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课程的选择*
——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

2010-08-15 00:52张雅珍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数控技术素质教学内容

张雅珍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工程管理教学部,陕西 西安 710119)

【远程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

网络环境下课程的选择*
——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

张雅珍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工程管理教学部,陕西 西安 710119)

从世界和我国的远程教育发展趋势来看,计算机网络远程教育将成为一种主导的远程教育形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学习社会化、终身化的要求,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必将成为远程学习的时代发展走势。本文以“数控技术”专业教学为例,从课程的选择上进行了探讨。

网络环境;课程;选择

在网络教育时代,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如何拓展,是必须解决而多年又未能圆满解决的实践问题,也是难以回避的理论挑战。总体思路是要在提高教学质量前提下,构建并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及其运作机制,把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作为基础建设加以推进。经过各方面几年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如陆续开发了远程教学平台、网上考试平台、网上管理系统等教学管理应用软件,开发了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天网地网结合,三级平台互动”的网络教学环境初步形成,使网络环境下的现代远程教育基础建设有了根本改观。

但纵观目前的网络课程教学,对网络环境下适宜课程的选择还缺乏应有的体验,从笔者所从事的数控技术专科的教学来看,完全网络环境下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首先是对教学内容和实验目标的精心设计。课程设计方案的出发点,是注重情感交流基础上的教学交互,双向视频教学内容安排、师生讨论的问题、网上作业评判,无不围绕着教学交互而进行。特别是对每份作业评判的批注,教师都要将作图的痕迹保留,这同那种仅仅划出对错符号的作业判别方法,自然不能相提并论,所谓个性化的教学服务,也会因此落到实处。

一、网络环境下适宜课程选择的影响因素

影响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因素是什么?笔者认为师生之间的交互仍然是教学过程的核心,而关键点则是学习过程的落实。远程教育理论提倡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这是符合教育发展的新观念,不要说远程教育,即使是传统教育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它同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趋势是同源的,因而是社会发展潮流的一部分。问题在于,远程教育由于师生之间“准永久性分离”的特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否落实才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正如西方现代远程教育专家反复提到的,如果学生睡懒觉和缺乏学习动机,再好的教师与教材也不会产生好的学习效果,可见学生才是教学三要素中的核心要素。

实践环节在工科教育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远程教学中的实验,则是一个亟待开发的新课题。远程实验中,由于既需要一些仪器、设备,又需要实验学生的参与,要求有双向信息传输的特殊的实验装置,其难度远超过远程课堂教学。例如,传统的《金工实习》课程,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制做、加工零部件。而在远程实验中,学生只能采用计算机仿真实现,它不能完全替代实际操作过程。解决的方法是学生就近在其他工科院校的实验基地完成实验。而《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等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的实验,目前远程实验实现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遥控实验;另一种是仿真实验。遥控实验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通讯方式,将实验室内真实的实验设备及控制系统,转换成图像声音、状态等传输到远端的学生计算机中,参加实验的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中摇控操作实验室中实验设备,对实验设备进行编程、校对、启停、监控等操作。而学生执行操作的结果又实时地回传给学生,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可以取得在实验室做实验相同的效果。

仿真实验采用虚拟仪器和设备的方法,在计算机上用软件模拟仪器、设备、元器件等实验器材。实验的学生在登录虚拟实验室后,可以充分利用虚拟器材库中十分丰富的实验器材,根据实验要求进行组合。例如,可以自由地取用各种规格的电阻、电容、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器件组成实验要求的电路,然后接上开关、电源、信号发生器、测量仪表、示波器等虚拟仪器进行实验。这一切实验操作都是在计算机上仿真实现的,可以取得和采用实验真实器材、设备相同的实验结果。

二、适宜网络教学课程的选择

从课程方面看,笔者认为完全网络环境下较为适应的课程大致有这样几类:

1.教学内容变化快的课程。这些课程需要有即时的内容更新,需要最新的前沿科技动态,而网络相对于文本教材来说,在内容更新上要迅速得多。

2.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网络教学相对于面授教学来说,师生互动和教学直观性都有差距。而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课件的制作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制作手段,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显示枯燥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的效果。

3.形式感较强的课程。有一些需要直观讲解的课程,可以使用多种媒体来呈现教学内容,如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使教学内容在网络形式中充分表现,避免使用单一的媒体,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另外还有一些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也适宜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从网上面对面教学既可以克服传统模式下教学内容容易陈旧的问题,以保持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也可以实现教学内容同网络信息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网络在信息传输方面的功能与作用。

三、适宜网络教学课程选择需考虑的几个问题

在网络环境下选择课程时还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成本和效益的比较问题。完全网络环境下的课程教学是现代远程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它以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互动为特征,使教学活动既在网上又基于情感交流而进行,因而是对传统教育中某些优点的继承与发扬和在技术层面上的复归与扩张。但成本较高,不管是技术成本还是教师成本都是如此。

2.对教师的要求。完全网络环境下的课程教学客观上要求提供师生比例,对教师队伍的数量会提出要求;教师对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教师本身应该具备的素质就是一个重要问题。这就需要研究从事现代远程教育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即在我国现代条件下师生比例的确定,教师素质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詹姆斯·M·班纳和哈罗德·C·卡农在《现代教师与学生必备素质》一书中,指出现代教师应该具备学习、威信、道德、秩序、想像、同情、耐心、性格和快乐等素质,笔者认为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还必须具备敬业精神、责任心、敏锐等素质。师生分离的教学对教师群体的压力通常没有传统教育紧迫,自由度相对比较大,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是一样的。如果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就难以对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就会挫伤而不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也就成了空洞的口号。现代社会又是知识经济社会,每日成千上万的信息都扑面而来,学科更新的速度十分迅捷,客观上要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将最新和最前沿的知识挑选出来传输给学生,正确应对信息社会的挑战。

3.对学生的要求。参加远程教育的学生也应该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素质,必须具备一定的网上学习能力,包括查找信息,获取学习材料等。班纳和卡农认为,作为学生,一般应具备勤奋、热情、快乐、好奇、志向、想像、自我约束、礼貌、合作、诚实、主动性等素质。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学生除了要突出勤奋、合作和主动性素质外,还应该具有技术素质,熟练掌握完全网络环境下网上学习的技术,那种到学期终了才病急乱投医的学生,是不具备起码的学习技能的,即使再有学习热情,没有技术作保障也是难以实现学习目标的。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C].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2]何克抗.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C].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3]陈庆章.对基于网络教学的若干问题的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99,(2).

[4]陈立.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方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

[5]胡志凌.网络实验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

[6]克里斯托弗·K·纳普尔,阿瑟·J·克罗普利.高等教育与终身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德斯蒙德?.基更.远距离教育基础[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 王爱萍]

G728

A

1008-4649(2010)04-0033-03

2010-10-09

张雅珍(1962- ),女,浙江省东阳市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工程管理教学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本文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2009年重点科研课题“网上教学互动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4091002,课题负责人:王建功。

猜你喜欢
数控技术素质教学内容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控技术教学改革与探索
数控技术在矿山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的应用研究
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方面的应用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