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瑜伽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的意义

2010-08-15 00:52王雅娟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柔韧性瑜伽体育运动

王雅娟

(西安市第55中学 陕西 西安 710038)

【教学研究】

浅谈瑜伽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的意义

王雅娟

(西安市第55中学 陕西 西安 710038)

本文通过教学实例,论述了瑜伽练习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可实施性及对学生良好品质培养的重要性,阐述了瑜伽练习不仅能带给学生一种美感,更能让学生因对美充满向往而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学生的人生境界得以升华。

瑜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审美

“瑜伽”是梵语(yoga)的音译,它是印度文与日耳曼文的混合词,在英文中意为“牛轭”,即管束和控制。而瑜伽的本义是“相应”,即通过调控身心,达到自省,与万事万物相协调,以取得物我合一和精神上的放松与愉悦。从广义上讲,瑜伽是哲学;从狭义上讲,瑜伽则是一种精神和肉体结合的静态有氧运动。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把瑜伽作为一项新兴类运动项目在高中新课改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瑜伽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地位

相对传统教材而言,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改教材在跑、跳、掷、球类、体操、武术、游泳项目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传统体育健康知识、养生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及速滑、攀岩等新兴类体育运动项目的介绍[1]。新兴类体育运动项目开设的目的都是为了丰富学生课余活动。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运动项目进行系统学习,提高运动能力,形成某项运动特长,进而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在这种背景下,结合我校高一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开设了瑜伽练习,将它作为新兴类体育运动项目的补充传授给学生。

作为新兴类体育运动项目之一的瑜伽之所以能得以开展与推广源于以下几点:首先,瑜伽练习是一个自然、愉悦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呼吸和拉伸的方法达到调节学生情绪,缓冲学生学习压力,调节紧张的学习节奏,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身体各器官机能得到全面提高。其次,瑜伽是精神和肉体的结合练习,它不会给学生带来副作用,因为所有的瑜伽练习都是量力而行,依据个体程度练习的,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瑜伽练习来达到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同时,相对于跑、跳、投等其它剧烈的体育运动而言,瑜伽练习则显得很安全,因为它是一种柔缓的拉伸性运动,很少会出现运动性损伤。第三,瑜伽练习对患有失眠、抑郁症、精神错乱症者有锁定作用,并能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不良饮食习惯,不良站姿、坐姿,对学生的健身、塑身以及肌肉的恢复也是大有益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第四,瑜伽练习都是通过各种体位、优美的造型锻炼身体,它能带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二、瑜伽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与肌肉耐力

在体操与我国传统武术项目中把单足支撑称为“练功”。“功”不仅需要力气,更要花费功夫才能练成。而瑜伽练习也需要一定的力气和时间,所以也可称为“练功”。

瑜伽练习可以提高身体平衡性,还可以提高身体自控能力与专注程度,即只有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坚持更久。在发展学生素质时,我们都强调力量是基础,同样,瑜伽练习时也离不开力量。除过热瑜伽我们一般所做的就是力量瑜伽,练习时不仅需要柔韧性、平衡性,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力量,否则有些动作就无法完成。没有力量,动作就缺乏可控性与力度;没有力量,就没有完美的动作造型,更谈不上愉悦身心。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器官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机能需要有一个逐步提高、逐步适应的过程才能更加健康[2]。在中学对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瑜伽教学,不仅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发育,调整坐与站的姿势,而且更能提高学生力量素质与肌肉耐力(肌肉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持续肌肉工作的能力,即对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的提高取决于身体的发育是否成熟和负荷的大小。合乎规律的耐力性负荷训练可使肌肉、器官、心肺、血液、免疫系统以及物质代谢调节出现适应现象。通过瑜伽练习,可以增强学生力量素质,提高肌肉耐力,进而提高学生心肺的功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以“战士式”教学为例:它要求练习者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身体向左转,上体正对左侧,左腿成前弓步,右腿伸直,身体重心降低,双手经侧上举直,肘夹耳朵在头顶相扣,同时用力把脊柱向上拉伸,象战士一样站得稳如铁塔。这个动作练习不仅增强了学生股四头肌、腓肠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背阔肌、肱二头肌等肌肉群的力量,同时还可以纠正学生驼背的不良姿势[3]。如果没有力量,“战士式”是做不出的。保持这姿势几分钟,拉伸肌肉,增强肌肉的耐力。在开始教学时,可以只让学生做成前弓箭步,逐渐过渡到举起双手。循序渐进,到最后的低重心。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的柔韧性与协调性

柔韧性是指人的各个关节活动幅度以及肌肉、韧带的弹性和伸展能力,即身体各关节的整体灵活性。柔韧性好,能使动作自然、幅度大、经济省力,移动距离增大,摆荡做得充分,身体线条舒展、优美。柔韧性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跨关节的肌肉、韧带、肌腱的伸展范围和弹性,取决于肌肉活动中的收缩与放松的协调能力。协调性是运动过程中身体各部分之间的协调一致。协调性对学生的生活和发育至关重要,协调是能力、是效率、是优美、是信心,身体协调才能学习好,视听、手眼协调才能学习效率高。

如今,不只是老年人,很多年轻人的柔韧性也不好,这种状况在平时容易引发身体的病痛,在锻炼时也容易使身体受伤。而通过瑜伽练习会使学生的柔韧性与协调性同时得到提高。

瑜伽练习是典型的柔韧性运动。从字的本义来解释,瑜伽是自控身心、自省,以取得精神上的放松与愉悦。通过练习一些平衡性的体位达到自控,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与协调性。。

在瑜伽练习中拉伸是增强柔韧性的最主要的方法。如“头触地式”拉伸练习时:练习时先将两腿分开宽于肩,两手经臀部下抱住踝关节,低头尽可能往下探,以达到头触地的效果。这动作不仅能让血液倒流增加头部供血量,缓解头痛,还拉伸了跟腱、腓肠肌、内收肌群、胸大肌、背阔肌、斜方肌、三角肌、胸锁乳突肌等,从而增强学生身体各部位的柔韧性与协调性,达到健身的目的。在教学时,我是通过每节课的点滴渗透来完成这一目的:由刚开始的腹背运动逐渐过渡到头触膝位,最后到头触地。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我所带的年级80%以上的学生能顺利完成“头触地式”练习,学生身体的柔韧性与协调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进而有效地避免了体育课运动伤害的发生。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勇于进取、持之以恒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瑜伽练习属于静力性练习,练习者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做动作,先试探,适可而止。同时瑜伽练习中有许多体位比如:树式、弓式、驼式、鸽式、鸟王式、蝗虫式、眼镜蛇式、孔雀式、舞王者等等,它们的造型都很美。我把这些动作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而不轻易说不,使学生产生敢于尝试的勇气,并加深了对动作造型的认识,更激发了学生瑜伽练习的兴趣。同时瑜伽练习能够让学生通过举一反三的练习,逐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同伴共处,学会生存策略和方法,而他们勇于进取,持之以恒的良好品质也正是在点点滴滴中逐渐形成。

在当代生活中,诱惑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一方面要抵御这些诱惑,另一方面还要面对现实,努力提高自己,为创造自己的高质量生活而学习,所以难免会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的情绪,这无疑给求学之路蒙上了阴影。通过瑜伽练习,则可以让学生舒缓压力,解除焦虑,养成平和的心境,引导学生正确、全面观察事物本质,排除杂念,调整气息,从而控制内在的潜力,平静地学习、生活。此外瑜伽练习还有助于改善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和精神状态,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促进瑜伽在高中体育与健康中开展的措施

(一)重视新兴类体育运动项目的实施开展

包括瑜伽在内的新兴类体育运动项目在社会上已经有专门的机构在推广,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这类集健身与休闲于一体的运动很受欢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身体健康的日益重视,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将会更加接近普通大众、接近日常生活,将有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因此,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到各级学校都要重视新兴类体育运动项目的实施开展,将项目运动与促进人民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紧密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新兴类体育运动项目的实施开展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

与其他运动项目的教学相类似,瑜伽的学习是一项逐步积累、逐步提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有畏难和急躁的情绪,作为教师一方面要用教学激情来感染、感化学生,另一方面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比如,可以采用分级教学的方法,对于悟性和身体协调性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多教一些体位练习,促进其更深入地学习;对于一般学生要求能够掌握动作要领就可以了;而对于练习困难者,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并在练习中不断鼓励他们,使其也能够“学有所获”。

(三)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传统运动项目”与“新兴运动项目”之间的关系。要克服保守和激进两种偏见,一种是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就是开展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新兴运动项目都是低级、庸俗的;另一种认为体育运动项目就是要赶潮流,适应社会发展,应该屏弃传统体育项目。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在传统体育项目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吸收并引进一些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如瑜伽,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是要处理好项目练习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之间的关系。学生练习瑜伽的主要目的一是强身健体,二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加以培养,两个方面都不能偏废。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精湛的瑜伽技术,还要具有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能够将两种教学目标柔和在一起,运用自如。

三是要处理好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体育课是广大中小学的必修课,国家要求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并规定每周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不少于两个课时。但实际上,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被其他课程随意占用的现象很普遍。要改变这种状况,使广大教师意识到体育与健康课程也是可以与其他课程一起来引导教育学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进步的。这要求体育与健康教师随时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流沟通,共同帮助学生取得学业和身心健康两方面的成功。

总之,通过在体育课堂上的瑜伽教学实践,我深信瑜伽练习不仅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更美,同时还能带给我们一种美感,让我们因对美充满向往而改变一种人生态度,让我们的自身境界得以升华。

[1]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与健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张惠兰.瑜伽的赠予[DB/OL]:http://www.wailana.com.cn/book.htm

[3]姜洪清.华佗五禽戏[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 张君宽]

G812.5

A

1008-4649(2010)04-0089-03

2010-07-23

王雅娟(1974— ),女,陕西省扶风县人,西安市第55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柔韧性瑜伽体育运动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柔韧性训练(二)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柔韧性训练(一)
Hello White瑜伽馆
超薄玻璃柔韧性表征和断裂因素分析
体育运动
练瑜伽
禅逸瑜伽对瑜伽文化的创新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练瑜伽,悠着点
论柔韧对少年蹦床运动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