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中个人的发展

2010-08-15 00:52张艳霞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分工共产主义生产力

张艳霞

(西安工业大学思想政治部,陕西 西安 710032)

【哲学·政治理论】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中个人的发展

张艳霞

(西安工业大学思想政治部,陕西 西安 710032)

在马克思哲学中一直关注个人的发展。本文从世界历史的角度观察个人的发展,力图说明个人的发展与世界历史进程的一致,而共产主义社会是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个人的发展;世界历史;共产主义

世界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以来人类历史发展趋势的一个科学概括。人类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各民族的历史越来越成为世界历史,生产力、分工和交往也成为世界性的、地域性的,个人也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所代替。马克思从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的关系中研究历史。个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一个基本着眼点。“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1]。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进程中个人发展的思想,揭示了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一、世界历史形成初期个人的发展

1.从中世纪到18世纪末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初期。

在这一阶段,分工开始形成并得到迅猛的发展,“分工的进一步扩大是生产和交往的分离”,商人这一阶级的形成促进了不同地区通商的扩大,城市彼此建立了联系,新的劳动工具从一个城市运往另一个城市,生产和交往间的分工随即又引起城市间在生产上新的分工。于是“最初的地域局限开始逐渐消失了”[2]。生产力的发展和工场手工业的出现、商业的发展和工场手工业的扩大,加速了资本的积累,资本开始对外开拓市场。商业和航运业的发展、殖民地的瓜分和竞争的扩大,使各民族交往的领域和范围扩大,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资本主义在根本上摧毁了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了生产劳动由以人与自然交换为主向人与人的社会交换为主的转变,打破了小生产方式的孤立性、封闭性的局限,使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具有“世界历史交往”的形式,使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交往。

2.在世界历史形成的初期,分工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促进工商业与农业的分离,引起城乡分离和对立,也促进了个人的发展日益突破地域的局限性,另一方面这时期的分工还是一种不发达的分工,它使每一个人依赖于分工,“个人本身完全屈从于分工”。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分工和有限的生产工具。“各个人的自主活动受到有局限性的生产工具和有局限性的交往的束缚……他们本身始终屈从于分工和自己的生产工具”[3]。个人在生产中“变成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4],而分工带来的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和对立,“是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的最鲜明的反映,这种屈从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5]因此,此时个人的发展带来明显的依赖性和屈从性,个人的发展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个人的发展屈从于社会的发展,屈从资本及其所形成的工具,社会的交往仍然受到分工和地域的限制,因此是狭隘的。在世界历史形成的初期,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发展,失去独立性和自主性,个人的发展是片面和狭隘的。

二、世界历史迅猛发展时期个人的发展

1.以大工业的产生为标志,世界历史进入了迅速的发展时期。

“把自然力用于工业目的,采用机器生产以及实行最广泛的分工。”“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的世界市场,控制了商业,把所有的资本都变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货币制度得到发展)、资本集中。”[6]大工业消灭了各民族的特殊性,把非工业国家都卷入到世界性的竞争中来,大工业加快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7]。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成为经验的事实。

2.这时期的分工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分工。

这种分工是一种发达的分工,随着分工的发展,必然产生个人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人们的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只要这种矛盾还存在,只要分工还不是自愿,而是自发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8]同时,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由于共同活动本身不是自愿地而是自发地形成的,因此这种社会力量对个人来说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力量。这种生产力“迄今为止对他们来说都作为完全异己的力量威慑和驾驭着他们”,个人的发展“在现存关系下只能造成灾难,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9],而且大工业的迅速发展“通过普遍的竞争迫使所有个人的全部精力处于高度紧张状态”[10],使“劳动本身都成为工人不堪忍受的东西。”[11]另一方面竞争也使每一个人在生产中“彼此孤立起来”[12]。因此,在世界历史形成迅速发展的时期,“单独的个人随着他们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活动,愈来愈受到异己力量的支配”[13]。每一个人的发展被牢牢地固定于某一特定的分工角色上,成为机器化大生产体系中的一个部件,个人的能力受到严重的压抑。在社会交往中人的一切关系被局限于对物的占有关系,人受到自己生产的产品的支配,人的各种能力只能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在这个“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发展阶段,个人的社会关系和个性发展受到了限制。

三、世界历史的高级阶段个人的发展

世界历史作为一个动态的渐进的发展进程,它必然由低层次的发展阶段走向高层次的阶段,必然能够扬弃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性存在,实现新的世界历史阶段——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一:世界历史为共产主义创造了物质前提,这就是伴随着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而产生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第二:伴随着世界历史发展而来的世界性普遍交往,为共产主义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生产力和普遍交往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驾驭普遍的生产力和交往,这一矛盾必然随着生产和交往的世界化而不断尖锐,由此产生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必然性。因此,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前景是共产主义社会。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只有在世界历史的条件下才是具有现实性的,共产主义一般“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14],它的实现依赖于世界历史的深入发展。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作为世界历史的必然结果,决不可能作为一种地域性的现象而存在,它必定是全世界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15]。只有借助于资本主义所造就的生产力和普遍发展和交往的普遍发展,才能把资本主义开创的世界历史推进到共产主义的世界历史时代。

只有到了世界历史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扬弃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才能结束异己的物质力量对人的统治,才能使世界历史真正成为人的发展的历史。共产主义通过联合的个人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将实现人的自由个性和人的全面发展。在以往的社会形态里,个人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自然的或政治的共同体成员,作为阶级的成员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由此形成的集体是“虚幻的集体”。与此相反,共产主义是“自由人联合体”,在这联合体中,个人作为个人参加的,这种联合体才是“真正的共同体”,“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16]。因此,只有共产主义的联合体,个人的发展才能成为现实。

1、在共同体中,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总和的占有,消灭了私有制和旧式的分工。私有制的消灭,消灭了个人对于自己产品的异己关系,使个人摆脱了物的奴役“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17],重新拥有和掌握了个人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而分工而将成为自觉的、满足个人需要的新的分工形式。“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18],这样的分工,使人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来选择自己的劳动方式,人们可以自由地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全面地发展。

2、在普遍交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共同体,是实现个人社会关系全面丰富的必要前提。通过普遍交往,使“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19],只有成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人的社会关系才能克服“狭隘地域性”的局限。在共同体中,每一个个人都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使个人在经济上实现真正的平等,使人与人之间有可能建立全面、平等的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不是一种自然依存,而是以物为媒介的人的活动的依存,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依存,不仅使每一个人通过自己的产品满足了对方的需要,而且通过自己的产品丰富了对方的本质。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调节和驾驭这种关系,使个人的社会关系全面丰富。“各个人的全面的依存关系、他们的这种自然形成的世界历史性的共同活动的最初形式,由于这种共产主义革命而转化为对下述力量的控制和自觉的驾驭”[20]。因此,冲破“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片面交往关系,建立起在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基础上的全面的交往关系,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

3、人的个性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个人的自主活动受到有限的生产工具和有限的交往的束缚,因此个人的发展表现为屈从于分工的某一种形式的劳动,个人被固定的分工所限制。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是“有个性的个人”,是具有自主性的个人,能够充分掌握自己命运的个人。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联合体的控制之下,个人的发展免受外在力量和支配和摆布。“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会获得自己的自由”[21],在这基础上,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爱好来发展自己,从而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

世界历史是一个漫长的客观历史过程,它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前发展,在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突出地表现为全球化的时代潮流。如何推进全球化进程中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方面,全球化加强了各国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各民族的科技、文化交流,使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往进一步密切,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全球化条件下,个人的发展打破了特定民族、地域的范围,越来越具有世界性。全球化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进一步提高了人的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加强了各国的生产联系;随着生产的信息化、知识化程度的提高,对广大劳动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科学技术要求,这有利于劳动者科技素质的提高;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通过吸收和借鉴异质文化,不仅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而且为个人文化品位的提升,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应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推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1]-[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9,107,127,279,104,113-114,114,85,90,114,115,116,89,87,86,119,118,85,86,89-90,119.

[责任编辑 张君宽]

K01

A

1008-4649(2010)04-0042-03

2010-09-03

张艳霞(1980—),女,山西省寿阳县人,西安工业大学思想政治部教师。

猜你喜欢
分工共产主义生产力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传销案件查处认定存在部门分工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