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研究

2010-08-15 00:50刘秋顺马丽张耀文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23期
关键词:责任信息企业

□文/刘秋顺 马丽 张耀文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研究

□文/刘秋顺 马丽 张耀文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一直是资本市场实证研究的热点之一。许多国家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方式做出了规定。近年来,我国也逐步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提上议程。本文在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提出相应对策。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一直是资本市场发展中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研究热点。在我国,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企业逐步意识到披露有关社会责任的信息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是其在我国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现状

1、相关法律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规定。2005年10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说明企业在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强化了公司的社会责任。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6年9月25日正式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该指引明确提出了上市公司应对职工、供应商及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承担起应尽的责任。这意味着我国上市公司已经率先引入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2008年我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颁布的《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要求我国128家中央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书,披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但对128家以外的企业并无具体法律规范。

2、社会文化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在我国,大多非上市公司追求的是企业的短期效益,不愿增加承担社会责任的支出;同时公民对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对社会责任信息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所以,社会没有形成企业主动与被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文化。

3、社会中介机构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监督情况。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协会也不会强制性地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进行审计。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还没有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般价值取向。

4、企业自觉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情况。尽管国内一些企业已经做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先行者,如国家电网公司在2006年就已经发布了《国家电网公司2005社会责任报告》等。但大多企业不愿承担社会责任,截至2009年,我国企业共计发布了仅631份社会责任报告。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关的社会责任信息零星地分布在年度财务报告中,且信息量极少。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欠缺。我国政府目前尚未出台有关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的准则、规则或规定。虽然2008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对中央企业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做出规定,但是对于非中央企业仍然没有法律规定。即使在企业法、税法、公益事业捐赠法以及合同法等法规中有一些关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规定,但是对其履行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也没有具体的规定,这就导致了很少有企业对社会责任信息进行披露,就算有所披露,信息也不全面。

2、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性不够。在我国,许多企业将利润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的唯一目标,从而忽视了企业的外部效益及社会价值。企业对于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维护整个社会的利益缺乏自觉性。在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指引下,政府盲目追求经济发展指标化,对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考评主要以经济指标为主,很少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指标,这是导致企业经营者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淡薄,使得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严重不足。

3、社会中介机构监督手段缺失。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不能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会计准则委员会从企业报告中规定了财务报告的披露内容、方式、方法,而对其社会责任信息也没有相应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审计中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审计,没有规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进行审计。其他的非政府组织,存在种种不足和缺陷,数量少,远没有形成独立的制约力量。所以,社会中介机构监督手段缺失。

4、企业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充分。由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导致企业在信息披露过程中,也难以准确界定其应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因而在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进行披露时,由于对社会责任认识不到位,导致披露的内容也很不全面,很少有企业对与自己相关的社会责任进行全面的披露,大部分企业提供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还远不能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社会责任情况的需求。根据统计资料,我国企业现有会计报表体系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如人力资源信息、生态环境信息、员工福利信息等情况反映不足,几乎没有一家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比较全面地对上述信息进行披露。特别是钢铁、冶金、化工材料、煤炭、造纸等行业,污染比较严重,且要消耗大量资源,然而这些行业的企业年报中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很少。

三、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的对策

1、完善法律体系,使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有法可依。政府要完善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快企业社会责任立法;适时调整有关企业的法律,明确规定企业社会责任,增加相关内容,强制披露其承担社会责任的信息,并依此来考核企业的绩效。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提供法律依据和规范。

2、建立良好的社会文化导向,促使企业加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谐社会要求企业不仅要对股东负责,还要对职工、供应商、顾客、消费者和社区居民等利益相关群体负责,企业要与各利益相关群体形成互惠合作及互相信任的关系。通过提高公民对企业社会责任认识,形成公民对企业的监督,从而加强企业积极主动地对其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通过这种监督方式逐步引导企业自觉披露承担社会责任的信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最终将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价值取向,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将很难生存下去。作为企业本身,决策时要更多的考虑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要照顾到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承担起与其能力相匹配的责任,要考虑如何在企业社会责任浪潮中树立负责任企业的良好形象,使及时全面地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成为其自觉行为。

3、加强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使企业加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加强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交易所、会计准则委员会、注册会计师协会等的监管作用。首先,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上市公司必须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情况,迫使上市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采取积极的行动。证券交易所积极参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明示或暗示企业应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其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必须获得与财务报告同等的地位和分量,包括必须进行独立的审核。注册会计师协会对企业社会责任展开审计,社会责任审计是评价与报告那些在传统的企业财务报告中没有涉及社会责任方面的企业成果及影响,旨在全面、广泛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督促各方面的工作,保护各企业相关者的利益。当然,来自企业外部的对社会责任审计机构也可以是环境保护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等社会公共利益监督机构。

4、合理界定企业社会责任范围,规范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规范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首先应合理界定企业社会责任,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为至少包括:对政府的责任、对周围社会的责任、对职工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的责任等方面。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

[1]李爱莉,朱小梅,杨丽娟,刘爱英,高静.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研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

[2]罗国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的问题与对策.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0.

[3]毛洪涛,张正勇.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会计之友,2010.2.

[4]沈洪涛.公司特征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07.3.

[5]刘秋顺,马丽,刘秋娣,张耀文.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与形式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0.8.

F27

A

猜你喜欢
责任信息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