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改革开放前我国军人政治社会化

2010-08-15 00:42李世源王启亮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2期
关键词:人民军队社会化军队

李世源,王启亮

(国防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4)

试论改革开放前我国军人政治社会化

李世源,王启亮

(国防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4)

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前军队实现政治合格的有效路径;介绍了人民军队影响中国政治过程的特殊方式。

改革开放;军人政治社会化;中国政治过程

军队战斗力由官兵的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军事素质、武器装备、物质保障、军队编制以及战略战术等多种因素构成,其中政治素质与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决定意义。军人的政治社会化程度如何成为衡量一支军队全部实力的关键。因此,世界各国无不关注将军队官兵塑造成什么样“政治人”的问题,从而对他们进行政治价值观念的灌输、政治态度的培养和政治技能的传授,新中国也不例外。而作为国家政权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共产党重要助手的人民军队在改革开放前还是一种特殊的政治社会化主体,以自己特有的精神品质熏陶民众、影响社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和作用。

一、军人政治社会化:军队实现政治合格的有效路径

人民军队使命的崇高性和军人来源的复杂性决定了军人政治社会化的必然性。所谓军人政治社会化是指军人在军队这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逐步适应政治需要,逐渐使军队的政治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转化为政治行为,使其成为政治上合格的军人的过程。人民军队从建立的那一刻起就肩负着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使命。中国民主革命主力军来自农民。农民及小资产阶级也是人民军队构成的主要来源和基础。军队的战斗力,不仅靠军事技术,最主要的是靠它的政治觉悟和政治影响。由于阶级局限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束缚,政治上保守落后、组织上自由散漫、思想上容易受到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腐朽侵蚀是作为小生产代表的农民的突出特点,也成为军队不正确思想的来源。“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1]77,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军队亦如此。同时,反正敌军和以俘虏补充兵力作为人民军队的一个特殊来源也加剧了人民军队的复杂性,他们深受旧军队思想、制度和作风积弊的影响,与人民军队肩负的使命差距甚大。因此,在一个与自己的封建历史如此贴近的农业国家里,如何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怎样才能在缺少无产阶级基础的情况下使这项事业获得成功是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的课题。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回答是“建立一支红军,由农民、以前的土匪、国民党兵和其他混杂的成分组成,他们的思想意识将通过教育而得到提高。”[2]39从而政治合格是建立人民军队的首要要求,政治训练是达此目的的重要手段,“对人民军队进行政治训练在使红军有别于军阀和国民党的军队方面,起了最重要的作用”[3]。政治训练收到明显的效果,“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1]64。

新中国成立后,军队建设进入了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的新阶段。然而此时的军队政治建设面临诸多挑战。一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的腐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决定了它们的共处不会风平浪静,帝国主义文化和半封建文化是非常亲热的两兄弟,它们结成文化的反动同盟,反对中国的新文化,它们以历史积淀的形式残留在人们头脑中,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政治心理和行为。二是新中国仍处于农耕时代,农业人口占绝大部分,加之教育的欠发达,军队的兵源补充大部分仍是具有小生产局限性的农民。三是军队承担着改造俘虏、起义和接受改编的人员以及新接收的大批知识分子的任务,还要纠正因革命胜利而滋生的居功自傲、追求享受、斗志松懈等错误思想倾向。因此,人民政权建立后,军队不仅必须依旧战无不胜,而且还要成为革命的大熔炉,对官兵的政治教化不能丢,仍要把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

中国共产党不仅长期对军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论灌输和思想教育,而且注重方法的灵活性、手段的多样性,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格局,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动员和团结广大官兵做好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确保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政治保证。

1.普及推广和突出重点相结合

人民军队历来重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教育。建国后,随着建设阶段的到来和担负的任务繁重,政治教育更突出地摆在人民军队面前。我们党把握了军人政治社会化的层次性,形成普及推广和突出重点相结合的模式。军队的基础在于士兵,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没有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就不可能取得战争胜利,因此,加强广大士兵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了解基本政治知识、提高阶级觉悟是军人政治社会化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学习毛泽东著作运动的开展,是普及广大士兵政治理论的典范,随着学习的广泛深入,广大官兵掌握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思想方法,提高了政治思想素质,促进了军队的革命化建设。

干部政治理论教育须占部队政治教育的首要地位。干部政治理论水平的高低、党性的强弱、思想意识与工作作风端正与否对军队的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政治理论教育是提高干部政治觉悟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根本环节,是提高军队战斗力,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因而干部政治理论教育被列入军队建设的远景规划,并得到严格而详细的规定和执行。新中国成立后,在所有干部中,凡高小毕业以上者,按其理论程度均被编入初、中、高三个班次。初级班学习《政治常识》,中级班学习《社会发展史》,高级班选修《毛泽东选集》《联共(布)党史》《政治经济学》《思想方法论》等。后又作出少校以上军官一般要在5年内学完中国共产党历史、苏联共产党历史、政治经济学及经济问题、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党的建设等课程的规定。

2.利用大众传媒与政治实践相结合

大众传播媒介是政治社会化的有效媒介,它传递和普及政治信息,影响人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的形成,传播和改造政治文化,承担着重要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改革开放前军队高度重视发挥大众传媒在政治社会化过程的作用。军队充分利用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以及时传达党和军队的指示命令,鼓舞军队指战员的斗志,以及为各部队交流工作经验提供平台。“现在的政治工作主要是靠报纸,打电话不行,报纸天天见面,官兵都看。报纸只准办好,不准办坏,不抓这个东西,抓什么东西?总政就是靠报纸指导工作”[4]。

政治实践是客观世界达之于人们主观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最重要的桥梁,比起政治社会化的其他媒介来,它具有更根本的意义;政治实践还是检验人们所获得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唯一标准。紧跟国家和军队建设的实际,以实践推动政治理论教育是我国军人政治社会化的又一特色。针对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部分官兵革命意志消沉、对经济发展持消极态度的问题,解放军总政治部推广了兰州军区以忆苦思甜方式对部队进行阶级教育、引导官兵端正认识的成功经验。全军所有连队“两忆三查”教育运动的开展,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广大官兵掌握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性,了解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清了改变国家经济落后面貌的艰巨性,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强化了战斗意志。

3.院校教育与业余学习相结合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也是系统而有效的政治社会化渠道。革命时期创办的红军大学和抗日军政大学等军队院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大批干部。建国后,军队创办了专门培养营、连级的政治工作干部学校和轮训师、团级政治工作干部的高级政治干部学校——解放军政治学院,并选送有培养前途的干部入校学习。因而,选送干部进院校学习成为提高干部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的重要方式。但因条件的限制,干部在职业余学习是干部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方式。业余学习以夜校为组织形式,坚持每周半日政治学习的制度,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

二、政治教化:人民军队影响中国政治过程的特殊方式

“在革命战争年代,与其说红军是一个职业军事组织,不如说是一支高度政治化和贫民化的民众力量。”[5]新中国成立后,尽管随着国家政治制度的逐步完善,党、政、军分工的日益明确,军队和地方各自领导体系的渐次形成,军队所担负的工作队和生产队的任务不再作为军队职能的内容。但作为中国政治中独特而强大的组织,人民军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人民军队是改革开放前我国思想政治运动的参与者和推动力量

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和动员政治是改革开放前中国政治生活的突出特点。意识形态不仅为中国的权力结构提供了一种合法性,它还是运用权力和贯彻政策的手段;动员政治意指依靠群众运动而不是通过正常的行政方法来贯彻党的主要政策和纲领,因此中国政治生活出现一场接一场的思想政治运动以向人民灌输新的意识形态和推进社会发展。军队不仅是这些运动的参与者,也是推动力量。在这些运动中动员和训练起来的大批军队干部被抽调到地方,作为领导力量推动运动发展。1958年7月24日《解放军报》提出“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和政策,发动群众为其实现而奋斗,是部队应当做而且能够做到的”;毛泽东更是指出“军队一动起来,还可抽出一些干部帮助地方,向工厂、农村作宣讲工作。这样又可以使军民联合起来,人民了解和拥护军队,军队了解和帮助人民,更是一大好事”[6]。在整顿和巩固人民公社过程中,军队派出了七万多名政治思想比较强的连以上军、政干部,参加了近六千个人民公社的整顿和巩固工作。参加整社工作的军队干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帮助办好人民公社,同时调查了解公社情况,学习地方工作经验,以教育部队推动工作。而在声势浩大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军队的做法得到肯定和推广。毛泽东批示:“现将两个文件发给你们,请你们研究这两个文件,从其中可以得到许多启发”[7]44-45,其中之一就是解放军总政治部提交的报告。报告称通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收到如下效果:提高党和毛主席在官兵中的威信,增强了阶级斗争观念,提高了对党的政策的认识,斗志大大增强,军心更加安定。而针对地方社会主义教育任务繁重,干部力量缺乏的现状,军队干部被分期分批地抽调到地方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5年2月,全军抽调干部已达37 000多人,其中师以上领导干部837人。此后,毛泽东又作出“全军从排长以上,除年老、重病者外一律分期,在两年内(可分四期,每期半年,全军搞完),都到地方参加社教工作”[8]的指示,将军队干部参加地方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推向高潮。为此,中央军委制定了《关于军队干部参加地方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决定》,解放军总政治部作出《关于排以上干部参加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指示》,到1965年9月初,全军第一期参加地方社教运动的干部共219 212人,其中师以上干部4 074人。

2.人民军队是创新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生力军

政治文化是社会共同体成员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于政治系统和政治生活的心理倾向和价值取向,它包含着政治认知性成分、政治情感性成分、政治价值性成分和政治理想性成分。随着国家政权的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在我国形成并占主导地位,但任何国家政治文化的形成都是其漫长历史的积淀和凝聚,不可避免地带有本国传统文化的痕迹,因而中国政治文化还存在占非主导地位的封建主义政治文化和资本主义政治文化,它们在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上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对峙。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创新和发展是新中国面临的重要任务。政治社会化也是政治文化的转移过程,这种转移包含着政治文化的创新和发展。社会生活的重大改变总会促使政治体系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来改变社会的政治文化,促使其朝着有利于新的政治形势的方向发展。在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军队扮演了重要角色。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建立到1949年为止,人民军队实际上和党组织不可分割,在党的领导下成为改造社会的最重要力量; 1949年后,解放军继续发挥各种非军事作用,包括党员的发展与培养、经济建设以及教育工作,因而军队和党一样,被视为革命组织,是革命准则和信仰的载体。军队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培育了多种革命精神,涌现众多的英雄人物,他们是新政权的精神基础和不可舍弃的宝贵财富。在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孕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涌现出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无数英烈;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人民军队,在新的历史阶段又创造了新的精神财富:雷锋精神、“好八连”精神、老山英雄精神等,也涌现出王杰、欧阳海、谢臣、刘英俊等英雄模范。这些精神和楷模产生于军营,影响至全国。这些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被释放,带来了为民族为国家自由独立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尊重民权、顺从民意的民主精神,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忠于人民的政治情感,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的政治价值,反对官僚主义、反对特权和腐败的政治认识,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的政治理想。英烈们的事迹被传播,他们的品质被效仿,他们为全社会树起了一面又一面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军队以其特有的品质不仅熏陶了民众,也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增添了新的元素。

3.义务兵役制的实施开辟了培养政治合格公民的新渠道

作为军事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兵役制度的选择和实施关乎军队兵员的准备、武装力量的建设、军事实力的增强和国防的巩固,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革命战争时期因各种条件的限制,志愿兵役制度是人民军队的唯一选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实施了义务兵役制,这不仅是我国军事制度上的重大改革,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它开辟了人民军队对人们进行政治教化的一种渠道。义务兵役制规定国家每年有相当数量的青年进入人民军队这所大学校接受军事、政治训练,每年也有相当数量服役期满的军人退伍,参加地方建设。军队如同学校一样在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上起着重要作用,成为向社会输送政治合格公民的基地。

军队过着集体生活,军队政治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军队,反对资产阶级思想,改造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提高共产主义的觉悟,树立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使全军人员团结一致,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热爱共产党,关心世界人民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事业,使全军人员忠于职守,提高警惕,时刻保持战斗准备,具有顽强的战斗意志,坚定的胜利信心,强烈的对敌仇恨,和一往直前、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9]。经过三年至五年的集中训练,退伍军人不仅学会了许多科学知识和技术,而且提高了政治觉悟和爱国热情,并且得到了组织性和纪律性的锻炼,使国家能够不断地获得大量的受过社会主义教育和有一定技能的建设人才,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义务兵制的实施“开始创造一种将复员军人注入民间生活的恒定的潮流——从 1950年到 1958年,约复员了700万军人”[2]56,他们发挥军队的优良传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政策,多数成为地方各项工作的基层骨干。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建立农村政治工作系统的时候,重要的是把人员选好。要从复员军人当中挑选一批优秀分子担任这方面的工作”[10]。到建国50周年的时候,经过军营锤炼的近4 000万名退伍战士在各条战线大显身手。

[1]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M]∥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汤森.中国政治[M].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3]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第2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218.

[4] 罗荣桓.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M]∥罗荣桓军事文选[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611.

[5] 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张瑛,程小楠,张殿华,等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328.

[6] 毛泽东.关于在部队宣讲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两个文件给林彪的信[M]∥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449-450.

[7] 毛泽东.中央关于全党组织干部宣讲队伍把全党全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进行到底的指示[M]∥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44-45.

[8] 毛泽东.关于军队干部参加地方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批语[M]∥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437.

[9]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总则(草案)[M]∥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13.

[10]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1921—1997)文献选编:第九卷(下)(1949.10—1966.5).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 1165.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Chinese Soldiery Before Reformand Opening up

L I Shiyuan,WAN G Qiliang
(College of Humanities,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Changsha 410074,China)

The valid path of implementation of political eligibility of Chinese army befor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s summarized.The special ways that Chinese army affect the political process are introduced.

reform and opening up;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soldiery;political process of China

E 22

A

【责任编辑 张耀华】

1008-9225(2010)02-0005-04

2009-11-02

李世源(1968-),男(苗族),湖南邵阳人,国防科技大学讲师,博士。

猜你喜欢
人民军队社会化军队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砥砺前行光明路 人民军队忠于党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军队的4月1日
人民军队忠于党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人民军队在各地武装起义中诞生