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院校创业教育模式探讨

2010-08-15 00:47汤小波
河北职业教育 2010年3期
关键词:技能院校职业

汤小波

(滨州市技术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这种人应具有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对于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来说,创业教育与专门培训又联系在一起,通过培训,为其提供急需的技能、技巧和资源,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显然,创业教育不同于以往的适应性、守成性教育,而是注重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提高。创业教育通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使其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的改善。

一、目前传统就业教育及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缺陷

目前,我国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学生的目的是适应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从这一目的出发,为满足劳动力市场不断变化的需要,提高学校的一次就业率就成为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和目标,就业率也就成为职业院校之间展开竞争的重要筹码。在此前提下,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根据一定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本专业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形成比较强的应聘能力,从而最终使学生能够在劳务市场上取得一份合适的工作。这种学校培养学生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就业的教育,其实质就是就业教育。

1.学生过分依赖于劳动力市场。在就业教育的模式下,学生一踏进校门就对未来的职业,甚至某一岗位有着固定的期望,并围绕着这一职业认同而学习某一专业和技能,塑造自身。毕业前相当一段时间则忙于应聘,就业已成为学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唯一目标。可见,受就业教育模式的约束,学生在自己的职业命运定位中具有很大的被动性。

2.学生的专业和技能具有局限性,自身素质具有单一性。学生的专业自进入职业院校开始,就固定下来了,一般情况下,不能更改。且不论所学专业是否是其自愿的选择,是否适合于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单就所学专业本身来说,课程设计具有十分强烈的狭隘性。除知识接受范围十分有限外,技能方面发展也明显不足。这种特别强调专业,为了专业不惜许多课程内容重复、陈旧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素质无形中具有单一性。学生的这种局限性和单一性在未来择业中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除了自己的专业外,别无选择。而实际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育成型,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人才是大量复合型人才,起码应当是一专多能。

3.高校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与学生的被动性相联系,教育方面也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学校对专业的设置往往滞后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由于对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研究不足,毕业生在某一职业领域常常供大于求。在教育体制改革仍然落后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仍受到相当程度限制的情况下,学校在与此有关的许多方面的创新功能缺乏,也必然加剧上述矛盾。

二、创业教育的特点及优势

1.创业教育下学生的专业和技能在创新性的基础上具有开放性,自身素质具有复合性。创业教育中的学生,首先应具备创新性。这里的创新性概念,不是指单纯的发明创造,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学生接受和训练的应当是本专业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教师传授的不但是本专业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更应该是学习和工作的方法,应该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业精神上下功夫。其次,学生不应当在本专业上进行知识的闭合,而应当在掌握本专业知识基础上,开放性地汲取对创业教育所有有用的知识。因为一个创业者,不但应当有一定的本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更应当有管理、法律、营销、财会等所有与企业经营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2.创业教育下的学生具有职业选择的主动意识,可以不受劳动力市场的牵制和约束。在创业教育的模式下,学生自进入学校开始,就不再存在对自己未来职业的迅速强制定位。专业只是自己未来变换社会角色的出发点和创业前提。如此,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对学生的职业命运并不存在绝对的影响。这样的人才即使在就业市场上,也将十分受欢迎,因为他们有着就业教育模式下难以具备的职业主动性和创新性。可见,创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不再过分被动地依赖于劳动力市场,可以不受劳动力市场的牵制和约束,能够利用自己的所长,充分把握自己的职业生涯。

3.创业教育更强调学生的主动精神。创业教育十分强调培养人的主动精神,即“自学”、“自教”和“自做”。前两项反映的是学生个人的主动学习精神,后一项反映的则是学生个人的主动实践能力。创业教育培养的“三自”人才,会学习、会做事,两者高度统一。

三、职业技术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以培养各类职业化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它和创业教育的目标、内容和途径密切相关。但是,旧的职业教育观把职业教育仅仅看成是一种就业技能教育,这就难免导致培养目标偏窄、教育要求偏低、教学内容偏专的倾向,培养的学生虽掌握了一技之长,但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而且许多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工科专业的学生也都将本专业的技能学习看得非常重要,大专生以前可以凭娴熟技能来作为应聘的优势已不存在。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种职业教育观显然已经陈旧,这种办学模式也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应该拓宽思路,走职业技术教育与创业教育双向融合、职业技术素质和创业素质同步修炼的路子,培养出既能就业又能创业、既有专业特长又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缓解就业压力,创造新的就业岗位。随着我国扩招大学生陆续毕业,就业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许多热门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会陷于一定的困境。虽然有的学校声称有80%甚至90%以上的就业率,但问题是,这是不是有效的就业率。因为大量的学生为了目前能够就业,或者学校为了单纯提高就业率,促使大量的毕业生进入了一些很不相适宜的单位,几个月或一年的时间后他们又自动离职。对此,职业技术院校应更新教育观念,用两只眼睛看市场,一方面关注就业市场,另一方面关注创业市场,并将两个市场联系起来统筹思考。加强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不仅能缓解就业压力,而且会因毕业生广开创业门径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2.调整职业技术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技术教育面向就业市场,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是普遍认可的定位。但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这一定位也受到了挑战。形势的发展要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拓宽服务领域,调整教育定位,同时面向就业市场和创业市场。职业技术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随市场的变化而调整,培养具有创业和职业素质的两用人才。

3.促进职业技术院校教学体系改革。以培养具有创业和职业素质的两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引擎,职业技术院校教学体系也必将重构再造,使教学体系的设计更具适用性和实用性,各种教育资源的重组更具人性化、个性化和特性化。在教学体系设计上强调跨学科课程的教学整合,即职业技能、技巧课程与创业、创新课程的整合,课堂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的整合。

四、职业技术院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职业技术院校实施创业教育,关键在于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实施中,有必要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增设一些创业教育课程,并在原有的相关课程中融入创业教育内容,在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创业经营方面的内容,使学生不仅掌握专业操作技能,而且能在社会生产、市场营销、规划运筹、社会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锻炼,提高创业能力。另外,要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使教学方式更加具有创业教育的特色;将人文精神教育与职业化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将创业、创新意识培养与职业规范实训结合起来,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1.把创业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门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创业教育要求所有教学科目均体现创业教育思想,如教师应该能够讲授企业语言或教授通过国际网络与其他国家做生意的方法;企业管理教师能够将企业家的过去和现在的状况介绍给学生,通过解析杰出企业家成功的案例,使学生了解企业家失败之后获得成功的原因;在商业、市场、数学等课程中,将创业教育渗透到商业成本、利润概念、资金流动计划、收入记录、价格结构、税收、市场分析等内容中,使学生具备创业的基本素质。

2.开设体验课程,强化实践活动。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必须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创业心理特征,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创业体验课程的具体实施,可在指导教师带领下,通过仿真情景模拟、现场真情体验,以实践模拟、实训操作、社会调查和实习等形式展开,也可请有创业经历的企业家和私营业主来校讲学,带学生观摩实习。

3.教材建设、教学方式应体现创业教育特色。在就业型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材建设和教学方式的目标强调易懂、易会、易用的特色。新的教材、教法体系,要求将创业素质教育融入职业教育,在教材的规划和教学方式的运用上应体现创业教育特色。

4.建立创业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创业教育社会基地的建设,可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创业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职业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的深入改革。开展创业教育社会基地建设的目标:一是创造多元的教育环境,让学生适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增强创业意识。二是开拓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教育路子,让学生带着书本知识去检测自我能力,发展专业特长,提高创业能力。三是挖掘教育资源,提高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

因此,必须探求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效结合点,构建创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双向融合的办学模式,把创业教育融入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形成从培养目标、人才素质结构到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性教学活动等诸方面全面融合的一体化的新体系,努力开创各具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形态下的创业教育模式。

[1]阎立钦.培养创新能力推动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1999,(10).

[2]彭钢.创业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陈良堤.高职学生就业问题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7,(23).

[4]张国基.创新培养模式成就学生就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6).

猜你喜欢
技能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