体特征,采用适当的传播技巧,这在接受主体的细分里已阐述过,但互动性和人际传播这两个优点不能放弃。今天,大众传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然要利用大众传播的方式来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我们要利用身边热点事件或大家感兴趣的问题,抓住大家的注意力,巧设议程,借用人际传播,以“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方式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而这过程中可以利用舆论领袖进行二次传播。需强调的是,我们要紧抓大众传播的主动权,不能为迎合受众而放弃立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传播的根本内容,传播技巧是为内容服务的。

四、传播语言的转化

在直播汶川大地震时,中央电视台的赵普不禁落下男儿泪,广大观众不仅没有责备,反而是一片认可的声音。事后赵普说:我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传媒人。这说明传播是需要投入感情的,但要分清场合,把握好情感尺度。我们以大众媒介来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应秉持严肃活泼的宗旨,传播语言的表达要与内容的严肃性相符,同时应有人情味,语态要谦和,本文称之为传播语言的“柔化”,因为传播语言不能老是硬邦邦的拒人于千里之外。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语言的柔化,实质是传播观念的平等化,而不是高高在上地说教。有学者称,硬新闻没有可读性,因而提出“硬新闻软化”的观点,在此,笔者之所以用“柔化”而不用“软化”,一是因为传播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要坚定,不能“软化”,而“柔化”更恰当;二是“柔化”具有“和风细雨”的特点,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而不是“暴风骤雨”似的运动式宣传。热情高涨但不能持之以恒,也难以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传播语言的另一个转化就是大众化。当人们一听到“理论”一词时,就觉得高深莫测,似乎离百姓的生活很远。实际上,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我们享有的物质财富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实现的,我们国家的发展也是在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面向老百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讲解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毛泽东曾说过:“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7]841言下之意,大众化就是要我们的传播者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学习群众的语言,了解群众的想法,并用群众所熟悉的日常语言向他们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路径,是为了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传播给广大群众,以先进理论武装群众,这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也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路径研究是有现实意义的。

[1] 张治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J].社会主义研究,2004(5).

[2] 蒋均时,张博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渊源和科学内涵[J].云南社会科学,2009(5).

[3]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 唐弦,朱费伽.受众研究30年回眸[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5).

[5] 於贤德.受众细分应该成为节目创新的基本理念[J].汕头大学学报,2007(2).

[6] 胡河宁.组织传播研究的学术路径[J].学术研究, 2007(1).

[7]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Study of Communication Path on Making Marxism Popularity of Contemporary China

GUI Wan2bao

China’s transition shows diversity of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values diversity trend.To this end,the 17th congress report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learly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carrying out outreach activities about sociouist theoretic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moting the popularity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strategy to seek to Marxism in China’s latest theoretical results of the popular masses,uphold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unified while respecting the diversity of so2cial consciousness.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m popular realiza2tion of the pa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specifically,research breakthrough is communicator image,audience subdivision,communication mode integration,communication language transformation.

Marxism popularity;communication path;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soften

G206.3

A

1671-8275(2010)04-0001203

2010-04-16

桂万保(1977-),男,安徽南陵人,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报刊理论。

责任编辑:之 者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受众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